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咖啡因微乳局部靶向给药系统用于抑制UVB诱导皮肤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20:00

  本文关键词:咖啡因微乳局部靶向给药系统用于抑制UVB诱导皮肤癌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咖啡因 微乳 局部用药 药动学研究 凋亡细胞


【摘要】:咖啡因局部用药能够诱导紫外受损表皮细胞凋亡,进而抑制UVB诱导皮肤癌的发生。但是由于咖啡因是亲水性小分子,不容易透过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进入皮肤内部发挥作用。因此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开发新型微乳系统作为咖啡因局部用药载体以促进咖啡因渗透通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内部进而增加在皮肤内的滞留量,更好地发挥咖啡因的药效以抑制皮肤癌的发生。在本研究中以咖啡因的溶解度和伪三元相图中水包油微乳区域面积为指标分别选择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油相,聚氧乙烯蓖麻油为表面活性剂,三缩四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在最优伪三元相图中,沿着水稀释线DL1/3(油与表活/助表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3,w/w)选择含水量分别为50、60、70和80%的微乳处方(ME1-ME4)并进行物理化学表征。最优微乳处方ME4外观澄清透明,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微乳液滴近似圆球形。ME1-ME4的粒径范围在27.45到103.80 nm范围内,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率则随着微乳中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最优微乳处方ME4表现出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利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在ME1-ME4中筛选出最优微乳处方,结果显示ME4促进咖啡因渗透通过角质层,显著增加了咖啡因在皮肤内的滞留量,因此被选为最优处方,其主要成份包括5%(w/w)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15%(w/w)Smix(表活/助表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2:1),80%(w/w)水相。将亲水性荧光染料罗丹明B包载入ME4进行经皮渗透实验,通过观察皮肤各层荧光强度进一步证实了ME4能够改善亲水性药物的皮肤靶向性。在体内药动学实验中,ME4中的咖啡因的皮肤内滞留量明显高于对照处方,与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结果一致。而且,ME4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同体内药时曲线下面积具有点对点相关性。而在体内药效学实验中,咖啡因以ME4为局部用药载体时,增加了紫外受损表皮中凋亡细胞数目。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最优微乳处方ME4能够显著改善咖啡因的皮肤滞留量,为诱导紫外受损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皮肤癌发生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和研究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咖啡因 微乳 局部用药 药动学研究 凋亡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3
  • 1.1 皮肤癌的发生和防治10-12
  • 1.1.1 皮肤癌的发生10-11
  • 1.1.2 皮肤癌的防治11-12
  • 1.2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防治12
  • 1.3 咖啡因的介绍12-16
  • 1.4 微乳载体的介绍16-21
  • 1.4.1 微乳的定义和结构16-17
  • 1.4.2 微乳的特性17
  • 1.4.3 微乳的形成机理17-18
  • 1.4.4 微乳的处方组成18-19
  • 1.4.5 微乳相图的研究19-20
  • 1.4.6 微乳经皮给药系统20-21
  • 1.5 课题设计21-23
  • 1.5.1 选题的意义21-22
  • 1.5.2 主要研究内容22-23
  • 第二章 微乳处方筛选23-40
  • 2.1 试剂与仪器23-24
  • 2.1.1 试剂23
  • 2.1.2 仪器23-24
  • 2.2 咖啡因体外HPLC含量分析方法24-25
  • 2.2.1 咖啡因储备液的配制24
  • 2.2.2 色谱条件24
  •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24
  • 2.2.4 方法学验证24-25
  • 2.3 咖啡因在各油相中溶解度的测定25
  • 2.4 微乳中伪三元相图的绘制25-26
  • 2.5 微乳处方的初步筛选26-27
  • 2.5.1 油相的选择26
  • 2.5.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26
  • 2.5.3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26-27
  • 2.5.4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的筛选27
  • 2.6 咖啡因微乳和对照处方的制备27
  • 2.7 咖啡因微乳的表征27-28
  • 2.7.1 微乳的外观状态27
  • 2.7.2 微乳类型的鉴别27-28
  • 2.7.3 微乳的形态学考察28
  • 2.7.4 微乳粒径的测定28
  • 2.7.5 微乳电导率的测定28
  • 2.8 微乳的稳定性考察28-29
  • 2.8.1 离心稳定性28
  • 2.8.2 长期稳定性28-29
  • 2.9 结果与讨论29-39
  • 2.9.1 HPLC色谱图29
  • 2.9.2 标准曲线的绘制29-30
  • 2.9.3 方法学验证30-31
  • 2.9.4 检测限和定量限31
  • 2.9.5 微乳成分筛选31-35
  • 2.9.6 咖啡因微乳的制备35-37
  • 2.9.7 咖啡因微乳的表征37-39
  • 2.10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微乳处方优化40-49
  • 3.1 试剂与仪器40-41
  • 3.1.1 试剂40
  • 3.1.2 仪器40-41
  • 3.2 离体猪皮的制备与预处理41
  • 3.3 处方制备41
  • 3.4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41-42
  • 3.4.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装置41
  • 3.4.2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41-42
  • 3.5 HPLC色谱条件42
  • 3.6 数据处理42-44
  • 3.7 咖啡因回收率考察44
  • 3.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44
  • 3.9 结果和讨论44-47
  • 3.9.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44-46
  • 3.9.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46-47
  • 3.10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体内动物实验49-62
  • 4.1 试剂和仪器49-50
  • 4.1.1 试剂49
  • 4.1.2 仪器49-50
  • 4.2 实验动物50
  • 4.3 咖啡因体内HPLC分析方法50-51
  • 4.3.1 HPLC色谱条件50
  • 4.3.2 血液样品的处理50
  • 4.3.3 体内标准曲线绘制50-51
  • 4.3.4 方法学验证51
  • 4.4 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51-52
  • 4.4.1 处方制备51
  • 4.4.2 实验方法51-52
  • 4.4.3 数据处理52
  • 4.5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52-53
  • 4.6 体内药效学研究53-54
  • 4.6.1 急性紫外光损伤实验方法53
  • 4.6.2 晒伤细胞(凋亡细胞)的测定53-54
  • 4.7 结果和讨论54-61
  • 4.7.1 标准曲线的绘制54
  • 4.7.2 方法学验证54-56
  • 4.7.3 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56-58
  • 4.7.4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58-59
  • 4.7.5 体内药效学研究59-61
  • 4.8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62-64
  • 5.1 主要结论62-63
  • 5.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70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70-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春梅;邹德君;肖荣权;;UVB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30例[J];医学信息荟萃;1993年01期

