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6-15 07:54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相关疼痛表现多样, 以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痛及排便痛为主。疼痛程度与异位病灶的大小、数量、性质不成正比, 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或口服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会持续存在, 考虑与中枢敏化相关。由于大鼠的子宫内膜结构与人类相似, 且价格便宜、易于饲养, 因此可进行大规模关于内异症的研究。本文从异位病灶局部的神经血管性炎症反应、中枢敏化等内异症相关疼痛的发生机制, 对内异症相关疼痛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为寻找疼痛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文章页数】: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宫内膜异位症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单婧,程雯,翟东霞,张丹英,俞超芹.  生殖医学杂志. 2017(05)
[2]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J]. 李晓燕,冷金花.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9(03)
[3]大鼠发情周期各阶段的阴道细胞变化观察[J]. 张森,王新,韦旭斌,谭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2006(02)
[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处理[J]. 郎景和.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5(01)



本文编号:3653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653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