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Hsa-miR-30e、Hsa-miR-192对HaCaT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

发布时间:2017-07-17 04:06

  本文关键词:Hsa-miR-30e、Hsa-miR-192对HaCaT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


  更多相关文章: 银屑病 miRNA HaCaT细胞 VEGF 转染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构建的hsa-miR-30e和hsa-miR-192条microRNA对人HaCaT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预测hsa-miR-30e和hsa-miR-192在银屑病领域的应用前景。 方法:培养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株),培养完成后进行细胞铺板,本次实验设有hsa-miR-30e模拟物组、hsa-miR-30e抑制物组、hsa-miR-192模拟物组、hsa-miR-192抑制物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抑制物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共7组,根据需要做好复孔,然后加入转染试剂进行转染,再用MTT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转染的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VEGF基因的mRNA水平,ELISA法观察hsa-miR-30e和hsa-miR-192对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 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hsa-miR-30e模拟物、hsa-miR-30e抑制物、hsa-miR-192模拟物、hsa-miR-192抑制物、模拟物阴性对照和抑制物阴性对照六组24h、48h、72h的细胞增殖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在镜下观察到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代表转染效果也十分良好。又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到72h时达到最高,说明转染率在72h最高。在24h时,可看出hsa-miR-192模拟物和hsa-miR-192抑制物两组间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没有明显差别,猜测可能两者间差异不大,其它各组间细胞增殖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48h时,hsa-miR-30e模拟物和hsa-miR-30e抑制物两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之间P0.05。但hsa-miR-192模拟物、hsa-miR-192抑制物和空白对照组各组间细胞增殖抑制率均P0.05。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转染的效果会更加明显,组间会有些许的波动。72h时,只有hsa-miR-30e模拟物和hsa-miR-30e抑制物、hsa-miR-192模拟物和hsa-miR-192抑制物相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推测随着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最高,转染率也达到最高,效果最明显,细胞也趋于稳定,达到最佳状态,促使各组间差异体现明显。qRT-PCR结果显示hsa-miR-30e模拟物组的2-ΔΔct均值为(6.04±0.07),说明提高了hsa-miR-30e丰度的VEGF基因的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的VEGF基因的mRNA的表达的(6.04士0.07)倍。hsa-miR-192模拟物和hsa-miR-192抑制物的VEGF基因的mRNA的表达没有检测出来,推测可能此条miRNAs不通过VEGF信号通路调控。ELISA结果显示hsa-miR-30e模拟物、hsa-miR-30e抑制物、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物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各组间的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hsa-miR-30e在银屑病患者中通过VEGF信号通路表达上调。hsa-miR-192模拟物、hsa-miR-192抑制物、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物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各组间的VEGF蛋白表达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可能此条miRNAs不通过VEGF信号通路调控。 结论:银屑病是一种遗传基因异常性疾病,转录水平上的hsa-miR-30e可靶向负调控大量nRNA,而这个被调控的mRNA与其它nRNA又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形成网络式的调节结构通过多种途径来参与银屑病的发生。
【关键词】:银屑病 miRNA HaCaT细胞 VEGF 转染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语说明9-10
  • 前言10-13
  • 研究现状、成果10-11
  • 研究目的、方法11-13
  • Hsa-miR-30e、Hsa-miR-192对HaCaT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13-41
  • 1 对象和方法13-25
  • 1.1 细胞株13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13-14
  • 1.3 实验方法14-25
  • 2 结果25-34
  • 2.1 MTT结果25-27
  • 2.2 qRT-PCR结果27-30
  • 2.3 ELISA结果30-34
  • 3 讨论34-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7-48
  • 附录48-49
  • 综述49-68
  • 综述参考文献60-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小洁;陈燕;熊心猜;于春水;徐国林;邓利丽;;他扎罗汀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及VEGF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年19期

2 陈伟华;冯浩;徐晓;;银屑病患者皮损COX-2表达及与血管生长的关系[J];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15期

3 朱菁,聂凡,袁霞雯,张美珏,周琳,包晓青,张慧国,施虹敏,秦梅香;细胞因子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及ILLLI对其变化的影响[J];应用激光;2001年05期

4 李常兴,张锡宝,吴志华,罗权,胡斌,黄振明,刘玉梅,何玉清;甲氨蝶呤对银屑病患者皮损内VEGF mRNA影响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9期

5 吴贤杰,郑敏;他克莫司外用治疗皮肤病的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年06期

6 朱凡,郑敏,鲍彰;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血管增生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07期

7 李敬;徐丽敏;肖尹;薛丑文;王庆文;;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8 孙波;郭书萍;;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血管生成素-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551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51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