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熊果酸滴眼液抑制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3 06:27

  本文关键词:熊果酸滴眼液抑制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 2014年

熊果酸滴眼液抑制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曾丽娜  

【摘要】:[研究背景] 正常角膜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处于稳定的“免疫赦免”状态,以保持角膜的透明性,使角膜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如配戴角膜接触镜、感染、眼外伤、热烧伤或化学伤、既往手术史、免疫性眼病等可使角膜的“免疫赦免”平衡被打破导致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产生。虽然角膜新生血管对清除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抑制角膜溶解等有一定作用,但角膜新生血管可破坏角膜正常微环境,使眼前节相关免疫赦免偏离消失,使角膜失去透明性,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发现新生血管的发生与促血管生成因子及抗血管生成因子的失衡、角膜缘血管屏障破坏、缺氧、炎症反应、角膜水肿等多种因素的参与有关。 目前对于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抑制血管生成和促进血管退化,具体有:药物治疗如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等;手术治疗如眼表重建术、电解针烧灼法等;基因治疗如内皮抑素(ES)、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生成抑素(AS)等;其他治疗如激光治疗,光动力学疗法等。随着角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其治疗方法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理想药物。因此,寻找作用强、副作用少、价格经济、更为有效的新生血管抑制剂仍然是角膜新生血管研究的热点。 熊果酸(ursolic acid, UA)又名乌苏酸、乌索酸,是一种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糖尿病、降低血糖、抗癌、抗促癌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对熊果酸的研究发现,它具有抗多种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不但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还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熊果酸能够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主要有: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②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环氧化酶Ⅱ(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③降低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移行;④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尿激酶,达到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腔形成的目的。 VEGF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效应的血管源性肽,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是一个强有力的内源性血管生长刺激因子,它能够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发育、细胞外基质的转型和炎性因子的产生,是一个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能够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并诱导新生血管的生成。研究证明VEGF参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多个步骤,是影响新生血管生成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活性依赖金属离子锌并以细胞外基质成分为水解底物的结构和功能复杂的蛋白酶家族,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水解和重构。基质金属蛋白酶-2,又叫明胶酶A,是目前研究最多的MMPs之一,在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实验表明,VEGF能够通过多种细胞因子途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诱导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分化和官腔形成作用。体外实验也表明,熊果酸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上调尿激酶和MMP-2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 目前熊果酸用于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尚无相关的报道,因此,我们的实验通过观察熊果酸的角膜毒性作用,筛选安全浓度范围内的熊果酸滴眼液,观察其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VEGF、MMP-2在角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第一部分熊果酸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熊果酸滴眼液对大鼠角膜的毒性,寻找熊果酸滴眼液局部使用的安全浓度。 [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熊果酸溶于含有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助溶剂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中,分别制成2mg/ml、4mg/ml、6mg/ml、8mg/ml的熊果酸滴眼液。SPF级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PBS滴眼液组、含DMSO助溶剂的PBS滴眼液组、2mg/mlUA组、4mg/mlUA组、6mg/mlUA组、8mg/mlUA组,共6组。各组大鼠均左眼用药,4/日,共7d。每日对大鼠角膜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临床分级,7d后摘取角膜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 PBS组、含DMSO的PBS组、2mg/ml、4mg/ml、6mg/mlUA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均未见异常,临床分级为0级,组织学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8mg/mlUA组第5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见角膜轻度水肿,临床分级为1级,继续用药未见损害加重,组织学检查见角膜上皮层未见表层细胞缺失,上皮层增厚,排列较紊乱,基底层细胞排列紊乱,其余各层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2mg/ml、4mg/ml、6mg/ml熊果酸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无明显毒性作用。 第二部分熊果酸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熊果酸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VEGF、MMP-2在角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初步的机制。 [方法] 随机抽取SD大鼠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大鼠建立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左眼),随机分为A组:含DMSO的PBS滴眼液(PBS-D组),B组:2mg/mlUA滴眼液,C组:4mg/mlUA滴眼液,D组:6mg/mlUA滴眼液,E组:0.1%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每组10只,术后第1天开始用药,4/日。第一周每日对大鼠角膜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第二周每两天观察一次。术后第4、7、14天,在裂隙灯下测量角膜新生血管长度,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术后4、7、14天切取角膜行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以及MMP-2的表达。 [结果] 大鼠角膜术后4天,A组CNV面积为(8.11±0.89)mm2、B组为(4.98±1.20)mm2、C组为(2.18±1.08)mm2、D组为(0±0)mm2、E组为(0±0)mm2;术后7天,A组CNV面积为(25.00±1.75)mm2、B组为(19.97±1.47)mm2、C组为(15.63±1.57)mm2、D组为(11.35±1.39)mm2、E组为(11.97±1.13)mm2;术后14天,A组CNV面积为(38.00±0.36)mm2、B组为(36.74±0.73)mm2、C组为(27.15±1.14)mm2、D组为(20.83±0.60)mm2、E组为(21.40±0.68)mm2。 角膜CNV面积的统计学分析:①从各个时间点看,A组CNV面积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B、C、D组CNV面积的两两比较:在第4、7、1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三种不同浓度的UA滴眼液能够显著抑制大鼠CNV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能力增强,呈浓度依赖性;③B、C组与E组相比,在第4、7、14天,CNV面积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相比,在4、7、14天,CNV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角膜组织切片检查结果:A组第4天角膜上皮层局部增生,基质层可见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7、14天,角膜增厚,上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基质层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官腔较大,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内皮未见新生血管。B组第4天角膜上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靠近上皮层的基质层有新生血管形成,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7、14天,角膜增厚,上皮层紊乱,有炎症细胞浸润,基质层有大量新生血管,主要在中上部居多,新生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内皮未见新生血管。C组第4天角膜上皮层有炎症细胞浸润,基质层偶见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周围伴有炎性细胞浸润;7、14天,角膜稍增厚,上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基质层可见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内皮层未见新生血管。D、E组第4天角膜上皮完整,未见新生血管结构;7、14天,角膜上皮完整,基质层可见少许的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周边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内皮层未见新生血管。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角膜上皮和基底膜少量表达VEGF和MMP-2;A、B、C组-在第4d,角膜全层表达VEGF,第7d表达增强,第14d表达明显减弱;D、E组-第4d角膜的缝线处、上皮层、基质层出现VEGF、MMP-2的表达,第7天表达增强,角膜全层均有表达,主要在上皮层和新生血管附近,第14天表达减弱。 VEGF、MMP-2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个时间点看,A组VEGF、MMP-2的COD值显著高于B、C、D、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B、C、D组的COD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C组在各个时间点的COD值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上的CO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熊果酸滴眼液可以有效的抑制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新生血管作用增强,并呈浓度依赖性。熊果酸通过降低VEGF、MMP-2的表达起到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9.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军,王兵,郭静,高勇,陈万生;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2 吴莺;张建辉;;双氯酚酸钠抑制环氧化酶-2对角膜新生血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3 杨楠,张桂荣,杨翰仪,府伟平;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及兔角膜新生血管[J];国际眼科杂志;2004年06期

