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Rac1:Rab23促进皮肤鳞癌侵袭的关键分子

发布时间:2017-08-08 11:39

  本文关键词:Rac1:Rab23促进皮肤鳞癌侵袭的关键分子


  更多相关文章: Rab23 Rac1 α5β1整合素 鳞癌 皮肤 侵袭 机制


【摘要】: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 SCC)是一种起源于表皮、皮肤附属器、以及复层扁平上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占皮肤恶性肿瘤的16%,仅次于基底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鲍温病及角化棘皮瘤均能导致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增殖。c SCC具有侵袭性,可发生早期转移。因此,鳞状细胞癌的高转移、易侵袭性是威胁全球人民的公共健康问题,进一步研究皮肤鳞癌侵袭机制,转移以及增值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Rab23是小GTP酶Rab超家族成员,具有明显的细胞内囊泡转运功能。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Rab23在鳞癌中高表达,且与鳞癌分化负相关;Transwell实验证实Rab23显著促进鳞癌细胞侵袭,并调控侵袭关键分子Rac1的表达。但Rab23促进鳞癌细胞侵袭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以皮肤鳞状细胞癌为研究对象,从临床标本、细胞水平和动物实验三方面,分别观察Rab23与Rac1在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明确Rac1在Rab23促进鳞癌侵袭中的关键作用,探讨Rab23调控Rac1的作用机制,确认Rac1受Rab23调控后促进鳞癌侵袭的效应分子,为全面阐明Rab23促进鳞癌侵袭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实验方法:一、稳转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Sa3鳞癌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Rab23、Rac1在稳定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Sa3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二、Rab23促进鳞癌侵袭,并依赖其GTP酶活性1.细胞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皮肤鳞癌细胞侵袭力的不同及影响;划痕实验-检测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鳞癌细胞迁移力的不同及影响;2.动物实验:裸鼠荷瘤实验在体观察Rab23是否促进鳞癌细胞侵袭。三、Rac1在Rab23促鳞癌侵袭中起关键作用1.免疫组化检测Rab23、Rac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统计分析Rab23、Rac1的阳性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2.激光共聚焦检测Rab23与Rac1在鳞癌细胞中的表达;3.干涉Rac1之后检测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鳞癌细胞株侵袭力及迁移力的变化;4.激光共聚焦检测Rab23与整合素α5β1的关系;干涉α亚单位后检测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鳞癌细胞株侵袭力及迁移力的变化。实验结果:1.Rab23在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鳞癌细胞中的表达:Sa3-Rab23-wt、Sa3-Rab23-Q68L中高表达,在Sa3-Rab23-S23N、Sa3-Rab23-RNAi中低表达,说明Sa3-Rab23不同表达细胞株建系成功;Rac1在表达不同形式Rab23的鳞癌细胞中的表达:Sa3-Rab23-wt、Sa3-Rab23-Q68L中高表达,在Sa3-Rab23-S23N、Sa3-Rab23-RNAi中低表达。2.Transwell实验检测Rab23对Sa3鳞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细胞侵袭能力为Sa3-Rab23-Q68LSa3-Rab23-wtSa3-Rab23-S23NSa3-Rab23-RNAi.3.细胞划痕实验检测Rab23对Sa3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迁移能力为Sa3-Rab23-Q68LSa3-Rab23-wtSa3-Rab23-S23NSa3-Rab23-RNAi.4.裸鼠荷瘤实验结果示:Sa3-Rab23-Q68L组小鼠皮下注射1周后注射部位皮下形成直径约0.6cm3大小结节,Sa3-Rab23-S23N、Sa3-Rab23-RNAi各组未成瘤。5.Rab23、Rac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且在中低分化鳞癌中阳性表达程度较高;Rab23、Rac1在正常皮肤中不表达;Rab23与Rac1的表达正相关。6.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显示:Sa3-Rab23-wt、Sa3-Rab23-Q68L细胞株Rab23在包膜上高表达,且Rac1、α5β1整合素在包膜处与Rab23共定位。7.不同方式干涉Rac1后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a3鳞癌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的影响:Sa3细胞系行Rac1-inhibitor后,各株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Sac3细胞系行干涉Rac1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迁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8.干涉α5β1整合素的α亚单位后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a3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Sa3细胞系行α5β1整合素的α亚单位敲除后,细胞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主要结论:1.Rab23、Rac1在皮肤鳞癌中高表达,且Rab23与Rac1的表达正相关,说明Rab23可能在皮肤鳞癌中正调控Rac1的表达。2.Rab23高表达可以促进Sa3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并且其可能是通过调控Rac1促进侵袭和转移的。3.Rab23调控Rac1是可能是通过调控α5β1整合素完成的。
【关键词】:Rab23 Rac1 α5β1整合素 鳞癌 皮肤 侵袭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5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文献回顾13-19
  • 1 材料19-24
  • 2 实验方法24-31
  • 3 实验结果31-41
  • 4 讨论41-48
  • 小结48-49
  • 参考文献49-55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贞;杨顶权;白彦萍;;手术切除头部皮肤鳞癌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年03期

