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2-23 19:35

  本文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94

洹jE匡荭垫!Q生!旦筮12鲞筮!主期望!b生丛!垡堑堂』!坚里尘:至Q!Q:!尘丝垒坚盟!:!至

?综述与讲座?

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田永利 许志宇 葛林刘娜

【关键词】 总黄酮;药理作用;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 65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0)15—2094—03

总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化合物,目 前已有近万种总黄酮被鉴定,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一大类低
分子量天然物质,在蔬菜、作物、水果等植物中均有分布,此类 化合物具有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利胆保肝、清除自由基、抗氧 化、抗癌、抗菌、抗过敏、抗炎症、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

数分光光度法。 1.2色谱测定方法陈丛瑾等列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 色谱测定方法,包括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

谱等,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2.1

薄层扫描法(TLCS):亦称薄层光密度法(TLC-Densi-

作用。不少总黄酮化合物同时还存在多种功效。


tometry),是薄层色谱技术与光密度计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结合 起来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样品经薄层分离后直接测定 或经适当处理后使之显色或产生荧光,在特定波长下用光度计

总黄酮含量测定

中药成分复杂,总黄酮化合物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显著,
种类繁多,为了明确哪类中药总黄酮含量较高,总黄酮含量测 定成为重要方法。选择适当检测方法测量总黄酮含量,有利于 提高药物分析准确性。
1.1

测定其吸光度或荧光强度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专属性好。
同时可测定多个样品的特点,广泛的应用在中药及其制剂的 研究中,进行中药的成分研究和含量测定。
1.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严赞开…综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在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

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单波长法、差示法、双

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技术,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 分离分析方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 点。电化学检测器提高了高效液相的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而且可以连续检测中药中的多种总黄酮成分。 1.2.3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法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
物含量的原理及分析特性。
1.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分子吸收光谱为基础的紫

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在峰带I(300—
400

nm)和峰带II(220—280 tim)光谱区的吸光度来进行分析

SFC法):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方法,在分析领域得到应用,该 法在国际上发展很快,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1.3毛细管电泳法是以电场驱动离子或荷电粒子,在毛细

测定的方法。具有简便、适用性广、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较 好等特点,在总黄酮含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2比色法:是一些药典最常用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它
主要以A1(N03)3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其与总黄酮 形成红色螯合物为特征。常用于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 金属盐试剂有A1(N03)3、AICl3等。

管中按其淌度或分配系数不同进行高效、快速的电泳分离新技
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力学 毛细管色谱(MEKC)、毛细管凝胶电(CGE)、毛细管等速电泳 (CITP)等。操作模式中特别是CZE和MEKC都能很好的用于 中药成分含量分析。具有柱效高、分离速率快、样品用量少,适 用于“脏样品”分析等特点。

1.1.3差示分光光度法简称△A法:使用稍高于样品或稍低
于样品的标准作参比,测量样品和参比间的相对吸光度。而

此相对吸光度又与样品和参比间的浓度差成比例关系。借差
示工作曲线而求出样品的含量。

1.4荧光分光光度法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某些金属离子的
络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 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的性质可建立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光 度法。总黄酮化合物的荧光光度测定法尚不多见,桑色素用于 铍的荧光光度测定有很高灵敏度,常被用作黄酮类化合物荧光

1.1.4双波长和导数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吸收光谱曲线重
达的混合物的含量而不须用解联立方程,还可分析高浓度及混 浊样品,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好。在选择波长 时,原则上除了要干扰物有相等吸光度外,还要求两波长比较 接近,被测组分在该两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相差大些,这样 方法的灵敏度会更高。如果将上述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上两个 波长尽可能指近,使只相差1~2 nm,并且同时进行扫瞄,能得 到试样一阶导数吸收光谱.吸光度对波长的变化率曲线,即导

光度测定法的标准∞I。随着学科的深人发展,共振散射光谱
法、单扫示波极谱法也逐渐应用于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药理作用
2.1

