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2 17:15

  本文关键词:扶正化瘀方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医科大学》 2011年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桑贤良  

【摘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对各种急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阶段,在一定情况下是可逆转的。其特征是进行性的细胞外基质(exracellular matrix,ECM)积聚和组织结构重塑,最终结果是导致肝硬化直至肝功能衰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是肝纤维化时ECM的主要来源细胞,其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它激活后可导致自身增殖及胶原合成增加。肝硬化是纤维化的最后阶段,普遍认为是不可逆的。所以努力找出形成纤维化的最初诱因是治疗纤维化的有效方法。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内信号传导有关的脂类第二信使,它与多种生物学事件有关,如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存活、肿瘤发生、细胞凋亡等。PI3K激活后可产生多种脂质产物,这些脂质产物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的PH区结合,不仅导致Akt发生从胞浆到质膜的转位,还可促使其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使其Ser~(473)和Thr~(308)位点磷酸化而得以激活。激活的Akt可以通过不同的底物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及代谢进行调控。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心、肺、肾、肝等多种组织器官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但迄今为止,PI3K在肝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特别是其与HSCs分化和增殖及胶原沉积的关系研究较少。 近年来,关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尚无抗肝纤维化的特效药,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医药的开发和利用上,其研究已进入细胞分子水平。扶正化瘀方由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等药物组成,有活血化瘀、益精养肝等功效。大量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抑制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生成、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胶原合成与分泌、促进胶原降解等作用。 为此,本研究应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PI3K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与HSCs激活和增殖及胶原沉积的关系;并应用扶正化瘀方灌胃进行干预,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PI3K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与HSCs激活和增殖及胶原沉积的关系,并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180~200g,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扶正化瘀干预组。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2ml/100g),每周2次,共8周;模型组给予30%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0.2ml/100g),每周2次,共8周,8周后停止注射,观察至14周;干预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于腹腔注射的同时予以扶正化瘀方药液灌胃(2ml/100g,含扶正化瘀方生药0.046g/ml),每日1次,共8周。分别于第4、6、8、10、12、14周末取模型组大鼠6只,对照组大鼠3只,于4、6、8周末随机取干预组大鼠6只,水合氯醛麻醉后处死,心脏采血,4℃离心后分离血清,用于ALT、AST检测;留取部分新鲜肝组织,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用于常规HE、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一部分新鲜肝组织液氮冷冻后,-80℃冰箱保存,用于Western Blot、RT-PCR、肝组织羟脯氨酸等检测。 结果: 1大鼠一般情况: 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毛发整齐有光泽,食欲好,每周体重增加正常。模型组大鼠随着注射四氯化碳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精神萎靡,毛发紊乱,失去光泽,食欲下降,体重增长变缓或不增长,个别变得易激惹,具有攻击性;停用四氯化碳后上述状态渐改善。干预组出现精神不振、毛发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较模型组晚,造模第8周时相对症状较轻,平均体重增长大于模型组。 2血清ALT、AST改变: 对照组大鼠第4、6、8、10、12、14周末血清ALT、AS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第4、6、8、10、12、14周末血清ALT水平分别为:76.31±8.16 U/L、137.56±9.48 U/L、262.96±12.16 U/L、167.04±10.95 U/L、104.30±10.95 U/L、39.36±6.95 U/L,均高于对照组(21.35±4.73 U/L),且各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AST分别为:191.69±9.61 U/L、375.04±11.63 U/L、528.09±12.46 U/L、397.23±10.92 U/L、164.38±8.81 U/L、92.65±7.30 U/L,亦均高于对照组(26.62±7.16 U/L),且各时间点之间亦均有明显差异(P0.05)。 扶正化瘀干预组大鼠第4、6、8周末ALT分别为:48.16±7.10 U/L、100.45±9.20 U/L、144.11±11.36 U/L,均高于对照组(21.35±4.73 U/L),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数值,且各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AST分别为:113.05±8.32 U/L、235.45±7.85 U/L、312.24±13.16 U/L,均高于对照组(26.62±7.16 U/L),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数值,且各时间点之间亦均有明显差异(P0.05)。 3 HE及Masson染色: 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索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未见纤维组织增生,无假小叶形成。