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226例住院药疹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9 23:13

  本文关键词:226例住院药疹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为探讨药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整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的226例住院药疹病例,包括64例重症药疹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整理我院皮肤科最近5年的226例药疹住院病例,统计其基本资料、致敏药物、致敏期、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预后等信息,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26例住院病例,其中重症药疹68例,占全部病例的30.09%,发疹型为最常见类型,44.69%。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81岁,平均年龄(36.54±20.81)岁,无明显年龄分布差异,男女发病比例为1:1.31。 致敏药物前三位分别为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及抗癫痫药物,抗生素中以青霉素最为常见,根据致敏药物种类不同,潜伏期长短也有所不同,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平均潜伏期较短,抗癫痫药所致药疹的潜伏期最长。以皮疹分型来看,红皮病型药疹潜伏期最长,荨麻疹型药疹的潜伏期最短。 药疹患者发热比例为57.52%,在重症药疹患者中发热比例为86.76%;36.28%的药疹患者有黏膜损害,其中9例以黏膜为首发部位,重症药疹患者的黏膜损害则为64.71%;肝功能损害是药疹最常见的内脏损害,重症药疹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9.12%),远高于总体发生率83例(36.72%)。 白蛋白降低、电解质紊乱等异常绝大多数发生于重症药疹。WBC升高67例(29.65%),WBC降低9例(3.98%)。皮肤糜烂面细菌培养阳性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3例,血培养阳性2例,1例糜烂面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5例。 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泼尼松1mg-2mg/kg.d,最大量用至4mg/kg.d。18例病例因病情危重联合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16例病情好转。11例病例给予血浆输注治疗。 4例重症药疹病人死亡,占全部病例的1.77%,占重症药疹的5.88%。4例死亡病例均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死亡原因均与感染有关,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3人年龄在60岁以上;4例均高热,黏膜损害重,皮肤受累面积均60%体表面积,其中1例90%;2例合并系统疾病;1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入院即合并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4例均有肝、肾损害。 结论: 1.药疹类型以发疹型最常见。 2.致敏药物前三位为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及抗癫痫药物,抗生素中以青霉素最常见。 3.重症药疹常有高热,黏膜损害发生率高,部分为首发症状。 4.肝功能损害是药疹最常见的内脏损害,重症药疹中肝损害发生率高。 5.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危重的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联合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好。 6.感染是药疹尤其重症药疹最常见并发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7.年龄、皮损受累面积、疹型、合并系统疾病是影响药疹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药疹 重症药疹 糖皮质激素 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2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226例药疹分析14-20
  • 1.1 药疼型别14
  • 1.2 基本情况14-15
  • 1.3 既往过敏史15
  • 1.4 合并系统疾病15
  • 1.5 致敏药物15-16
  • 1.6 潜伏期16-17
  • 1.7 临床症状17-18
  • 1.8 实验室检查18
  • 1.9 继发或并发感染18
  • 1.10 治疗18-19
  • 1.11 预后19-20
  • 第二部分 68例重症药疹分析20-23
  • 2.1 基本情况20
  • 2.2 致敏药物20
  • 2.3 临床症状20-21
  • 2.4 实验室检查21
  • 2.5 治疗21-22
  • 2.6 预后22-23
  • 第三部分 4例死亡病例分析23-26
  • 病例123
  • 病例223-24
  • 病例324-25
  • 病例425-26
  • 第四部分 讨论26-35
  • 4.1 住院患者药疼型别及发病年龄26
  • 4.2 致敏药物26-27
  • 4.3 潜伏期27
  • 4.4 临床症状27-28
  • 4.5 内脏损害28-29
  • 4.6 并发感染29
  • 4.7 治疗29-33
  • 4.8 死亡病例分析33-34
  • 小结34-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1
  • 综述:重症药疹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41-51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淑霞,赖维,陆春,苏向阳,万苗坚,黄怀球;20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2 高天文,廖文俊,李珍妮,李巍,刘玉峰;血浆输注及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皮肤病[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5期

3 吕小岩,翁孟武;住院皮肤病患者88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6期

4 严月华;翁孟武;汤芦艳;李锋;;31例药疹死亡病例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05期

5 罗燕,方丽;89例皮肤疾病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年03期

6 王美燕;;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28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9期

7 陈玉新,陈健忠,马莉;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35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1期

8 钟华;孙青;;164例住院药疹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10期

9 刘磊吉;李静;;326例药疹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02期

10 佟盼琢;四荣联;;28例重症多形红斑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10期


  本文关键词:226例住院药疹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80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