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病原诊断及美罗培南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9 16:08

  本文关键词:神经外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1年

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病原诊断及美罗培南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张宇一  

【摘要】:第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快速基因诊断研究 目的:评价病原快速基因检测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按入选排除标准收集神经外科术后拟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脑脊液,通过PCR扩增及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病原菌种类,并与常规脑脊液培养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共收集脑脊液标本204例,其中常规方法培养阳性者29例,基因芯片方法检测阳性者为25例。基因诊断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符合率98.03%(200/204)敏感度为86.21%,特异度为100%。如排除因基因芯片未设置探针而检测阴性的3例标本,则符合率为99.50%(200/201),敏感度为96.15%。基因诊断较常规培养方法在病原菌的诊断时间上缩短3.24±1.22天;如就脑脊液细菌阳性病例而言,检出时间缩短2.44±0.68天;二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病原快速基因检测方法与常规培养方法比较,符合率高、检测时间明显缩短,方法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人血浆及脑脊液中美罗培南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人血浆及脑脊液样品中美罗培南的定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TSK-gel ODS-80TM C,8柱(150mm×4.6mm,5μm),血浆样品测定流动相为15mmol·L-1KH2P04(pH3.2)—乙腈(87:13),脑脊液样品测定流动相为lOmmol·L-1乙酸胺(PH3.86)—乙腈(90:10),紫外检测波长均为308nm。 结果:血浆样品中美罗培南保留时间为3.148分钟,在0.5mg·L-1~100mg·L血药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最低检测浓度为0.5mg·L-1;各质控浓度提取回收率平均为109.1%,日内、日间RSD均10%,方法回收率为82.6%~96.6%;-80℃冰箱保存6月内回收率稳定。脑脊液样品中美罗培南保留时间为3.810分钟,在0.25mg·L-1~50mg·L-1脑脊液药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最低检测浓度为0.25 mg·L-1;各质控浓度提取回收率平均为96.8%,日内、日间RSD均5%,方法回收率为94.3%~106.3%;-80℃冰箱保存6月内回收率稳定。血浆及脑脊液样品检测时均使用PABA(对氨基苯甲酸)为内标物。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美罗培南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第三部分美罗培南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PK/PD研究 目的:通过对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美罗培南患者进行血及脑脊液中美罗培南PK/PD研究,有望制定美罗培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根据入选排除标准选择神经外科术后使用美罗培南的患者,并收集应用美罗培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脑脊液标本及临床资料,测定药物浓度后计算PK/PD数据,以确定最佳给药方案。 结果:美罗培南2g q8h给药方案的%TMIC、Cmax/MIC及血脑屏障穿透率明显高于其余二组给药方案。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当MIC值小于0.5mg/L时,三个给药方案在给药间隔内血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均高于MIC,%TMIC为100%;MIC小于2mg/L时,血及脑脊液%TMIC均大于50%左右;当MIC大于2mg/L时,脑脊液中该值不理想。当MIC值小于4mg/L时,血浆CmaxMIC在5倍以上;与血药浓度相比,脑脊液中该值在MIC大于0.25mg/L时仅有2g q8h给药方案可达5倍的比值。 结论:美罗培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g q8h的给药方案为最优,其次为1g q6h,1g q8h,在治疗同时去除脑室或脑脊液外引流装置有助于病原菌的清除。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15.9;R6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铁英,黄德弘;颅脑手术后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年02期

2 卢岩;彭松林;;神经外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年06期

3 王辉,张悦娴,谢秀丽,徐英春,陈民钧;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临床意义[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年02期

4 张小江;徐英春;俞云松;杨青;汪复;朱德妹;倪语星;孙景勇;孙自镛;简翠;胡云建;艾效曼;张泓;李万华;贾蓓;黄文祥;王传清;王爱敏;魏莲花;吴玲;卓超;苏丹虹;张朝霞;季萍;徐元宏;熊自忠;沈继录;单斌;杜艳;;2009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年06期

