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血清VEGF、E2及尿bFGF检测的意义及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血清VEGF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5-26 19:05

  本文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血清VEGF、E2及尿bFGF检测的意义及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血清VEGF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2)及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血管瘤的分期及其同血管畸形鉴别中的作用;监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增生期血管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变化,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的机制。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及儿科门诊就诊的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患儿138例,其中增生期血管瘤60例,,消退期血管瘤38例,血管畸形40例,留取空腹静脉血2.5ml及晨尿5ml。其中8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选择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尿bFGF浓度,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E2浓度。 结果: 1)增生期血管瘤组患儿血清VEGF、E2及尿bFGF水平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患儿血清VEGF、尿bF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消退期血管瘤组患儿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血管畸形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增生期血管瘤组、消退期血管瘤组不同性别血清VEGF、E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增生期血管瘤组、消退期血管瘤组血清VEGF、E2及尿bFGF水平无明显相关。5)8例增生期血管瘤在普萘洛尔治疗2周、6周时血清VEGF水平呈下降趋势,且治疗6周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 血清VEGF、E2及尿bFGF的检测简便、易行、可靠,可用于临床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临床划分血管瘤分期提供依据。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有效,可能与下调血清VEGF水平有关。
【关键词】:血管瘤 血管畸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雌二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普萘洛尔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前言10-13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13-20
  • 2.1 标本来源13-16
  • 2.1.1 病例入选标准13-14
  • 2.1.2 病例排除标准14-15
  • 2.1.3 普萘洛尔治疗剂量15-16
  • 2.2 主要试剂及设备16-17
  • 2.2.1 主要试剂16-17
  • 2.2.2 主要设备17
  • 2.3 标本采集17-18
  • 2.3.1 血清 VEGF 标本采集17
  • 2.3.2 血清 E2 标本采集17
  • 2.3.3 尿 bFGF 标本采集17-18
  • 2.4 实验方法18-19
  • 2.4.1 人 VEGF 采用 ELISA 法检测18
  • 2.4.2 人 bFGF 采用 ELISA 法检测18
  • 2.4.3 血清 E2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8-19
  • 2.5 数据统计分析19-20
  • 第3章 结果20-29
  • 3.1 入组完成情况20
  • 3.2 各组血清 VEGF 水平比较20-22
  • 3.2.1 各组血清 VEGF 水平比较20-21
  • 3.2.2 各组不同性别血清 VEGF 水平比较21-22
  • 3.3 各组组血清 E2 水平比较22-24
  • 3.3.1 各组血清 E2 水平比较22-23
  • 3.3.2 各组不同性别血清 E2 水平比较23-24
  • 3.4 各组尿 BFGF 水平比较24-26
  • 3.4.1 各组尿 bFGF 水平比较24-25
  • 3.4.2 各组不同性别尿 bFGF 水平比较25-26
  • 3.5 血清 VEGF、E2 及尿 BFGF 相关性26-27
  • 3.5.1 增生期血管瘤血清 VEGF、E2 及尿 bFGF 相关性26-27
  • 3.5.2 消退期血管瘤血清 VEGF、E2 及尿 bFGF 相关性27
  • 3.6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前后血清 VEGF 水平比较27-29
  • 第4章 讨论29-37
  • 4.1 血管瘤的发病机制29-34
  • 4.1.1 胎盘起源学说30
  • 4.1.2 祖细胞学说30
  • 4.1.3 细胞因子30-32
  • 4.1.4 雌激素32-34
  • 4.2 血管瘤的治疗34-37
  • 4.2.1 传统治疗方法34-35
  • 4.2.2 新的治疗手段——普萘洛尔35-37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7-38
  • 5.1 结论37
  • 5.2 展望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图43-4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6-47
  • 综述47-52
  • 参考文献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明纯;多发性脏器性血管瘤病一例[J];中国小儿血液;1999年05期

2 张学星;脑—面血管瘤病1例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3 朱春江,李雄;三叉神经血管瘤病1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年04期

4 ;巧针妙治血管瘤[J];中国保健;1995年11期

5 吴星恒,赵玲,贺之连,张青;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一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张怀强;张桂玲;李树丽;;脑面部血管瘤病1例报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5期

7 彭志远,肖昌前;颅面血管瘤病1例报告[J];四川医学;1999年02期

8 赵永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9 戴捷;颅面部血管瘤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4年06期

10 谭先杰,刘东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忠芳;吕仁荣;霍然;傅洪滨;徐广琪;;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血清中VEGF、MMP-9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徐勇;黄仁魏;王东宁;林桂真;林东军;何易;李旭东;林曲;;急性白血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飞;李树清;;VEGF表达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亚低温脑保护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赵忠芳;吕仁荣;霍然;傅洪滨;徐广琪;;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血清中VEGF、MMP-9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杜娟;王景美;钱晓萍;刘宝瑞;;COX-2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6 田

本文编号:397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97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