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卡波西肉瘤人类疱疹病毒8型的鉴定及文献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3 00:08

  本文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卡波西肉瘤人类疱疹病毒8型的鉴定及文献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疱性类天疱疮 卡波西肉瘤 人类疱疹病毒8型


【摘要】:研究背景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K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皮肤、粘膜和内脏的恶性血管肿瘤,常见于艾滋病毒阳性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和累及人群,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即经典型、非洲型、艾滋病相关型和免疫抑制型。免疫抑制性KS已经被广泛报道于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然而,在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控制大疱的类天疱疮的患者身上极少报道,本研究对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合并卡波西肉瘤做了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目的通过一例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BP并诱发KS的患者,我们研究了可能的免疫抑制型KS和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感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文献复习鉴别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卡波西肉瘤的共同特点。 方法报道一例68岁的女性BP患者,3个月来为了控制BP的发展一直在服用免疫抑制剂,BP皮损逐渐消失。但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了KS的发生,CT扫描显示肺部受累,给予紫杉醇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从KS病变皮肤取活组织做病理,,并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HV-8DNA的存在。进行文献检索鉴别免疫抑制型KS与BP之间潜在的联系。 结果通过巢式PCR和电泳,我们证实了从病人KS病灶得到的组织中HHV-8的存在,也是在汉族人群中第一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卡波西肉瘤中HHV-8的鉴定。 结论1.人类疱疹病毒8型是可能在卡波西肉瘤的增殖扩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潜伏病毒,并且与卡波西肉瘤发生的机制有关。 2.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会很重大程度上影响KS的发展,可能会增加对HHV-8的易感性。 3.患者的平均年龄达到70岁以上,在BP合并KS的发生中,年龄可能在BP触发KS中起重要作用。 4.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使用时间和免疫抑制治疗的时间间隔和KS的诱发没有明确的联系。 5.其他疾病的影响(除了BP和KS),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K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未知的。
【关键词】:疱性类天疱疮 卡波西肉瘤 人类疱疹病毒8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2.1;R739.5
【目录】:
  • 英文缩写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引言10-13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13-23
  • 2.1 临床资料的收集及文献整理13
  • 2.2 病灶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13-14
  • 2.3 引物的设定与合成14-15
  • 2.4 KS 皮损组织中 DNA 的制备15-23
  • 3 结果23-35
  • 3.1 病例报道23-25
  • 3.2 BP 合并 KS 文献资料25-32
  • 3.3 12 个病例报道的临床特点分析32-35
  • 4 讨论35-38
  • 5 结论38-39
  • 6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44
  • 致谢44-46
  • 课题综述46-54
  • 参考文献51-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Fei Zhang;Xiao-Fei Sun;Yong-Qiang Li;Zi-Jun Zhen;Hai-Xia Zheng;Jia Zhu;Qi-Jing Wang;Su-Ying Lu;Jia He;Juan Wang;Ke Pan;Rui-Qing Cai;Yan Chen;De-Sheng Weng;Fei-Fei Sun;Jian-Chuan Xia;;Safety of in vitro amplified HLA-haploidentical donor immune cell infusions for childhood malignancie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12期

2 Min Xue;Yuanyuan Guo;Qin Yan;Di Qin;Chun Lu;;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KSHV v-cyclin[J];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3年05期

3 潘晓菲;时丽丽;谭初兵;吕超君;徐为人;汤立达;;人内皮素受体A基因克隆及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02期

4 李娴静;吴红茜;杨勇;陈真;;肿瘤免疫治疗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J];药学进展;2013年09期

5 汪秀;罗剑;;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与癌症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1期

6 李荣国;赵悦;马晓;张东伟;;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年11期

7 金昤洋;严沁;卢春;;KSHV vFLIP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验证[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莹韵;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家族分子促进Ⅰ型干扰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燕;小胶质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D];大连大学;2013年

2 黄晨;肺癌细胞对成骨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李淑艳;Kaposi肉瘤组织中人类疱疹病毒8型的免疫组化检测[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鲁力文;抑制GPR87基因增强膀胱癌细胞对Cisplatin、Pirarubicin的敏感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汪秀;GPR11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丽;利用Red重组系统快速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打靶载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1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611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