模型组随造模时间延长,肝细胞由水肿、脂肪变性向坏死进展,8周末汇管区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有假小叶形成,8周后停止四氯化碳注射后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渐减轻。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均低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变。 4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对照组大鼠肝组织α-SMA仅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中有少量阳性表达,α-SMA阳性光密度值在不同时间点无明显差异。模型组随着纤维化的进展,肝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增多;停用四氯化碳后随着时间延长,α-SMA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减少。相同时间点干预组α-SMA阳性表达量较模型组少。模型组第4、6、8、10、12及14周末α-SMA阳性光密度值(1.17±0.06、2.55±0.09、3.86±0.11、3.65±0.09、2.82±0.08、1.18±0.08)及干预组第4、6、8周末α-SMA阳性光密度值(0.81±0.08、2.12±0.11、3.52±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2±0.08),P0.05;且各组相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组内第4、6、8周末不同时间点间,及模型组第10、12、14周末各时间点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 5 PI3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PI3K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为胞浆内表达棕黄色颗粒。对照组肝组织中仅见少量阳性细胞分布,不同时间点其表达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前8周随着纤维化的进展,肝组织中PI3K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增多;停用四氯化碳后随着时间延长,PI3K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减少。相同时间点干预组PI3K阳性表达量较模型组少。模型组第4、6、8、10、12及14周末PI3K阳性光密度值(0.84±0.06、1.92±0.14、3.01±0.09、2.70±0.09、2.38±0.13、1.19±0.10)及干预组第4、6、8周末PI3K阳性光密度值(0.56±0.08、1.58±0.11、2.54±0.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7±0.05),P0.05;且各组相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组内第4、6、8周末不同时间点间,及模型组第10、12、14周末各时间点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 6 PI3K mRNA表达情况: 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PI3K mRNA的表达。对照组PI3K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PI3K mRNA表达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停用四氯化碳后表达渐减少。相同时间点干预组PI3K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少。模型组第4、6、8、10、12、14周末肝组织中PI3K mRNA表达量(0.88±0.07、1.63±0.03、2.26±0.06、1.95±0.07、1.51±0.11、1.16±0.11)及干预组第4、6、8周末PI3K mRNA表达量(0.78±0.09、1.49±0.09、1.97±0.10)均高于对照组(0.63±0.08),P0.05;且各组相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组内第4、6、8周末不同时间点间,及模型组第10、12、14周末各时间点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 7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实验大鼠肝组织中PI3K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对照组PI3K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PI3K蛋白表达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停用四氯化碳后表达渐减少。相同时间点干预组PI3K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少。模型组第4、6、8、10、12、14周末肝组织中PI3K蛋白表达量(0.66±0.08、0.96±0.08、1.54±0.08、1.24±0.09、0.99±0.11、0.76±0.11)及干预组第4、6、8周末PI3K蛋白表达量(0.56±0.09、0.85±0.07、1.37±0.11)均高于对照组(0.32±0.05),P0.05;且各组相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组内第4、6、8周末不同时间点间,及模型组第10、12、14周末各时间点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 8碱水解法测肝组织中HYP含量显示: 对照组HYP含量在各时间点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HYP含量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停用四氯化碳后渐减少。相同时间点干预组HYP含量较模型组少。模型组第4、6、8、10、12、14周末肝组织中HYP(203.50±22.69、378.00±17.00、471.17±17.60、436.67±17.71、386.33±14.06、302.00±30.18 ug/g)及干预组4、6、8周末HYP(152.67±11.14、322.00±17.97、399.67±17.97ug/g)均高于对照组(110.50±18.62ug/g),P0.05;且各组相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组内第4、6、8周末不同时间点间,及模型组第10、12、14周末各时间点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大鼠经四氯化碳腹腔注射8周可建立典型肝纤维化模型,此模型组织病理学符合人类肝纤维化病理进展特点。 2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肝组织中PI3K蛋白及mRNA表达逐渐增加,增加程度与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一致;而随着肝纤维化的自发逆转,肝组织中PI3K蛋白及mRNA表达逐渐下降,下降程度与肝纤维化逆转程度一致。 3扶正化瘀方可减轻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延缓纤维化进展,具有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 4扶正化瘀方可能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而发挥预防肝纤维化的效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85.5
【目录】:

