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93例丹毒的临床表现及12项实验室值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4 10:43

  本文关键词:93例丹毒的临床表现及12项实验室值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丹毒 临床特征 肾损害 纤溶凝血系异常


【摘要】:目的:分析丹毒的临床表现(包括皮温是否升高、皮下是否有硬结、皮肤是否伴红斑、是否伴发静脉曲张、是否伴水肿、淋巴水肿、发病部位、诱因、伴发的其他疾病等)和12项实验室检测值(白细胞总数升高概率、中性粒细胞数升高概率、淋巴细胞升高概率、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概率、血沉升高概率、γ球蛋白比率升高概率、CRP值升高概率、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概率;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24小时尿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简称FG)和D-二聚体(D-dimer,简称DD));初步评估丹毒患者肾损害和纤溶凝血系异常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丹毒患者93例临床资料,并选取实验室资料符合的53例丹毒患者的血清β2-MG、24小时尿蛋白、FG和DD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评估丹毒患者肾损害和纤溶凝血系异常的的直线相关性。结果:(1)丹毒患者93例中,丹毒的皮温升高概率、硬结发生概率、皮肤红斑发生概率、溃疡发生概率、伴发静脉曲张的概率、伴水肿的概率分别为96.77%、2.15%、98.92%、2.15%、0、1。丹毒好发于单侧下肢,特别是小腿占86.02%,面部、上肢分别占9.68%、4.30%;大多无明显诱因为75例,占80.65%;癌切除术后占3.23%;下肢运动过度占6.45%;外伤3例,占3.23%;蚊虫叮咬后诱发占2.15%。伴发热的概率为10.75%。伴发疾病中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淤积性皮炎、手足癣、桥本甲状腺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别占22.58%16.13%、5.38%、2.15%、6.45%、2.15%、13.98%;丹毒的白细胞总数升高概率、中性粒细胞数升高概率、淋巴细胞升高概率、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概率、血沉升高概率、γ球蛋白比率升高概率、CRP值升高概率、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概率分别为32.26%、38.71%、0、9.68%、71.43%、50.56%、72.22%、5.66%。(2)53例丹毒患者中血β2-MG和24h尿蛋白值均升高者9例(16.98%);FG和DD值均升高者27例(50.94%),血β2-MG和FG均升高者9例(16.98%)。血β2-MG与FG两变量无直线相关P0.1。结论:(1)结合丹毒皮温升高、红肿热痛,好发单侧下肢的临床特征及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CRP值、血沉这几项值升高有助于丹毒的诊断。(2)丹毒伴发全身发热、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较常见;下肢肢体过度疲劳(包括长途骑自行车、长跑、踢球、长途步行等)均可诱发丹毒。(3)部分丹毒患者可发生肾损害和存在血栓形成倾向。
【关键词】:丹毒 临床特征 肾损害 纤溶凝血系异常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3.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4
  •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7
  • 1. 研究对象14
  • 2. 内容与方法14-15
  • 3. 质量控制15
  • 4. 统计方法15-16
  • 5. 技术路线16-17
  • 结果17-20
  • 讨论20-26
  • 小结26-27
  • 致谢27-28
  • 参考文献28-33
  • 综述33-39
  • 参考文献37-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39-40
  • 导师评阅表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引起肾损害的常用药物[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1期

2 曾光;周颖;张琼丹;;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探讨[J];北方药学;2011年10期

3 柳祖莲;陈国元;;庆大霉素致小儿肾损害19例报告[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4 李保祥;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肾损害36例临床分析[J];桂林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徐永铮,毕丹青,翁敏;恶性肿瘤合并肾损害4例[J];云南医药;1997年05期

6 陈心如;32例恙虫病患者肾损害临床分析[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张荣国,孙晓东;老年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35例分析[J];宁波医学;2000年02期

8 许志华,侯长安,申品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肾损害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0年03期

9 宋跃飞,高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肾损害1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2期

10 祝立志;恙虫病肾损害51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红波;尹炽标;关玉娟;贾卫东;;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肾损害[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傅秋鸿;;中药与肾损害及预防[A];玉溪市第十一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星星;易著文;党西强;王秀英;;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6例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孙永旭;梁延平;徐磊;郭霞;张雷;栾瑞铃;郑晓丽;陆丛笑;;住院病人药源性肾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宋跃飞;高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肾损害一例报告[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6 李平;;中药引起肾损害[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卫平;;慢性尿酸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鲁盈;;不同风湿病相关肾损害的临床特点[A];2012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莉;德学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肾损害一例并文献复习[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10 王敏敏;屠秋娣;;肥胖与肾损害社区筛查结果分析[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善永;老人用药谨防肾损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山东 张铁鹰;用药太随意 易致肾损害[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韩咏霞;大量饮酒须防肾损害[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刘云海;第一部中草药肾损害的专著[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马智远;重视药物的肾损害[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易善永;谨防药物伤了老人的肾[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张骁;小剂量阿司匹林致肾损害[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周茜;当心抗菌药致肾损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9 万同己;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肾损害[N];健康报;2005年

10 白云;间断用药也致肾损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牟林茂;平肾通络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山岭;槐杞黄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皮疹复发和肾损害的治疗作用[D];南昌大学;2016年

2 姜立媛;93例丹毒的临床表现及12项实验室值的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蒋月霞;肾损害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点及病理资料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4 刘雯;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的中医证素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5 金莉花;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彭婷;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索[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刘萌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损害危险因素及其可逆性预测指标的临床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钱威宇;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9 项新;广西汉族人群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相关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勇刚;113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9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619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