镇痛作用赵铁华等H。研究结果显示灌胃、腹腔注射、皮

下注射适宜剂量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动物经化学和热
刺激导致的疼痛反应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 与中枢作用相关。银杏总黄酮(TFG)腹腔内注射可显著抑制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骨科

万方数据

担jE匡荭垫!Q笙墨旦筮!三鲞筮!堇期旦!鲤丛!生也型地望堂:至Q!Q:塑!丝垒蛆盟!:!三
甲醛致小鼠疼痛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
反应数。 2.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2.1对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李乐等p1研究发现绞股蓝 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苦菜总黄酮对四氯化碳、 乙醇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可能与苦菜总黄酮减 少肝脏谷胱甘肽耗竭,抑制肝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2.5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黄欣等¨21研究发现枸杞总

总黄酮能减轻犬心肌梗死时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缺血范围和
心肌酶学指标的活性,可保护缺血心肌。广枣总黄酮(TFCA) 对阿霉素(ADR)引起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水 杉总黄酮可在不明显降低血压的情况下,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肥厚的发生。银杏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 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抗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电生理的 变化,从而预防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生。蒲黄总黄酮

黄酮能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运动时间,抑制丙二醛的产生及 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说明枸杞总黄酮具有提高小鼠运 动耐力及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苦养麦麸皮类黄酮与天然超氧 化物歧化酶在清除氧自由基方面有着相同的作用一枝蒿总黄 酮对的作用表现高浓度清除,低浓度增强的双向作用;对(? OH)自由基的作用始终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地清除作用,而且 清除作用很强11“。另有研究发现竹叶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 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黄芪总黄酮在 实验中对(?OH)及(0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 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 2.6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靶点包括细胞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丝 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肿瘤细胞凋亡研究依据:(1)黄酮类 化合物抑制细胞增殖,主要是使细胞周期停止,对肿瘤细胞有 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反而有抗氧 化和正向的免疫调节作用;(2)黄酮类化合物促迸肿瘤细胞凋 亡;(3)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酪氨酸蛋 白激酶、蛋白激酶c、磷脂酰肌醇3激酶活性;(4)黄酮类化合 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压力和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而抑制癌基因表 达的作用。汉黄芩素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化 合物,研究表明其能促进鬼臼毒甙诱导的HI上60、Jurkat和肺癌 细胞的凋亡。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 制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是通过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和提高外周

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肌具有保护作用M1。黄蜀葵花总黄酮
药理性预适应可通过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抑制心肌炎症反 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心脑组 织中丙二醛和NO含量,提示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脑缺氧有显 著保护作用;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2.2抗心率失常作用:苦参总黄酮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哇巴
因及氯仿诱发的心率失常。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率失 常有显著拮抗作用。 2.2.3降血脂:银杏叶总黄酮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 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抗动脉 粥样硬化作用实验显示麦胚总黄酮类提取物(FEWG)能显著 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显 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怕J。荞麦种子总黄酮能 抑制喂饲固醇和高脂食物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升 高,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山楂总黄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的人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氧化 型低密度脂蛋白促MC.EC黏附作用有显著的抑制性,降低动 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 作用。 2.2.4抗高血压、血管壁扩张作用:银杏叶总黄酮其对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轻、中、重度妊娠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有下降,内皮素活性及NO含量降低,尿 蛋白减少‘”。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血清中内皮素有抑制作用, 一氧化碳含量明显降低,提示淫羊藿总黄酮扩张血管。 2.3抗凝血作用银杏黄酮、蚓激素酶均具有很好的抗凝作

血淋巴细胞数量、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提高NK细胞的杀伤
活性来实现的¨“。木犀草素具有很强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活性。 2.7对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李晓红等¨刮银杏叶总黄酮对局

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NRl mRNA的表达增强,与细胞凋亡密 切相关,银杏叶制剂可以明显抑制NRlmRNA的表达,减轻细 胞凋亡。文继月等¨刮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具有缺血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 NO合成及抑制前列腺素E:产生有关。山楂叶总黄酮可抑制