5 徐明;王强;史中华;杨莉;韩荣;陈光强;周建新;;美罗培南静脉持续泵入时血液和脑脊液药物浓度的测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王利君,黄桃芝,瞿伟军;674例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3期

7 舒航,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褚云霞,林晓风,李贵福,詹升全,曾少建;脑室冲洗治疗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J];实用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8 毛红菊;林东昉;徐晓刚;张宏莲;张婴元;汪复;赵建龙;;利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多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基因[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年06期

9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23期

10 林东昉,徐晓刚,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3S rRNA基因在常见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龙;;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J];安徽医学;2006年02期

2 方亚平;沈继录;沈阳;刘周;;某院2010年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安徽医学;2011年10期

3 赵飞;吴冬雷;洪正安;胡国武;李军;孙家合;宋怡诚;胡国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06年06期

4 姚宏;;各级医院460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12期

5 沈娟;;临床药师参与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J];安徽医药;2012年04期

6 高宏斌;王武斌;汤加才;朱国庆;刘铭;;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外伤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杨;代鹏程;;我院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J];北方药学;2010年03期

8 崔凤启;刘国栋;闫立民;王守利;李会华;夏钦平;;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的探讨[J];北京医学;2007年05期

9 徐明;史中华;唐明忠;周建新;;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细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10年监测[J];北京医学;2007年10期

10 张东;王硕;赵元立;杨明琪;张岩;王嵘;孙剑;吴明星;赵继宗;;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悦良;郭韧;张毕奎;;疝气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2 荆楠;唐明忠;刘志忠;康熙雄;;神经内外科脑脊液细菌流行病学分布和耐药性分析[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徐文彤;林海;;头孢曲松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分析[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志立;黄光富;王振宇;曾义;何宗泽;;前交通动脉瘤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A];第二届西部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程凯敏;黄警锐;;重视钛网在颅骨修补中存在的特殊问题[A];第二届西部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史天陆;姜玲;孙言才;杜德才;黄强;;临床药师在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探讨[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黎碧云;;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牛玉凤;;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审批及用药合理性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李炜清;李铭;严祖佑;胡瑛君;陈祥凤;王方;应庆茹;胡雅瑛;沈燕雅;祁国华;;144例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结果对比与评价[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10 牛玉凤;;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审批及用药合理性调查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国庆;荧光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曹颖;双黄连及清开灵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抑菌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高斌;天津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周霞;肠球菌性羔羊脑炎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5 徐永豪;耐氟康唑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筛查及鉴定芯片的研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鸡奇异变形杆菌致病性相关毒素检测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吴颖其;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贺繁荣;某医院新老病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光宇;聚维酮碘冷冻保存自体颅骨骨瓣修补颅骨缺损16例疗效评价[D];汕头大学;2011年

5 张明文;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策略[D];汕头大学;2011年

6 张冰;2009-2010年某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监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樊辉;结直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8 窦博生;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郑茂华;亚低温配合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颅内感染[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高旭;难治性癫癎患者致癎灶细胞凋亡现象及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郑一,赵立红,石广志,钱柯,祝锦,庞宝森,李淑琴,王硕;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使用万古霉素时的脑脊液浓度[J];北京医学;2002年05期

2 李昭杰,林志俊,李贵福;化脓性脑室炎的脑室内冲洗疗法[J];广东医学;1995年02期

3 王强;于作华;杨莉;沈凯;刘敏;石广志;周建新;;神经外科手术对头孢吡肟脑脊液浓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4 任玲;周宏;茅一平;郑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年02期

5 唐莎;周莉;刘群;任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年03期

6 杨晓苏,谭塔林;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9年01期

7 吴维民,罗云平,吴雪松,刘增庆,潘荣南;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脑室内出血[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周仲松,余鑫之,李家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0例的类型与病原菌分布[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年03期

9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阮斐怡;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健;艾效曼;俞云松;杨青;孙自镛;简翠;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薛建昌;张泓;李万华;;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5期

