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宁波某医院2005—2013年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9 01:15

  本文关键词:宁波某医院2005—2013年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梅毒 流行特征 感染者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2013年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出的5 093例梅毒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折。结果 2005—2013年共报告梅毒病例5 09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3,以Ⅰ期梅毒与隐性梅毒为主,构成比分别占9.66%和82.1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最高(13.66%),其他依次为商业服务(12.64%)、不详(11.84%);发病年龄以20~40岁和60岁年龄段人群居多;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率为27.86%,其中Ⅰ期、Ⅱ期、隐性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18.1%、28.6%、53.3%。结论梅毒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隐性梅毒人数逐年增加,梅毒血清固定问题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梅毒 流行特征 感染者
【分类号】:R759.1
【正文快照】: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甚至导致死亡。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每年受感染者估计达1 200万[1]。多数患者经过正规驱梅治疗后,梅毒血清反应素抗体可在1~2年内转阴,但有部分患者的梅毒血清反应素抗体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丽;胡白;赵政龙;张思平;吴爱丽;蒋法兴;;梅毒血清固定发病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0年06期

2 胡得意;胡永卫;;2004-2008年浙江省永嘉县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9年11期

3 康云平;钟春燕;陈松;滕勇;王六红;;2009-2011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12例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13年02期

4 郝良宸;车雅敏;黄士纲;赖芸沂;;梅毒1219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年10期

5 俞素芬;凌健;钱晓萍;刘腾;胡志凤;;湖州市吴兴区2004—201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3年03期

6 黄珊珊;钟剑波;李凌;;梅毒血清固定患者45例临床及脑脊液结果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5期

7 王成;杨立刚;杨斌;沈松英;;广东省1995—2010年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03期

8 李日清;;梅毒血清固定与分期的临床关系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05期

9 李蔚;张弘;;沈阳市2001—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10期

10 高晓凤;张万壮;伊红丽;;某综合性医院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与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宗业;朱磊;;梅毒患者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于文强;刘岚;张建明;李永喜;;头孢曲松联合匹多莫德对血清固定梅毒病人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张红娟,林立,陈思华;梅毒血清固定病人的脑脊液及免疫功能检测[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5期

4 颜莹,程喜平,黄浩;抗梅治疗后梅毒患者妊娠及新生儿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9期

5 桂君民,阴正勤;梅毒所致弥漫性神经视网膜炎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8期

6 莫文件;;头孢曲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09年03期

7 朱建明;李国良;李蜀渝;;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附12例报道)[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8 郭满盈;陈扬;杨海燕;;梅毒患者肝炎及艾滋病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9 张志云;李永双;张晓丽;冉灵芝;林定庄;;梅毒孕妇产后血清固定者的细胞免疫研究[J];广西医学;2012年05期

10 王小玲;李碧霞;付小青;;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合并癫痫患者5例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华荣;杨冬林;;出入境人员潜伏期梅毒放行标准探讨[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海燕;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其卫生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陈岚;早期隐性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及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其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霄;神经梅毒临床特点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新瑞;梅毒螺旋体IgG抗体亲和指数测定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周国江;某公立医院梅毒病人的消费者剩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林文生;梅毒血清固定与梅毒螺旋体tpr基因亚型关系的初步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5 廉冠臣;某市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监测及流行状况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静;以痴呆为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吴磊;上海市临床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质量的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晖;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D];苏州大学;2007年

9 刘化广;神经梅毒81例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建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脑脊液检测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张红娟,林立,陈思华;梅毒血清固定病人的脑脊液及免疫功能检测[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5期

2 韩晶;金慧心;蒋志坚;王卫宪;;黑龙江省梅毒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年03期

3 田志刚,孙lm;NK细胞的免疫学调节功能[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3期

4 刘志;陆洪光;曾慧智;卢彬;;综合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临床特点及HIV抗体检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吴李梅;许亚平;严军华;沈云良;杨雪观;;2006年浙江省性病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7年09期

6 王英;倪大新;;2004-2007年中国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08期

7 于小兵;严军华;许亚平;严丽英;;1998-2007年浙江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10期

8 胡得意;胡永卫;;2004-2008年浙江省永嘉县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9年11期

9 童卫胜;;2001-2009年浙江省临安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年11期

10 丁正林;刘少华;李燕;;重庆地区443例梅毒感染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孝;强军;吴迪;;西安口岸54例梅毒感染者调查分析[J];旅行医学科学;2008年04期

2 李彬,孙新强,魏庆利;一例入境梅毒感染者的发现与处理[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4年S5期

3 王桂玲,孙超,祁军;对天津空港口岸15例梅毒感染者的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1998年01期

4 周虹,何建湘;清远口岸交通员工中检出7例梅毒感染者的报告[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2年01期

5 朱蕴玉;张云书;王丽敏;;315例梅毒感染者分析[J];旅行医学科学;2002年02期

6 马红霞;黄杰;;宁夏地区1991—200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J];旅行医学科学;2003年04期

7 邱红,曾维艳,江志宏;樟木口岸14例梅毒感染者的调查处理报告[J];口岸卫生控制;2004年01期

8 刘敏,李晓勇,丁贤彬,司正云,董丽娟;重庆市2003年从业人员中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2期

9 王榕榕,陈布安,张霞,张春发;两组人群梅毒感染者对比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05年04期

10 李永福;杨韶明;刘智敏;;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者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巧燕;陈丽梅;;梅毒感染者整形门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A];2011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朱巧燕;陈丽梅;;梅毒感染者整形门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A];2012年浙江省美容与整形学术年会暨私营美容机构行业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廉冠臣;某市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监测及流行状况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6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86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