用,但凝激酶溶栓效果优于银杏黄酮,两者合用后溶血作用无
加强,但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一‘。水杉总黄酮有抗血小板聚集 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穿心莲黄酮可明显抑制二磷酸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细胞
色素C通路的凋亡有关¨j。 2.8其他
2.8.1

腺苷,花生四烯酸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凝 血酶诱导的GMP一140水平,抑制AA诱导的血小板TXB2的释
放,并可明显升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黄酮对M一胆碱能抑制樟柳碱所致

小鼠脑记忆获得障碍、蛋白生物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致小鼠 脑记忆巩固障碍、中枢抑制剂乙醇致小鼠脑记忆再现障碍、小 鼠脑缺血再灌注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近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功能。

2.4利胆及肝脏保护作用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化学性肝损 伤、药物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缺血/再灌注 性肝损伤等实验性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知母
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

2.8.2延缓衰老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于皮质酮大鼠T细胞
过度凋亡均有明显下调作用,并能对促凋亡及抗凋亡基因群 进行适度地调控。蜂胶黄酮既能明显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的 活性,又同时显著降低脑组织NO含量,提示蜂胶黄酮可以抑

以明显降低因溴酸钾引起的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保护因溴酸钾诱发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来自于清除

万方数据

塑jE匡垫垫!Q生墨旦签12鲞筮!兰翅丛!缝i丛鲤i趔』竺坚婴!!:至Q!Q:!!!!!垒坚盟!:!!
制NO的细胞毒作用,达到延缓衰老之目的。 2.8.3对骨科方面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具有促进体外成骨 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作用,还可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对骨 质疏松起防治作用。杜仲总黄酮能直接促进体外成骨细胞的 增殖。野菊花总黄酮可恢复大鼠滑膜细胞具分泌功能细胞器 形态,降低滑膜细胞分泌炎性介质的功能。 2.8.4对免疫方面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免疫功能低下小 鼠有良好免疫促进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小鼠的特异性和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皆有一定的影响。 2.8.5改善。肾功能作用:黄蜀葵花抑制肾内髓ATP酶活性,从 而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发挥利钠利水效应。 2.8.6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作用:黄蜀葵 花总黄酮中提取的金丝桃苷在体内外均有抗HBV的作用,且 呈剂量依赖性。 2.8.7修复口腔黏膜作用:黄蜀葵花中的多种黄酮类成分具 有抑菌、镇痛及抗炎消肿的作用,能治疗口腔溃疡,对疼痛也有 较好的缓解作用。沙棘叶总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在相同时间内,总黄酮提取液的浓度越大,抑菌率越大。同一 浓度的沙棘叶总黄酮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抑菌率也越大【1…。 参考文献
I 1

4赵铁华,邓淑华,石艳华,等.黄芩茎叶总黄酮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12:23. 5李乐,孙晓东,高小利,等.绞股蓝总黄酮对犬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 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388-389. 6章红燕,侯桂兰,何福根.银杏叶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心脑血管作用

的研究进展.浙江临床医学,2008,10543.
7范丽,袁丽萍,陈志武,等.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 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药房,2005,16:176. 8纪影实,曲极冰,李红等.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

凋亡的保护作用.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4:590-592.
9陈健康,王雷,李珂,等.银杏黄酮与蚓激酶的抗凝溶栓作用.心脏杂 志,2001,13:3081.

10郭菁菁,杨秀芬.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
究进展.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5-10. 11李满妹,江涛,黄杰昌.知母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 护作用.中草药,2008,39:252-253. 12黄欣,赵海龙.枸杞总黄酮对运动小鼠腓肠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80-2281. 13吴冰,徐贵发,,赵秀兰,等.麦胚黄酮提取物对荷瘤大鼠的抗氧化作 用.卫生研究,2001,30:2151. 14魏志文,高晓雯,郑维发.芜花根总黄酮抗肿瘤活性研究.解放军药 学学报,2008,24:116?120. 15李晓红,张峰,赵明霞,等.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一甲 基一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神经科学通报,
2005,21:210-213.