  • 中文摘要4-9
  • 英文摘要9-15
  • 引言15-17
  • 第一部分 PI3K 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17-52
  • 前言17-18
  • 材料与方法18-25
  • 结果25-29
  • 附图29-45
  • 附表45-47
  • 讨论47-49
  • 小结49-50
  • 参考文献50-52
  • 第二部分 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 PI3K 信号通路的影响52-81
  • 前言52
  • 材料与方法52-53
  • 结果53-57
  • 附图57-74
  • 附表74-76
  • 讨论76-78
  • 小结78
  • 参考文献78-81
  • 结论81-82
  • 综述 PI3K/Akt信号通路在器官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82-94
  • 参考文献89-94
  • 致谢94-95
  • 个人简历9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滔;刘成海;陈园;陶艳艳;;气血理论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张爱军;芦亚君;陈晓蓉;;清肝化瘀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3 郦银芳;李海浪;;维A酸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性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4 沙莉;郭锡熔;余章斌;;丹参对高体积分数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5 何晓峰;赵晓琴;刘晓城;刘蔚;邵菊芳;;丹参对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脏淤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6 杨珂;谭善忠;张炜;陶艳艳;陈园;蔡贞贞;刘成海;;扶正化瘀方抗肺纤维化的药物配伍作用特点[J];中医杂志;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梓宇;覃山羽;姜海行;王东旭;苏思标;陈传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J];重庆医学;2010年20期

    2 李晶;殷正丰;;活化型肝星状细胞清除机制及其相关抗肝纤维化策略[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3 李冬;戴立里;余斌斌;姜中华;;丹参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何航;徐宏平;华海婴;;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刘霞;魏红山;林森;;肝纤维化中星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05期

    6 宋春艳;陈思文;陈岳祥;;肝损伤修复过程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05期

    7 阳美凤;彭安邦;;生存素基因与肝纤维化[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年04期

    8 邓延梅;舒建昌;;与肝星状细胞相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9 戚莉;王晓柠;雷杨;陶艳艳;赵强;刘成海;刘平;;扶正化瘀方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0期

    10 周晓明;刘金玲;王璐璐;郑勇;刘清华;张雅洁;;大蒜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瑾;张学荣;胡仁统;罗小玲;林兴;廖明;廖共山;付娆;付道滢;舒雨雁;;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干预HSC-T6细胞差异蛋白质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生物毒素研究及医药应用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Yanzhe Xia;Jie Chen;Yuan Cao;ChenshuXu;Ruiming Li;Yuhua Pan;Xiao Chen;;Wedelolactone exhibits anti-fibrotic effects on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LX-2[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长福;莪术油干预肺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张迪;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黄成;c-FLIP_L在肝纤维化形成与逆转过程中的表达及对TRAIL诱导HSC凋亡的调控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何飞;Notch信号对小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段小群;玉郎伞多糖(YLS)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6 陈新;NGF对肝纤维化大鼠HSCs的促凋亡作用及p75受体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7 吕涛;“益肝康”单味药对肝星状细胞活化TGF-β1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有效成分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8 王要军;调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对肝星状细胞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常实;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对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10 袁丽萍;鬼针草总黄酮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巍峰;羟基喜树碱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性凋亡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2 徐静;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莲香;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p75NTR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郑力搏;PTEN在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和自发逆转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与在体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郭剑;腺病毒介导的shRNA阻断PTEN表达对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郑艳丽;IGF-1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孟明辉;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建熙;雄黄对Bcl-2和Bax在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9 袁海军;生精冲剂对亚临床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精液参数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燕;外源性Smad-7联合TIMP-lsiRNA对大鼠肝纤维化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阿力;仝武军;何丽丽;苟娟;;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自由基水平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7年03期

