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黑素体特异性蛋白GPNMB在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07 02:10

  本文关键词:黑素体特异性蛋白GPNMB在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GPNMB 中波紫外线 酪氨酸酶 黑素细胞 黑素体 RNA干扰


【摘要】:黑色素代谢过程是色素性皮肤病及皮肤美白领域研究热点。皮肤中的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因此,美白的关键在于抑制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能力。传统的观点认为抑制黑色素产生的关键在于抑制黑色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酪氨酸酶(Tyr)的活性。随着人们对黑色素合成机理认识的深入,人们已经能够从多个靶位点出发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如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transmembrane)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等黑素体特异性蛋白被发现,,但是它们在黑色素代谢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拟探讨GPNMB在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明确UVB对GPNMB表达的调变规律,利用SiRNA法干扰GPNMB后判断其在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理。 方法:以GPNMB为研究对象,将Tyr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对黑色素上皮细胞系PIG1进行UVB照射,分别利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了解对GPNMB的变化规律;合成GPNMB特异性SiRNA并转染入PIG1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判断其抑制GPNMB表达的效率,利用电镜观察黑素细胞中黑素体结构及分布的变化;利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判断当GPNMB表达受抑制后,Ty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小眼球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MITF)及受MITF调控的黑素体特异性蛋白Trp1和OA1的表达变化。 结果:(1)GPNMB可以被UVB上调,变化趋势与Tyr相近;(2)GPNMB表达被抑制后,黑素体形成减少,同时Tyr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都降低;(3)在对MITF及其调节蛋白的研究中,发现UVB和GPNMB的下调都能够上调MITF表达,而当UVB和GPNMB下调同时发生时,MITF水平急剧下降。 结论:1.GPNMB能够被UVB上调;2.GPNMB的表达被抑制后,黑素体生成减少,酪氨酸酶合成下降;3.GPNMB被抑制后黑素体减少的原因可能与MITF调控途径不同。
【关键词】:GPNMB 中波紫外线 酪氨酸酶 黑素细胞 黑素体 RNA干扰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1
【目录】:
  • 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2
  • 文献回顾12-42
  • 第一部分 UVB 照射下 GPNMB 表达的变化42-58
  • 1 材料42-44
  • 1.1 细胞42
  • 1.2 主要试剂42-43
  • 1.3 主要仪器43-44
  • 1.4 引物44
  • 1.5 试剂配方44
  • 2 方法44-51
  • 2.1 黑色素细胞系 PIG1 的培养与保存44-45
  • 2.2 PIG1 细胞分组 UV 照射的培养45
  • 2.3 UVB照射方法及照射剂量的选择45-46
  • 2.4 MTT 法测定生长曲线46
  • 2.5 PIG1 细胞的裂解46
  • 2.6 DEPC 处理实验耗材以去除 RNA 酶46
  • 2.7 总 RNA 的提取46-47
  • 2.8 反转录制备 cDNA47-48
  • 2.9 Real-time PCR 测定 mRNA 表达水平48
  • 2.10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48-49
  • 2.11 变性(SDS)不连续凝胶电泳49
  • 2.12 免疫印迹和免疫检测(Western Blot)49-50
  • 2.13 用第二抗体偶联物进行免疫检测50
  • 2.14 间接免疫荧光50-51
  • 2.15 统计学处理51
  • 3 结果51-53
  • 4 讨论53-58
  • 第二部分 GPNMB 对黑素体形成的影响58-68
  • 1 材料58
  • 1.1 主要试剂58
  • 1.2 主要仪器58
  • 2 方法58-61
  • 2.1 实时定量 RT-PCR58
  • 2.2 siRNA 干涉 GPNMB58-59
  • 2.3 细胞活力测定59
  • 2.4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59
  • 2.5 电镜检测59-60
  • 2.6 siRNA 干涉 GPNMB 后对 Tyr 的影响60
  • 2.7 统计学处理60-61
  • 3 结果61-63
  • 4 讨论63-68
  • 第三部分 GPNMB 在黑素体形成中作用机制的探讨68-73
  • 1 材料68
  • 2 方法68
  • 3 结果68-69
  • 4 讨论69-73
  • 小结73-74
  • 参考文献74-88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88-89
  • 致谢8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希川;紫外线对角朊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年04期

2 徐小珂;角朊细胞对黑素细胞生物学性状影响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年06期

3 杨春玲;郝甜甜;李强飞;陈婷;毛华明;邓卫东;;成黑色素细胞生成过程中信号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9期

4 韩建宁;刘福清;;自体表皮移植术配合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12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9年13期

5 项蕾红,郑志忠,祝绿川,廖康煌,傅雯雯;黑素细胞体外纯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年03期

6 杨施军;自体皮片移植中bFGF对黑色素细胞代谢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1999年02期

7 汤玲珍;坚哲;刘邦民;李凯;李强;李春英;高天文;;阿司匹林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04期

8 张树兵,唐慧东,高雅萍,徐兰兰;自体表皮移植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施尔康治疗白癜风55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9 杨希川,叶庆佾,徐小珂,钟白玉;中波紫外线对角朊细胞合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J];中华理疗杂志;2001年02期

10 张俊珍;范瑞文;白俊明;董常生;;羊驼皮肤基因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莹;miR-423-5p调控过氧化氢诱导下人黑素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刘玲;GSTs、CAT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分析及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李丹;bFGF单抗抗血管新生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胡汪来;黑色素瘤治疗的抗药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朱健伟;UV调节角质形成细胞VEGFRs表达和激活及其功能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铮;7磷酸肌醇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坚哲;Nrf2-ARE信号通路在白癜风氧化应激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廖新斌;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田明;鸡黑色素过度沉积性状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涛;同种异体纯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王琪;加味桃红四物汤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内皮素-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3 周舟;甲硫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A对氧化应激状态下黑素细胞活性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王旭东;线粒体内膜蛋白Mitofilin在白癜风发病中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王耀聪;应用MALDI-TOF-MS技术分析转移和非转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D];郑州大学;2013年

6 王楠;谷氨酸信号通路在表皮细胞伪足形成及黑素小体转运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7 叶敏;酿酒酵母中小G蛋白Ypt1对Ypt6在细胞外吐和细胞自噬过程中功能互补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秦娟;金针菇子实体颜色在单孢及测交后代群体中遗传分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赵洁;Rab23在人乳腺癌细胞Bcap-37迁移、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张雅君;钙网织蛋白CRT在氧化应激诱导黑素细胞损伤及免疫反应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8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28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