2 祁怀山,鲁智勇;得宝松局封联合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9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3 吉玺;骆丹;缪旭;林向飞;;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轻UVB诱导的朗格汉斯细胞凋亡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06期

4 陈富刚;;曲安奈德局封联合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9年12期

5 刘媛;杨文;陈美蓉;姚进;蒋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UVB介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1年06期

6 徐丽贤;骆丹;吉玺;林向飞;朱洁;缪旭;;UVB诱导皮肤免疫抑制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光保护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09期

7 顾伟程;;中波紫外线(UVB)治疗手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4年03期

8 王吉松;;穴位埋线联合窄波UVB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年04期

9 王平,毕志刚;UVB诱发皮肤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周渐云;梁裕华;;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家福;罗文辉;李菲;;UVB与匹多莫德对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朱瑾波;陈慧灵;曹伟杰;;博禾祛斑霜及其主要成分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干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3 张汝芝;朱文元;谢芳;韩洪方;;植物提取物对UVB诱导的色素沉着斑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谢晓莉;;窄频紫外光(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A];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查永生;;窄波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迪;许阳;周炳荣;骆丹;;黄芩苷对UVB辐射后光产物产生及清除的影响[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郑思俊;张庆费;夏檑;侯庆武;林明锐;;上海人工绿地群落UVB屏蔽效率与冠层特征关系初步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亮宇;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薇;五味子对UVB辐射人皮肤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马惠贤;咖啡因微乳局部靶向给药系统用于抑制UVB诱导皮肤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张雪;头发纤维表面受UVB辐射损伤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陈善文;极大螺旋藻和微小小球藻对UVB增强及有机质增富的响应[D];暨南大学;2001年

5 张水奎;UVB辐射与N沉降复合作用对毛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6 范饶千;芍药苷对UVB诱导HaCaT细胞P5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07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907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