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pdf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12-31 08:45

  本文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119060444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医疗安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口祝美珍孙慧芳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曹茜徐小群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对 2∞ 9年 6月至 2010年 6月965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 21起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管理制度欠完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制度执行不规范,护理操作欠严谨是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完善护理制度建设,加强专业训练,规范仪器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安全的护理关键。、, —— . ———— ——…——一———— —— …——一—— . ——… . … —. —. 一一 . … 神经外科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手术室护士作为手术的参与者、配合者和监督者,在预防或阻止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中起到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及时发现、规避手术护理中的风险,是保证、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课题。笔者收集进修所在医院 2009年 6月至 2010年 6月 965 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针对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并总结,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资料 资料来源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2009年 6月至 2010 年 6月 965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方法 回顾性调查 21起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风险事件并进行分类。见表 1。风险事件分析手术部位标记错误或无标记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由于颅脑占位性病变及高颅压,术前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家属协助参与性缺乏,造成交流、沟通障碍,导致手术部位标记错误或遗漏。有文献报导在错误的手术部位事件中,其中神经外科手术占 14% 物品清点失误脑棉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基本的止血材料,规格不同、表1 护理风险事件分类作者邮箱:zhumeizhen040327@163.corn 22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第11期第28卷总第181期大小不一,被血液浸湿后与组织很相似,部分神经外科手术视野小而深,有时脑棉用量极多,易出现管理失误。皮肤压疮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体位的选择、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其中,手术时间过长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有文献报导手术时间超过 4小时容易发生皮肤压疮口,开颅时气钻、电钻的震动,对受压部位有摩擦力和剪切力,因此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会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眼部并发症部分神经外科手术会采用俯卧位,俯卧位时头部出现静脉性充血、淤血,导致视觉器官的氧供不足。术前消毒液、生理盐水冲洗液及手术过程中的血液都会渗入病人双眼,上述液体在眼内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引起手术后严重的球结膜充血、水肿、细菌性结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气管导管滑脱在全麻气管插管下并术中采用侧卧、侧俯卧位、俯卧位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气管导管处于下垂状态,加之患者口腔分泌物多,长时间浸湿固定的胶布,使之粘性减弱,导致气管导管滑脱。头架使用风险头架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器具,但必须掌握正确的安置技巧及使用适应症,若安置不牢固发生颅钉滑脱,关节松动严重者会导致病人颈椎损伤、呼吸停止等危险。颅骨较薄者和骨质疏松的病人颅钉固定时用力不妥,可能发生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等并发症。防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护理制医疗安全度建设(1)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标记、术前核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前由主刀医生使用不褪色划线笔以打圈方式进行手术部位标记,巡回护士核对后在圆圈内以打勾方式确认。病人配备手腕身份标识带,术前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对神志不清的患者与家属仔细核对患者信息。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杜绝“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错误的操作”手术,确保患者的安全。(2)完善物品清点管理。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预见性,清点时要将棉条、棉片摊开进行并以线为准,棉条、棉片大量使用时以五块一捆的方式整理,每次添加后要认真清点核对并及时做好记录,器械台上纱布、棉片不得私自剪开使用。完善脑外科头皮夹的清点方法是将 8个头皮夹排列整齐放在明胶海绵的塑料盒中,方便洗手护士及巡回护士清点,一目了然。加强专业训练。规范仪器操作,规避意外风险事件(1)压疮预防。术前采用 Waterlow s 评分表量化评分,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安置体位前,先判断患者身体何处为受力点, 如俯卧位时身体主要受力点是两肩锋前侧面、两侧肋骨、髂前上棘、膝盖等部位,侧卧位时是肩部、髂部,膝关节内外侧,仰卧位时是肩胛部、尾骶部、足跟、外踝等,针对这些受力部位要垫上合适的体位垫,有条件可采用减压性床垫,以缓解安置手术体位后的压力。对量化评分在 15-20分的病人用凡士林纱布或防压疮溃疡贴贴在骨隆突部位处对抗受压部位的摩擦力和剪切力。(2)眼部并发症预防。术前患者双眼涂金霉素眼膏外贴眼贴膜,保护角膜,防止角膜干燥并防止消毒时碘酒流入眼内,造成黏膜损伤。头托固定头颈时, 将眼部放于头托凹陷处,注意调整面部皮肤与头托的接触部位,使前额和两侧颧骨受力点均匀。(3)预防气管导管脱落。术前协助麻醉师气管插管,提醒麻醉师固定好导管并记录导管插入的刻度,安置体位后再次检查气管导管的稳固性,术中随时观察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4)掌握正确的头架安置技巧及使用适应症。手术前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对于老年人、&JL或颅骨较薄者、骨质疏松的病人,使用前必须掌握好颅钉固定的深度,安置头架前检查头架各部分是否完整,功能是否良好。颅钉固定时用力要适当,头架固定过程中至少有三位医务人员的配合,颅钉置于颅骨最厚,肌肉最薄或无肌肉处,如额结节,顶结节,枕外粗隆及乳突上方的颞骨岩部等,三个颅钉均需与颅骨尽量垂直,以免颅钉滑脱而划伤头皮,颅钉固定后锁紧所有的连结关节,再次检查固定情况是否牢固可靠。对于 12岁以下儿童除&JL头架外,最好不用或慎用, 必要时用头托。手术结束卸头架时必须一人扶稳病人头部,另一人握紧固定架后,逐次拧下颅钉防止颅钉划破头皮。小结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潜在许多的护理风险,手术室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术前正确评估手术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并做好有效的预见性防范措施,在术中认真对手术患者实施观察和护理。完善制度流程建设,加强专业训练,规范仪器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那么这些护理风险事件就可以避免发生。参考文献 1 黎红苹.手术室风险管理因素的评估及防范措施 D】.华夏医学,2005,19(3):571 2 费美霞.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田.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 2754 3 马育璇,朱映霞,李文姬,等.肝移植手术中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o】.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 1045-1047 4 胡晶.手术侧卧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29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