10 张小江;徐英春;原英;谢秀丽;窦红涛;赵颖;王澎;朱任媛;王辉;陈民钧;;替加环素等14种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家壁;双室模型药物静脉输注方案的数学探讨[J];药学学报;1980年12期

2 吴永方;;氟脲嘧啶(Fu)口服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1981年03期

3 周怀梧;梁文权;;临床药物动力学(三)——给药方案的拟订原理和实例[J];浙江医学;1982年06期

4 M.Rowland;T.N.Tozer;张紫洞;;临床药物动力学:概念和应用(二)[J];药学实践杂志;1984年04期

5 黄圣凯;;给药方案的个体化方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6年01期

6 高鸿慈;颜青;刘怀曾;;临床药物动力学简介(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6年05期

7 李玉田;;药物动力学参数应指明测定时间[J];西北药学杂志;1986年04期

8 陈春雁;;某医院庆大霉素给药方案分析[J];农垦医学;1986年01期

9 周承和;氨苄青霉素给药方案计算之我见[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年01期

10 戴诗文;简便估算半衰期的新方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苌清;陈昭丽;王广基;王霆;;基于PK-PD研究确定头孢曲松舒巴坦Ⅱ期临床给药方案[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王睿;;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对合理设计给药方案的意义[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郝智慧;张桂贤;侯加法;张瑞丽;刘元元;;复方氟康唑软膏临床药效试验(Ⅱ期、Ⅲ期临床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董永成;梁俊;涂自良;陈永顺;;3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最小成本分析[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史思仁;徐丽芳;胡燕;陈永花;;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自控镇痛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研究[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昕;徐兵;李焕德;张莉;张明香;刘丽华;何鑫;;万古霉素高谷浓度给药方案的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童明庆;;抗菌药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与个性化给药——抗菌药PK/PD体外模型及其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冰;张继瑜;李剑勇;杨亚军;;PK-PD结合模型理论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许琼;毛冰;张华年;宋新文;;头孢呋辛3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比较[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睿;;抗菌药物PK/PD在优化给药方案中应用[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胜 王开翔;[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任晓玲;[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3 王竹生;[N];健康报;2002年

4 高陵;[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5 巩达圣;[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6 黄薇;[N];健康报;2006年

7 驻京记者 李雪墨;[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王晓明;[N];健康报;2006年

9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冯淬灵;[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10 李芸 译;[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蔼为;低剂量棉酚及左旋棉酚用于男性抗生育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2 余俊先;黄芪甲苷和苄达赖氨酸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药动学及PD-PK结合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3 徐俊芳;左氧氟沙星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姜浩;二氢嘧啶脱氢酶时辰变化规律及指导氟嘧啶类化疗药物个体化用药标志物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5 张菁;去甲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与群体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高晓凤;两种抗结核方案的卫生技术评估及住院结核病人属性特征与治疗转归的对应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7 谭兰;D-聚甘酯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安全耐受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刘宏伟;磷酸川芎嗪鼻用pH敏感型原位凝胶及其PK/PD结合模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吴鹏;稳态有效血药浓度下丙戊酸钠对惊厥持续状态后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樊生超;集约化鸡场球虫病的防治技术[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龙强;应用蒙特卡罗药动/药效学模型优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给药方案[D];宁波大学;2010年

2 俞观泉;在体外模型内恩诺沙星不同给药方案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产生和富增影响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3 李梦瑶;埃罗替尼与吉西他滨不同给药方案联用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4 陈健平;红霉素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林;基于MPC的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方案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突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叶瑞萍;不同顺铂给药方案联合长春瑞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7 孙鹤;基于临床药物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3年

8 张歆刚;阿米卡星日剂量单次与分两次给药方案的体内抗菌作用及耳、肾毒性比较[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9 张义永;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案对MRSA大鼠肺炎模型的疗效观察及耐药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徐东廷;喹赛多对猪大肠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神经外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6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