严赞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食品研究与开 发,2007,28:164—165. 光谱实验室,2007,24:821-824.

6文继月,陈志武.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 伤的保护作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667.

2陈丛瑾,黄克瀛,韦龙宾.色谱方法在植物黄酮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17张益娜,翁琴.沙棘叶总黄酮的抑菌性研究.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25:25-27.

马陶陶,张群林,李俊.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安徽医药,
2007.11:1030—1032.

(收稿日期:2010—03—16)

?综述与讲座?

Thl 7细胞与肝脏疾病
宋胜斌魏峰周俊英
【关键词】Thl7细胞;白介素.17;白介素-22;白介素一6;肝疾病 R 57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0)15—2096—04

Thl7细胞是一类独立于Thl(T

helper

type

1)、Th2的

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cD;Th细胞亚群,在其分化过程中需要自细胞介素6(interleu—
kin

Thl7细胞概述 CD;T细胞根据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学功能分为两

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1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
re-

TGF-B)、II.-23、转录因子ROR一7t(orphan ceptor?_yt)及STA乃(signal

nuclear hormone

种不同的细胞亚群,以分泌IL-2、干扰素1(interferon'y.IFN..y) 为特征的称为1'111细胞,以分泌IL-4、IL-5为特征的称为Th2 细胞。Thl细胞主要产生Thl类细胞因子IL-2、肿瘤坏死因子. p(tumornecrosis
factor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参与。目前研究发现Thl7细胞分泌的IL.17、IL-6、IL022等 细胞因子参与肝脏损伤及再生过程,在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 病及肝脏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hl7细胞在肝脏疾病

p,TNF?B)、IFN一1,可引起迟发型超敏反

应,活化巨噬细胞及有效的清除细胞内的病原体。Th2细胞主 要产生IL-4、1L-5、IL-6、IL一10、IL一13,对IgE的产生、嗜酸性炎症

作者单位:063102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医疗集团范各庄医院神经 内科(宋胜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魏峰、周俊英) 通讯作者:周俊英,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

反应及寄生虫感染的清除尤为重要。Thl7细胞的发现源于自 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Thl细胞功能失调可引起严重的 炎症反应并诱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IFN..y或1FN..y 受体缺乏小鼠虽然没有IFN-1信号,仍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

E—mail:sarsI 56@sohu.corn

万方数据


更多相关文档: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 4页 7下载券 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3页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阐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并对其研究...

车前草中黄酮类物质的超声萃取及含量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部位,...资源的浪费,探讨车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 含量测定很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中药杂志,...

黄酮开题报

本课题还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洗发香波和防晒霜的制备,并测定它们的各项性能。 2...[3]黄爱玲.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71-...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本文广泛查询了相关文献,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潜力、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合成这几 个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

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 多为黄色,其颜色的深浅与其是否具有交叉共扼体系、助色团的多少...[7]、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 植物...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曹纬国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曹纬国_药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西北植物学报 ...在对槲皮素抗自由基作用的研究中发 现 ,槲皮素在 mm ol /L 浓度时就具有...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开题报告定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开题报告定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抗肿瘤方面的药理 作用,很多以黄酮类成分为主的制剂...含量测定、生物活性、应用等方面 进行综述,并指出其...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近年来, 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 的药理作用倍受青睐, 人们对含有黄酮的化合物进行大量研究 , 以期获得黄酮含量较高的 中草药。因此黄酮的含量测定成为研究的关键...

总黄酮含量测定

常用于总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 Al( NO3 ) 3、AlCl3 等。 ...2 药理作用 2. 1 镇痛作用赵铁华等[4]研究结果显示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

草本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说明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黄酮 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法及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法...甘草有效成份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343—347. [...

更多相关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黄酮类化合物 |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 | 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 | 黄酮类化合物是激素吗 | 黄酮化合物 | 黄酮类化合物 哈本 | 异黄酮类化合物 |


  本文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45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