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复合近视散光患者散光情况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2 14:15
  目的:通过对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复合近视散光患者的全眼散光、角膜散光、眼内散光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角膜屈光手术和屈光性晶状体手术等手术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期间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视光中心进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年龄在18~42岁的复合近视散光患者。入选对象共1575只眼,其中男967眼,女608眼。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后医学验光得出全眼散光,运用日本TOMEY公司的TMS-4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散光。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分析全眼散光、角膜散光、眼内散光的J0成分(180°或90°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J45成分(135°或45°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可能影响眼内散光的多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矢量分析后全眼散光、角膜散光、眼内散光J0成分分别为0.230±0.356、0.473±0.362、-0.243±0.230;J45成分分别为-0.010±0.206、0.002±0.218、-0.012±0.199。2.全眼散光和角膜散光J0、J45成分均呈正相关(r=0.794,P=0.000、r=0.560,P=0...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附录 主要缩略词索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检查方法
        2.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2 检查
    2.3 判断标准
    2.4 散光的矢量计算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各变量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3.1.1 一般资料
        3.1.2 全眼散光、角膜散光度数及轴位分布
    3.2 全眼散光与角膜散光的相关分析
    3.3 眼内散光分布及影响眼内散光的多因素分析
        3.3.1 眼内散光与全眼散光、角膜散光的相关分析
        3.3.2 眼内散光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散光基本分布情况
    4.2 全眼散光与角膜散光的相关性分析
    4.3 眼内散光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MILE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J]. 陈国府,赵霞.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6)
[2]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及散光[J]. 马代金,张青松,蔡望,朱睿玲.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5)
[3]矢量分析法评价眼内散光对飞秒激光LASIK治疗散光的影响[J]. 张印博,康焕君,董兴国,刘延东.  眼科新进展. 2017(04)
[4]SMILE和FS-LASIK术后干眼的对比研究[J]. 孙熠,张文俊,曹虹.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1)
[5]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效果的Meta分析[J]. 刘珊,易湘龙.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1)
[6]Efficacy, safety, predictability, aberrations and corneal biomechnical parameters after SMILE and FLEx: Metaanalysis[J]. Jing Ma,Nan-Jue Cao,Li-Kun X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05)
[7]3~15岁儿童眼屈光不正与屈光要素关系分析[J]. 王建仓,苏鸣,赵敬聪.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6(02)
[8]飞秒LASIK与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观察[J]. 房心荷,梁静,周玲婕,殷莉,贾沁,盛迅伦.  宁夏医学杂志. 2016(05)
[9]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临床效果及角膜神经修复情况的初步评价[J]. 俞莹,程新梁,顾立群,金国娟,陈辉.  中华眼科杂志. 2016 (03)
[10]FLEx治疗中高度近视和近视散光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J]. 周晶,皇甫晓瑾.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1)

博士论文
[1]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治疗近视及散光的临床研究[D]. 许叶圣.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散光效果的矢量研究[D]. 张佳媚.天津医科大学 2016
[2]不同来源及类型的散光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分析[D]. 范罕英.重庆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59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659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