4 贺玲,郑晓龙,张守风;高压氧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04期

5 王兵,王杰军,徐钧,高勇,许青,陈万生;熊果酸对体外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J];肿瘤防治杂志;2001年04期

6 袁中芳;魏增涛;王晓燕;;重组内皮抑素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年06期

7 姜玮;张博超;卲薇璇;何晓庆;张存花;卢静;;熊果酸对小鼠体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11期

8 管丽丽;李平华;鄢秀菊;;雷帕霉素滴眼液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18期

9 李莹,邹留河,卢海,潘志强,戴洪雷,张玲,武宇影,徐亮;榄香烯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4年04期

10 唐维强;柳林;;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MMP-2活性检测[J];眼科新进展;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兆源,施汉彬;改进无切口虹膜根部离断缝合术的探讨[J];安徽医学;2001年04期

2 雷文生;许慧文;陈旭阳;俞颂平;;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J];安徽医学;2007年01期

3 胡晓耘;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眼底病的体会[J];安徽医药;2003年03期

4 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熊果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5年10期

5 殷义平;陈新;汪鸿;;前房重建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J];安徽医药;2010年01期

6 夏晓华;廖荣丰;;白内障术前不同抗生素滴眼液和结膜囊冲洗液效果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7 刘刚;王大博;赵汝敏;;眼内容剜出术和眼球摘除术的病因变化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赵崟;付发祥;;青光眼滤过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1年07期