    2 孙玉凤,姚希贤,崔东来;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2年11期

    3 王晓文;杨培明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2年02期

    4 周光德,李文淑,赵景民,孙艳玲,潘登,杨建法,郭顺根,张玲霞,陈菊梅;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临床病理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5 沈逢太;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概况及述评[J];新中医;1996年03期

    6 刘平,吴定中,刘成海,李风华,顾宏图,胡义扬,徐列明,刘成;扶正化瘀中药复方促进CCl_4大鼠肝纤维化逆转的配伍机理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崔红燕,姜哲浩,刘成,刘成海;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顾杰,洪嘉禾,徐列明,张琴;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年11期

    9 顾宇翔;宋聿文;范立强;袁勤生;;虫草减轻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J];食品科学;2008年02期

    10 王晓蕾;薛辛东;;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慢性高氧肺损伤防治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姜春萌,刘成海,刘平,胡义扬;扶正化瘀方对肝星状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5期

    2 季光,曹承楼,刘平,胡义扬,顾宏图;扶正化瘀方预防大鼠肝癌形成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年01期

    3 任公平;张忠敏;孙琳林;那辉;;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11期

    4 丁良菊;任公平;许杰;;扶正化瘀方抗肝癌前病变的分子机理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1期

    5 李会;南月敏;王荣琦;孔令波;米红梅;任伟光;杜静华;;扶正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J];肝脏;2013年08期

    6 卜平,周荣卿,陈齐鸣;扶正化瘀方对胃癌转移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年04期

    7 刘莺;刘平;胡义扬;徐列明;王磊;慕永平;都广礼;;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与物质代谢相关蛋白质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3期

    8 马诗瑜;沈岚;翟宇;林晓;冯怡;阮克峰;徐列明;;扶正化瘀方中多种组分的定量测定[J];中成药;2013年04期

    9 季光,曹承楼,刘平,胡义扬,刘成;扶正化瘀方影响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增殖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10 刘莺;刘平;王磊;;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不同病理阶段肝组织蛋白质组变化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传芳;刘成海;;扶正化瘀方对瘦素促大鼠星状细胞活化、胞内信号分子活化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谢红东;刘成海;;扶正化瘀方对大鼠纤维化肝脏差异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沈丹萍;王清兰;沈丽;闫秀川;杨莉;刘成海;;扶正化瘀方中丹参水溶性入血成分分析及其对肝细胞凋亡与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4 谢红东;陶艳艳;陈园;刘成海;;扶正化瘀方对大鼠纤维化肝脏差异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倩;吕靖;王清兰;陈园;彭渊;陶艳艳;刘成海;;扶正化瘀方对纤维化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吕靖;刘成海;;扶正化瘀方抑制血管新生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莺;刘平;刘成海;徐列明;陈云飞;胡义杨;刘成;都广礼;王兵;慕永平;;大鼠肝纤维化组织蛋白质组表达改变及扶正化瘀方的调节作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刘莺;刘平;刘成海;胡义杨;徐列明;刘成;都广礼;王兵;慕永平;;大鼠纤维化肝组织蛋白质合成降解相关蛋白质分子的动态改变及扶正化瘀方的调节[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成海;崔红燕;陆雄;刘成;刘平;;扶正化瘀方抗肝窦毛细血管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谢红东;杨珂;陶艳艳;刘成海;;扶正化瘀方对大鼠间质纤维化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丹萍;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方体内效应成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余燕青;扶正化瘀方对肝星形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桑贤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庚;扶正化瘀方改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崔曼曼;扶正化瘀方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郑艳丽;IGF-1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扶正化瘀方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86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