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苯烯莫德对实验性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发布时间:2017-07-30 12:20

  本文关键词:苯烯莫德对实验性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苯烯莫德 银屑病 投药 局部


【摘要】:目的观察苯烯莫德对实验性银屑病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人角质生成细胞Ha Ca T,用MTT法测试苯烯莫德的抑制率,免疫组化法观察角蛋白19(CK19)的表达。体内试验以维A酸乳膏为阳性对照,观察0.5%、1%、2%苯烯莫德药效(苯烯莫德低、中、高剂量组),并设阴性对照组。雌性性成熟小鼠60只,雌二醇诱导小鼠动情期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模型成功后随机分组,从阴道注入样品(50μL),检测阴道组织有丝分裂指数。60只小鼠随机分组,给药前各组动物均用尼龙刷轻刷尾根0.5 cm处100次制作小鼠尾部颗粒层鳞片数模型,然后在同一部位涂抹给药(100μL),计数给药部位每100个鳞片中有颗粒层的鳞片数。80只豚鼠随机分组,普萘洛尔诱导豚鼠耳背部银屑病样模型成功后涂抹药剂(约200μL)于豚鼠耳背,取给药部位皮肤显微测表皮厚度。结果体外试验显示苯烯莫德对Ha Ca T细胞的IC50为28.5μg·m L-1,Ha Ca T细胞在20μg·m L-1苯烯莫德中培养,有大量CK19生成。苯烯莫德能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苯烯莫德各剂量组有丝分裂细胞指数低于赋形剂组(P0.05或P0.01),苯烯莫德中、高剂量组低于苯烯莫德低剂量组(P0.05,P0.01)。苯烯莫德处理后能增加含颗粒层的鳞片数,苯烯莫德各剂量组小鼠尾部有颗粒层的鳞片比率高于赋形剂组(P0.05或P0.01),苯烯莫德中、高剂量组高于苯烯莫德低剂量组(P0.05,P0.01)。普萘洛尔诱导的豚鼠耳背部表皮的厚度增加能够被苯烯莫德抑制,苯烯莫德各剂量组表皮厚度薄于赋形剂组(P0.05或P0.01),苯烯莫德高剂量组薄于苯烯莫德低剂量组(P0.05)。结论苯烯莫德具有明显治疗实验性银屑病的作用,具有开发前景。
【作者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瀛科隆医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苯烯莫德 银屑病 投药 局部
【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09ZX09102-061)
【分类号】:R758.63
【正文快照】: 图1苯烯莫德结构式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边缘清晰、红斑、皮肤增厚、表面覆盖有鳞屑的慢性复发性顽固性皮肤炎症疾病,全身皆可发病,但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和背部[1]。银屑病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较大,欧美报告的发病率约为1%~3%,1984年中国发病率为0.123%,2008年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赫宏;陈国华;陆建军;;拉奎莫德的合成工艺优化[J];安徽医药;2013年05期

2 谢应;黄淑云;李兴伟;罗振福;方玲;;拉喹莫德的合成工艺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年01期

3 ;拉喹莫德对RRMS患者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7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立波;;苯烯莫德乳膏在健康成年志愿者及轻中度银屑病患者中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大会及专题报告资料[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德宝鲁同志逝世[N];通辽日报;2009年

2 记者 孙新;举行民族英烈莫德雕像揭幕仪式[N];朝阳日报;2009年

3 林剑;莫德里奇“刺”透欧洲杯[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美运输业倒退 一叶知秋[N];市场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强斌;普乐沙福和拉喹莫德的合成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2 叶玲;拉喹莫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防治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594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94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