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其机制和安全性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14 22:41

  本文关键词: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其机制和安全性的初步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尖锐湿疣 环磷酰胺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 环磷酰胺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免疫 自身免疫


【摘要】:第一部分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 方法:选取86名患有较大尖锐湿疣的患者,常规激光治疗消除皮损。然后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52人,为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接受50mg环磷酰胺口服治疗,每天一次,持续一周。另一组26人,为安慰剂组,使用安慰剂治疗。第三组8人,为高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这组患者在激光治疗后给予高剂量环磷酰胺(200mg每天,服用一周)治疗。之后对这些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 结果: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中,在最初的6周内无任何人复发,而后出现的9例复发患者经过再一次为期一周的单纯低剂量环磷酰胺的治疗后,7人完全康复并且没有出现再次复发。在安慰剂组中,最迟八周以内,有2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达81%。高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中的患者使用激光和高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后,8周内有6人复发。 结论:通过经常规激光治疗后口服低剂量环磷酰胺的方法来治疗较大尖锐湿疣的患者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即用低剂量环磷酰胺能有效阻止较大尖锐湿疣患者激光治疗后的复发。 第二部分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机制及安全性初步探讨 目的:1、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机制;2、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安全性。 方法:1、选取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安慰剂组患者各8例,健康志愿者6例,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其Treg细胞及总T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2、选取低剂量组、安慰剂组患者各6例,抽取外周血检测患者T细胞增殖情况、HPV特异性T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特异性杀伤情况;检测NK细胞经IL-2和IL-12刺激后产生IFN-γ的水平即NK细胞活性及经IL-2刺激后作为效应细胞其对K562细胞和HPV感染细胞的细胞毒性分析。3、选取36名HPV-6型感染的较大生殖器疣患者。激光治疗后用小刮匙小心刮取治疗区域周围的上皮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PV-DNA含量。然后随机将上述激光治疗组患者分为两组,24名患者接受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12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7天。14天后,在相同区域取样测量HPV-DNA含量。4、激光治疗后分别用低剂量环磷酰胺(n=18)和安慰剂(n=14)治疗7天。三周后收集外周血样本。测定血清中抗ds-DNA抗体、类风湿因子(包括抗IgM,IgG和IgA的自身抗体)的水平及,同时检测患者谷丙转氨酶和肌酐水平。 结果:1、激光治疗后尖锐湿疣患者体内的CD3+CD4+FOXP3+Treg细胞的数量与健康受试者相当;与对照组相比,经过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后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数量在百分比和绝对数两项中都显著下降;高剂量环磷酰胺组体内的Treg细胞数量亦明显下降。低剂量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3+T淋巴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的总量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环磷酰胺组外周血中的CD3+T淋巴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的总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经抗CD3和CD28抗体刺激后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增殖比对照组活跃;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中HPV特异性T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比对照组均增强。相对于对照组而言,低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受IL-2和IL-12刺激后产生了更多的IFN-γ;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经IL-2预刺激后对NK细胞敏感的K562细胞和HPV感染细胞的细胞溶解作用较对照组增强。3、经激光治疗后,36个患者的激光治疗区域周围的表皮中病毒DNA的含量相近。但是经过14天的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n=24)和安慰剂治疗(n=12)后,仅在安慰剂治疗组中发现了大量的病毒复制,而在21个环磷酰胺治疗患者中几乎检测不到HPV-DNA,其他3个治疗患者中也仅检测出少量的HPV-DNA。4、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3周后患者的血清中抗dsDNA水平、类风湿因子的3个子类(包括IgM,IgG和IgA)的自身抗体的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肌酐水平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没有增高。结论:低剂量环磷酰能选择性消减患者体内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reg细胞;用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患者不会导致其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亦无明显的肝肾毒性。
【关键词】:尖锐湿疣 环磷酰胺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 环磷酰胺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免疫 自身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2.53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第一部分13-22
  • 前言13-15
  • 材料与方法15-16
  • 结果16-18
  • 讨论18-19
  • 参考文献19-22
  • 第二部分22-47
  • 前言22-23
  • 材料与方法23-33
  • 结果33-41
  • 讨论41-44
  • 参考文献44-47
  • 综述47-63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隆艾;湖北省1987~1995年尖锐湿疣流行病学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2 孙建方;刘季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1年01期

3 吕红霞;孟金秋;;女性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0年04期

4 苗青,苗薇,徐慧,于建斌,傅世珍;尖锐湿疣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03期

5 李中伟,于长平,李娜,侯建玲,郑荣涛,周盛基;尖锐湿疣患者IL-2、sIL-2R、IFN-γ和IFN-α水平的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05期

6 欧阳世华,龙清平,袁利和,李美英,杨梅,龙正强,钟江红;激光联合维A酸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9期

7 王雄;吴焕明;王珏;鲁英;梁晓红;;HPV亚型T淋巴细胞亚群和尖锐湿疣复发关系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8期

8 磨良群;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9 龚向东,叶顺章,张国成,张君炎,梁国钧,俞进,陈祥生,朱成斌;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3期

10 晏洪波,吴宁,陈玉石;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及其对细胞免疫影响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542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42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