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穴位注射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抗皮肤老化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2 03:04

  本文关键词:穴位注射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抗皮肤老化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穴位注射 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SVF) 皮肤老化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SVF)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方法将18个月的老龄大鼠分为模型组、针灸组、SVF注射组和针灸SVF组,将10月大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的给药方式分别为对照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针灸组针刺足三里穴位;SVF注射组:皮下注射0.5 ml SVF细胞悬液;针灸SVF组针刺足三里穴位0.5 ml SVF细胞悬液。所有组别连续给药22 d。治疗结束检测背部皮肤显微特征、皮肤的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和皮肤标本Di I荧光染色吸光度。结果 SVF细胞数量为(1.05±0.7)×106。与对照组比,衰老模型组的表皮和真皮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穴位注射组、SVF注射组和针灸SVF组的表皮和真皮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针灸SVF组的表皮和真皮厚度的增加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表皮完整,真皮见少许血管,大量胶原纤维组成致密结缔组织。皮脂腺汗腺及毛囊清晰可见;衰老模型组皮肤尚完整,真皮内少许血管,胶原纤维疏松,皮脂腺汗腺和毛囊不完整;穴位注射组、SVF组及针灸SVF组均可见真皮内可见细长的血管向表皮延伸。与对照组比,衰老模型组的MDA明显增高(P0.05),SOD和HYP明显降低(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穴位注射组、SVF注射组和针灸组的MDA有不同程度的降低,SOD和HYP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针灸SVF组的MDA降低与SOD和HYP增高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穴位注射组的Di I荧光吸光度较低,SVF注射组和针灸SVF组的Di I荧光吸光度较高(P0.05),与SVF注射组比,针灸SVF组的Di I荧光吸光度较高(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SVF具有明显的抗皮肤老化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检验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关键词】穴位注射 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SVF) 皮肤老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73646)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Ⅱ期(012062003010)
【分类号】:R751.05
【正文快照】: 皮肤老化(SA)是伴随人体衰老进程的一个外在标志,与年龄和日光照射相关,除了影响外在美观,如皮肤松弛、色斑增多或肤色灰黄,还与恶性良性肿瘤的发生有关〔1,2〕。穴位注射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属于针灸范畴,因具有除简便、廉价和无副作用外,还具有调和阴阳、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力,蔡念宁,陈凯;皮肤老化及其防护[J];中国美容医学;2003年06期

2 刘仲荣,范红霞,张海龙,孙林潮,刘玉峰,高天文;皮肤老化的评价及分子标记——皮肤老化与化妆品系列讲座二[J];中国美容医学;2004年05期

3 李健;朱石江;;皮肤老化[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4 周展超;;皮肤老化及皮肤年轻化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年05期

5 李丁纯;;女性皮肤老化患者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2期

6 Kligman AM;廖康煌;;皮肤老化的非侵入性研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2年04期

7 赵辨;前言——重视皮肤老化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1992年01期

8 罗汉超;皮肤老化的防治[J];实用老年医学;1992年01期

9 李晓娥,解荣娴,孙文贞;皮肤老化及其防护[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林筱;;导致皮肤老化基因及8大主因[J];科学大观园;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仲荣;罗晓艳;杨慧兰;;皮肤老化的评价及分子标记[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甄雅贤;;非创伤性技术在研究皮肤老化方面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仲荣;杨慧兰;;皮肤老化与线粒体DNA突变[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文海;陈周;张建中;;皮肤老化的新形式—热老化[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敬东;;皮肤老化及防治对策[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Jean-Francois Nicolay;Christophe Paillet;;假二肽的目标:抗环境(污染)刺激,抗皮肤老化,增强皮肤的自然保护潜能[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仲荣;杨慧兰;李雪梅;樊建勇;;皮肤老化的防治[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龚丽萍;;皮肤老化的预防与治疗新动态[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S.Nouveau-Richard;Z.Yang;S.Mac-Mary;L.Li;P.Bastien;I.Tardy;C.Bouillon;P.Humbert;O.de Lacharrie're;;皮肤老化: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比较一项探索性研究[A];2006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慧兰;刘仲荣;;抗皮肤老化化妆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晴天;追根究底 阻击皮肤老化[N];保健时报;2004年

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教授 刘志刚;延缓皮肤老化 减少岁月留痕[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新技术延缓皮肤老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宇帆;辣椒减肥是非说[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 连石;美容效果也能检测啦[N];健康报;2008年

6 刘霞 何屹;你的皱纹 基因的作品[N];科技日报;2009年

7 晓丽;科技美容:丽人新法宝[N];四川日报;2001年

8 洪秀;护手,专家为你支招[N];大众卫生报;2002年

9 白云水;老人长色斑是病吗[N];健康报;2004年

10 玉仁;老年斑会癌变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爱军;皮肤老化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分析与鉴定[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2 钱革;我国部分地区成人面部皮肤老化相关因素及香烟烟雾提取物与尼古丁致皮肤老化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云;铁蓄积对去势大鼠内源性皮肤老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斌;IPL治疗皮肤老化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刘娜;日光暴露对皱纹特征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5年

4 高倩;手背部皮肤纹理老化定量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07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607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