9 张玲;马小丽;;青光眼术后低眼压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北京中医;2006年03期

10 刘玲;;显微镜直视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护理配合[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毅;曾小平;;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赵晓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04只眼临床分析[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朱加贵;;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第九次优秀论文评选[C];2006年

4 刘继华;黄田河;张祖平;;曲安奈德在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5 刘继华;黄田河;张祖平;;曲安奈德在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李德姣;韩仪敏;;老年性下睑内翻手术不同术式比较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作先;;虹膜外露50年一例[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俞萍萍;朱玉枫;马纲;;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调整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沈玲;马丽;王辉;冯素萍;;陈旧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29例临床改良手术研究[A];2014年河南省五官科专科护士培养及岗位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杨玉新;;老年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和硅油填充术的健康教育[A];2014年河南省五官科专科护士培养及岗位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万松;熊果酸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冠梁;熊果酸通过PPARα/γ信号转导通路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李爱霞;熊果酸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妍霞;激光温热效应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秀荣;平移合剂抗肿瘤术后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陈刚;川芎嗪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血管生成与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刘建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的真核表达、纯化及其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叶兰;加味三棱丸主要成分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与侵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廖晓峰;栀子中熊果酸的制备和结构修饰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10 李鹏程;SDF-1/CXCR4与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媛媛;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勇;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霞;薏苡仁提取液抑制大鼠角膜新生管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彭晓丽;78例眼眶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潇;榄香烯联合热疗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胡慧丽;不同浓度Avastin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伟;熊果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阿衣努尔·热合曼;新疆香青兰抗血栓作用及其质量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9 邱丽君;大鼠急性血管内皮损伤中PECAM-1与HIF-LA的表达及中药姜黄对其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童心玥;福安特动物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联合用药药效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宝,陈宝田;番石榴叶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8期

2 许斌,李莉,徐焰,李亚斐;SZ植物消毒剂对悬液中细菌和病毒的灭活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3 易伟华,魏锐利,蔡季平,李玉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表达及意义[J];国际眼科杂志;2004年02期

4 唐维强,柳林,李静,温新富;角膜缝线诱导建立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J];国际眼科杂志;2004年05期

5 李养军,惠延年;IGF-I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6 杨艳;张明昌;张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6期

7 周金子;夏晓波;杨卓;熊思齐;孙伟;;兔角膜碱烧伤后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关系[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6期

8 荆国利;高晓唯;任兵;肖云;;Bevacizumab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10期

9 孙燕,袁瑞荣,吴迺居,李惟敏,胡青龙,邱跃,赵泰;齐墩果酸的促免疫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年01期

10 王伟;视网膜与新生血管抑制因子[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接英;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2 刘亚男,张志红,陈逖;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08期

3 王勇,张明昌,杨昀;核转录因子NF-κB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J];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4 孙广莉;张明昌;;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6年04期

5 周鸿雁;马庆杰;谷树严;;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与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6期

6 代震宇;李立;;角膜新生血管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7 黄庆;黄明汉;;明胶酶与角膜新生血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6期

8 王丽洁;李冰;;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胡文静;周善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道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研究进展[J];眼科研究;2008年12期

10 陈丽华;江萍;胡学斌;莫纯坚;王红俊;王静;甘绪芹;;内皮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婷;史伟云;高华;李素霞;刘明娜;;角膜新生血管周围间质微环境与其生长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程蕾;张明昌;;非洛贝特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谢汉平;;诺帝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董媛;张明昌;;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素霞;方淑芬;史伟云;;不同因素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生长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陆培荣;李龙标;;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机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7 郝念;张明昌;;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艳;张明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世宏;叶剑;贺翔鸽;李翔骥;;Avastin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新生血管一例[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冰;脂质体介导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转染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张妍霞;激光温热效应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黄映湘;角膜新生血管的光动力学疗法[D];首都医科大学;2002年

4 赵军;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表达谱及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5 李长优;S100A蛋白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商旭敏;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缓释给药系统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蕾;非洛贝特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董贺;β射线放射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07年

3 康建芳;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炎症相关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李慧;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5 朱丹;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高阳;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董媛;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荆国利;贝伐单抗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钟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子彬;血管抑素溶液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熊果酸滴眼液抑制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4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4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