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Th17、Treg细胞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27 07:47

  本文关键词:Th17、Treg细胞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带状疱疹 免疫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摘要】:背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为双链DNA病毒,直径约为100-200 nm,其外形呈对称的二十面体状,并外附一层包膜。V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亚科,具有嗜皮肤、神经细胞及嗜淋巴细胞的特性,可感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人类对VZV是普遍易感的,在自然情况下,VZV并不能感染人之外的其他的宿主,其传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及密切接触,感染人体后可以引起水痘与带状疱疹两种疾病。水痘为VZV原发感染所引起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伴有全身症状的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无免疫力人群密切接触水痘患者后,感染率通常可达到100%,其中96%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另有4%为隐性感染。在初次感染VZV引发的水痘病愈后,机体未完全清除的病毒可沿感觉神经向中心移动,进而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内长期潜伏。在人体的免疫低下情况下或受到某些诱发因素如疲劳、感冒、饮酒、月经、患病等的刺激作用下,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可被再次激活,复制增殖,导致受侵犯的神经发炎、坏死,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并可进一步沿着神经轴突扩散、蔓延至皮肤,在皮肤细胞内复制增生,致身体单侧的神经分布区内的皮肤出现红斑、呈带状分布的集簇性水疱,即带状疱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逐渐趋于年轻化,这与临床上免疫抑制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相关,带状疱疹的平均发病率为3.4-4.82/1000(人年),而年龄大于80岁的人群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11/1000(人年)。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生中患1次以及多次带状疱疹的人约占到成年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医疗负担也值得重视。通常,带状疱疹的局部皮疹在出现数天至十余天之后,水疱可逐渐破裂、干涸、结痂并脱落,严重的皮损或护理不当可出现糜烂。一般需2-4周痊愈,并在局部皮肤遗留暂时性的皮肤红斑或色素沉着,所伴随的疼痛也逐渐缓解,但一些高龄患者及免疫缺陷的患者易出现疼痛剧烈并且持续延长,在皮损消退1月后,原有皮损区仍存在较为剧烈的疼痛,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某些患者的PHN病程经久不愈,可长达2-3年,甚至伴随终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目前,我们多依靠医师的个人经验对带状疱疹进行临床确诊,但有时会出现一些其他疱类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单纯疱疹等与带状疱疹难以鉴别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上可通过采集患者局部的疱液进行VZV DNA的检测,来对其进行临床定性诊断。但是,存在一些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如不全性带状疱疹、顿挫性带状疱疹,虽然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并且经病毒学实验验证VZV等存在,但局部无皮疹出现或仅出现红斑,无法收集到疱液。鉴于此种情况,又有学者提出,可通过抽取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VZV DNA,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发病期间,患者的外周血中,VZV DNA阳性率高,并且,由于VZV具有嗜淋巴细胞的特性,外周血中约有70%的VZV存在于PBMC中,检测PBMC中的VZV DNA敏感性较高。同时,与检测疱液中VZV DNA相比,采集外周血更容易量化,有利于在统一标准下对患者体内的VZV水平进行定量检测与比较,而且这种方法同样简便,并且不易污染。同一病毒引起的两种疾病,水痘及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均属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关于VZV的致病机制,特别是免疫学机制的研究在目前仍较为匮乏。早期的研究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是带状疱疹发病的重要因素,T淋巴细胞作为机体细胞免疫中最重要的细胞群,在正常状态下,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相互平衡,使机体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而各T淋巴亚群的数量及功能异常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衡,病毒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功能均存在一定的改变,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D8+T淋巴细胞轻度升高,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降低,并且CD4+T淋巴细胞比例的改变较CD8+T淋巴细胞相比,不仅更加明显,而且出现的更早。这提示,在机体针对VZ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中,CD4+T淋巴细胞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皮疹的扩散、VZV载量的升高、病毒血症的延长均与机体内CD4+T淋巴细胞的缺乏相关。CD4+T淋巴亚群又包括许多不同的细胞群,国内外对于Th1、Th2细胞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为丰富,但关于Th17及调节性T (Treg)细胞在带状疱疹中的报道仅有数篇文献涉及。Th17、Treg细胞作为独特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此两种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中均发挥着双面作用,而两者在分化成熟、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方面既联系密切,又彼此制约。在细胞因子IL-6与TGF-β1的协同作用下,转录因子ROR-γt与STAT-3产生高表达,诱导初始CD4+T淋巴细胞生成Th1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如IL-17等,介导机体的炎症反应。