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前额无色素性黑素瘤一例

发布时间:2022-07-14 15:27
  患者,女,72岁。右侧额部包块1年,术后复发1个月。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色素细胞增生活跃,真皮全层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S100(+)。基因检测示:PD-L1免疫组化阳性(10.00%);BRAF基因无突变。诊断:黑素瘤。给予PD-1/PD-L1靶向阻断药物可瑞达治疗6个疗程,包块仍在扩大并右眼失明。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ivolumab一线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J]. 张海桥,钱璐,林胜友.  实用肿瘤杂志. 2018(04)
[2]CD117和Sox10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温莉虹,林瑞泼,陈阿德,黄兆浪,郑向阳,李秧秧,黄卡特,陈国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3]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新药治疗进展[J]. 吴达军,许峰.  华西医学. 2016(12)
[4]SOX10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J]. 李腾政,罗文,张吉翔.  实用医学杂志. 2015(19)
[5]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双侧腹膜后恶性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张立进,张士伟,赵晓智,刘光香,孟凡青,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08)
[6]神经纤维瘤病Ⅰ型肉瘤变临床病理分析[J]. 项季华,石麒麟.  浙江实用医学. 2014(03)
[7]恶性黑素瘤多发转移1例[J]. 方丽,谢碧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08)
[8]若干分子标志物及临床特征与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多因素相关分析[J]. 刘静,李荣,周小平,张军一,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06)
[9]S-100、HMB-45和Tyrosinase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陆爱权,吴海清,覃宗升,谢丽娟,刘勇.  中国医药导报. 2012(16)
[10]MITF、S-100蛋白、HMB45在黑素瘤以及色素痣中的表达及意义[J]. 尹占东,夏建新,王延龙,王劲风,牟妍,梅向林,倪劲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12)

硕士论文
[1]Sox10蛋白、S100蛋白、Melan A在黑素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D]. 谢培煜.福建医科大学 2017
[2]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7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 苏佳黎.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61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661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