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发布时间:2016-12-24 13:32

  本文关键词:新型多功能型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年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制作方法的优化

蔡文斌  杨恒丽  张莉  段云友  

【摘要】:目的通过控制脂质体薄膜的厚度,在不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离心分离法、静置分离法的条件下,直接制作出粒径均一的脂质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即纳泡,并与已商品化的声诺维微米级气泡造影剂进行对比。方法纳泡制作方法为薄膜水化法。将7mg,14mg,21mg,28mg固定比例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2000)加入4个25ml旋蒸瓶。分别加入1ml氯仿溶解及少量红色荧光染料Dil。在55℃,120rpm/min条件下,旋转蒸发10min,各旋蒸瓶内形成薄膜,随着脂质体用量增加,薄膜厚度增加。四个旋蒸瓶分别加入0.5ml,1ml,1.5ml,2ml水合液(10%甘油与90%PBS(V/V))后,将旋蒸瓶置于恒温摇床内,在37℃,130 rpm/min条件下震荡1小时,形成脂质体悬液。取少量悬液做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每个旋蒸瓶内取0.5ml悬液装于密闭小管内,抽空小管内的气体,并注入八氟丙烷(C3F8)。将小管放入银汞调和器中震荡45秒后,形成的乳白色液体。加入PBS将每个小管内的乳白色液体稀释至8ml。每组样本各取2ml,动态光散射仪检测其粒径,并取2ml声诺维作为对照组。根据动态光散射仪结果,取少量纳泡(14mgDPPC和DSPE制作)及声诺维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对比纳泡和声诺维体外、荷瘤小鼠体内成像效果,并用Imagel采集灰阶值。取荷瘤小鼠的肿瘤和肌肉,制作病理切片,荧光标记血管、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切片。结果 4组样本的粒径分别为565.2±201.5nm(n=3),457.9±113.8nm(n=3),960.8±59.5nm(n=3),1121.1±57.0nm(n=3),声诺维的粒径为1614.8±224.7nm(n=3)。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纳泡与声诺维的形态相似,均为单一类圆形空洞,大小与动态光散射仪结果基本相同,脂质体为类圆形小球。体外成像结果经Imagel采集灰阶值后,T检验分析,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荷瘤小鼠体内成像结果显示,经尾静脉注射后,纳泡与声诺维均有增强显影。声诺维在注射后30秒达到峰值而纳泡在1分钟达到峰值,经ImageJ采集灰阶值后T检验分析,两者峰值成像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纳泡成像持续时间长于声诺维。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肿瘤组织血管外细胞间有红色荧光,而肌肉组织切片内无红色荧光。结论利用25ml旋蒸瓶,14mgDPPC和DSPE,可以制作出厚度合适的脂质体薄膜,在不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离心分离法、静置分离法的条件下,直接制作出不含微泡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纳泡在体外、体内可以达到与声诺维相同的成像效果,并且体内成像持续时间比声诺维更长。病理结果显示纳泡可以透过血管进入肿瘤组织细胞间隙。

【作者单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科
【分类号】:TQ421.7;TB383.1
【正文快照】:

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制作方法的优化@蔡文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科 @杨恒丽$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科 @张莉$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科 @段云友$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科目的通过控制脂质体薄膜的厚度,在不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离心分离法、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杉;;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J];杭州化工;2002年01期

2 陈素霞;吕丰;刘天军;;壳聚糖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初步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6年S1期

3 靳玉慎;柯亨特;戴志飞;;多功能超声造影剂[J];化学进展;2012年12期

4 杜永峰,吕方;微乳状液体系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1999年10期

5 刘杰惠,龚秀芬,章东,邵力正,李肖蓉,张琴兰;超声造影剂的声学特性(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卓仁禧,丁雄军,傅功成,李威;包核为H_2O_2的超声造影剂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7 吕丰;陈素霞;刘天军;孙洪范;;N-羧甲基壳聚糖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柯亨特;梁晓龙;戴志飞;;纳米诊疗制剂的设计与发展方向[J];中国材料进展;2012年06期

9 杜永峰,吕方,刘建江;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微泡型超声造影剂[J];化工进展;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华;谭开彬;;超声造影剂介导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2 胡一宙;蒋业清;朱家安;邢春燕;胡兵;;比较几种自制脂质体超声造影剂的体内造影效果[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蒋业清;胡一宙;李殿城;邢春燕;朱家安;胡兵;;评价超声造影剂在兔腹主动脉斑块中转染基因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辉;冉海涛;王志刚;张亚萍;李巧;敖梦;;靶向高分子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体外寻靶实验[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陈素霞;吕丰;刘天军;;壳聚糖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初步实验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高云华;谭开彬;刘平;何林;曾功君;刘政;张馨;左松;王冬;;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脂氟显”的应用研究[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蒋业清;胡一宙;朱家安;邢春燕;胡兵;;评价自制载基因超声造影剂在兔腹主动脉斑块中的转染效果[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志刚;;模态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兴升;王志刚;杨春江;张群霞;景香香;;一种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制备及一般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兴升;王志刚;杨春江;张群霞;冉海涛;景香香;李攀;;一种载基因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曾理 记者 冯竞;[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香香;靶向超声造影剂无创评价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2 夏红梅;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特异性增强血栓显像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3 谭开彬;长循环脂质超声造影剂“脂氟显”的制备优化及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4 李奥;多功能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显像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超;超声造影剂对大鼠局灶性肝损伤的评价及对基因转染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平;经颅脑超声造影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7 杨少玲;超声造影剂介导下增强腺病毒相关病毒心肌靶向转染率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8 高峰;超声分子影像显像胰岛移植IBMIR[D];中南大学;2010年

9 余进洪;靶向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周洋;相变纳米超声造影剂增效HIFU治疗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超声造影剂的体内外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黄伟钦;超声造影剂在超声辐射下对兔子睾丸生精细胞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3 陈松;纳米液态氟碳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柯亨特;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宾建国;两亲性壳聚糖高分子胶束制备超声造影剂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李晓东;自制超声造影剂“表活显”动物实验及化学修饰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纪刚剑;新型多功能型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徐丽荣;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对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杨钦涵;靶向超声造影剂和普通超声造影剂对卵巢癌新生血管的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10 李云燕;靶向性纳米级脂质体超声造影剂制备的方法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多功能型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