在细胞因子TGF-β1的单独作用下,可促进Foxp3的高表达,诱导初始CD4+T淋巴细胞诱生成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β1等,在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上,带状疱疹及PHN的发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目前已有证据表明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现象是带状疱疹及PHN发病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与科研中,对带状疱疹及PHN患者免疫抑制情况的检测,目前多选用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来衡量,并以此作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随着免疫学水平的发展,我们发现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又分别包括许多功能不同的细胞群,因此直接选用CD4+T、CD8+T淋巴细胞来作为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特异性尚缺,我们在临床及科研实践中,需要探寻更为准确、有效的新的免疫指标来对带状疱疹及PHN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Th17、Treg细胞在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分析Th17、Treg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异常与带状疱疹患者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VZV病毒载量水平及是否发展为PHN之间的关系,将为Th17、Treg细胞的检测应用于临床,为带状疱疹及PHN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实验室免疫依据,并为带状疱疹及PHN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目的验证Th17、Treg细胞及主要相关细胞因子(IL-6, IL-10, TGF-β1)是否参与带状疱疹的发病,并探究其与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病毒载量及发展为PHN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探讨Th17、Treg细胞在带状疱疹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带状疱疹发病的免疫机制,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实验室依据,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思路。方法1.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43例带状疱疹患者,30例健康成人体检者作为对照,在其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间隔7天随访时采集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其相关细胞因子IL-6, IL-17, TGF-β1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上述指标在带状疱疹病程中治疗前后的变化。2.对上述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病情评分,根据相关症状及体征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检测治疗前患者PBMC内的VZV病毒载量情况;并在患者皮疹消退1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记录PHN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HN组及非PHN组。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6, IL-10, TGF-β1)的表达水平与病情评分、VZV病毒载量、是否发展为PHN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外周血中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亦明显高于治疗后(p均0.05)。治疗前、治疗后相关细胞因子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亦显著高于治疗后(p均0.05),治疗前IL-6, 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均0.05),但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重度组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及相关因子(IL-6, IL-10, TGF-β1)的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对照组,轻中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VZ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检测外周血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及相关因子水平,并随访分析其与是否发展为PHN的关系,结果显示PHN组明显高于非PHN组、对照组,非PH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1、Th17、Treg细胞比例在带状疱疹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增高,在治疗后显著下降,与二者相关的细胞因子也相应变化,提示二者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这在带状疱疹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带状疱疹患者体内Th17细胞、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外周血VZV的病毒载量及是否发展为PHN之间有密切相关性,深入研究后,探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Th17、Treg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功能,将为临床诱导保护性细胞免疫、制定新的抗病毒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带状疱疹 免疫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52.12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表达15-36
  • 1.1 引言15-18
  • 1.2 材料18-19
  • 1.3 实验方法19-26
  • 1.4 实验结果26-29
  • 1.5 讨论29-36
  • 第二章 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征、病毒载量、PHN的相关性分析36-53
  • 2.1 引言36-39
  • 2.2 实验材料39-40
  • 2.3 实验方法40-45
  • 2.4 结果45-48
  • 2.5 讨论48-53
  • 参考文献53-58
  • 综述58-67
  • 参考文献63-67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67-69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69-70
  • 致谢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美芳;马学良;杨励;惠海英;苏保凤;宫艳;;带状疱疹患者疱液病毒载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9期

2 张美芳;马静;杨励;张洁;张小艳;;带状疱疹患者CD_4~+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928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928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