2 许俏;罗俊;潘年松;;中药抗皮肤鳞癌的体外实验机制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9期

3 户晓红;左足巂皮肤鳞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例[J];实用癌症杂志;1995年04期

4 李素卿,成志明,张仁亚;多发性皮肤鳞癌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01期

5 张淑娟;刘宁;代晓明;李逸松;;皮肤鳞癌动物模型构建[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6 刘宁;张淑娟;代晓明;李逸松;;紫外线引发皮肤鳞癌的机制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7 朱桢;曹海鹏;齐凤琴;张素华;;肿瘤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5期

8 匡玉珍;肖新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皮肤鳞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9 吴梦涛;袁瑞敏;赵梅;;皮肤鳞癌转移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5期

10 卫江华;关哲;;60例皮肤鳞癌综合治疗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欣;马勇光;张洁;尤维涛;侯俊杰;余若辉;郭亮;王侠;李东;李健宁;;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皮肤鳞癌切除后缺损[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杨欣;马勇光;张洁;尤维涛;侯俊杰;余若辉;郭亮;王侠;李东;李健宁;;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皮肤鳞癌切除后缺损[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崔荣;冯捷;闫小宁;李文彬;张彩晴;胡刚;史丙俊;魏玉萍;曹伟;;肿瘤-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诱导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及对皮肤鳞癌生长侵袭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赵娟;颜兰香;;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珍;何春涤;陈洪铎;王雅坤;肖汀;;维甲酸、γ-干扰素诱导皮肤鳞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贾近博;林尽染;陈国梁;徐金华;陈明华;;羟基脲相关多发疣状皮肤角化并发皮肤鳞癌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7 郑焱;;皮肤鳞癌中DBPA的升高及其与表皮分化的关系[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建力;张捷;;皮肤鳞癌中E-cad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段志武;史景禄;王成;;皮肤鳞癌中的Bcl-2表达[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李泓馨;;皮肤鳞癌A431肿瘤干细胞的检测以及初步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俊琴;皮肤鳞癌组织中SFRPs家族甲基化状态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欣欣;腺病毒介导IL-24基因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王晓杰;DAMPs介导ALA光动力诱导皮肤鳞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苗叶;Rac1:Rab23促进皮肤鳞癌侵袭的关键分子[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赵思成;熊果酸对人皮肤鳞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淑娟;紫外线诱导裸鼠皮肤鳞癌动物模型的构建[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宣敏;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其组织抑制物-1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杨阳;GSK3β调节细胞自噬在皮肤鳞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8 余秀琴;调控NPM对人皮肤鳞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李桂寅;人类疱疹病毒8型ORF26和ORF75基因亚型在鳞状细胞癌中的分布[D];石河子大学;2011年

10 石磊;5-氨基酮戊酸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光动力疗法抑制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体外增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9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639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