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GLP-1分泌促进剂和GPR119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5:12

  本文关键词:GLP-1分泌促进剂和GPR119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糖尿病(diabetes)是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已在全球广泛蔓延。糖尿病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还未发现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降低血糖仍然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传统的降糖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实现安全稳定的降血糖功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因具有独特的降血糖机制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GLP-1研发的药物GLP-1类似物和DPP4抑制剂都已相继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G蛋白偶联受体119(GPR119)兼具促GLP-1释放和胰岛素分泌的双重作用,已成为糖尿病药物研发的新型靶点之一,GPR119受体激动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糖尿病治疗候选药物。前期的研究工作发现,化合物WB403具有促进GLP-1分泌的功能,在相关动物模型上表现出良好的糖尿病治疗效果,但是WB403具体的作用靶点还未明确。本课题以WB403作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结构多样性改造,期望合成出一系列具有更好的促GLP-1分泌活性的化合物,同时探索其确切的作用靶点。首先保留WB403中的噻唑结构,围绕噻唑环上各个位点的取代基进行结构修饰。与此同时,通过对文献报道的GPR119激动剂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GPR119激动剂都具有相似的结构骨架,而先导化合物WB403也与GPR119激动剂的结构通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本课题将WB403的有效结构模块与GPR119激动剂的结构进行比较和有机融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合成出了一系列具有噻唑结构的GPR119激动剂。此外,大部分报道的GPR119激动剂都存在水溶性较差的问题,本课题在改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上也做了研究。本课题的另一部分工作是将噻唑环替换成嘧啶环,同时引入水溶性基团,合成了另一系列具有嘧啶结构的新型GPR119激动剂。所有化合物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了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C5、C9与WB403相比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同时促GLP-1分泌活性得到了保留;另一系列GPR119激动剂与进入临床Ⅱ期的阳性化合物GSK1292263相比水溶性明显提高,其中化合物G1水溶性提高了将近80倍,不过这些化合物在GPR119激动活性方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糖尿病 GLP-1 GPR119 激动剂 构效关系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3
  • 1、糖尿病治疗现状11
  • 2、GLP-1与糖尿病治疗11-14
  • 2.1 GLP-1的生理学作用12-13
  • 2.2 GLP-1的临床应用13-14
  • 3、GPR119的作用机制14-16
  • 3.1 刺激胰岛素的释放14-15
  • 3.2 诱导肠促胰素的释放15-16
  • 4、GPR119激动剂的研究进展16-22
  • 4.1 GPR119内源性配体16
  • 4.2 GPR119小分子激动剂16-22
  • 4.3 作用于GPR119、DPP4双靶点的化合物22
  • 5、小结与展望22-23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改造23-32
  • 1、课题研究思路23-24
  • 2、GLP-1分泌促进剂的设计与改造24-28
  • 2.1 吡啶环侧链的改造25
  • 2.2 吡啶环的改造25-26
  • 2.3 噻唑环4-位的改造26-27
  • 2.4 噻唑环5-位芳香基团的改造27-28
  • 3、GPR119激动剂的设计与改造28-32
  • 3.1 噻唑类GPR119激动剂的设计与改造28-30
  • 3.2 嘧啶类GPR119激动剂的设计与改造30-32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32-50
  • 1、实验仪器及试剂32
  • 2、GLP-1分泌促进剂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32-42
  • 2.1 吡啶环侧链改造产物A1-6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32-34
  • 2.2 吡啶环改造产物B1-7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34-35
  • 2.3 噻唑环4-位改造产物C1-14,D1-2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35-39
  • 2.4 噻唑环5-位芳香基团改造产物E1-9,F1-3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39-42
  • 3、GPR119激动剂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42-50
  • 3.1 噻唑类GPR119激动剂G1-8,H1-5,11-2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42-46
  • 3.2 嘧啶类GPR119激动剂J1-15及重要中间体的合成46-50
  • 第四章 化合物的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50-63
  • 1、GLP-1分泌促进剂活性探究50-55
  • 1.1 促GLP-1分泌实验原理及方法50
  • 1.2 促GLP-1分泌实验结果50-54
  • 1.3 GLP-1分泌促进剂构效关系分析54-55
  • 2、GPR119激动剂活性探究55-63
  • 2.1 GPR119激动剂活性筛选实验原理及方法55-56
  • 2.2 GPR119激动剂活性筛选实验结果56-60
  • 2.3 GPR119激动剂构效关系分析60-6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1、研究总结63
  • 2、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72
  • 附录1 化合物索引72-76
  • 附录2 缩略词表76-78
  • 附录3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陈海平;;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致水肿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年05期

2 田育林;金晶;汪小涧;;选择性鞘胺醇-1-磷酸受体1激动剂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2年01期

3 刘雪莉;;一种新的高效GnRH激动剂用于抑制妇女排卵[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6年02期

4 朱绍棠,徐友宣,张建丽;禁用药物β_2-激动剂的分析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5 彭涛;王林;;长效β激动剂的安全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年03期

6 蔡小华;谢兵;;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18期

7 蒋坤;江程;王举波;宋丽君;李志裕;;G蛋白偶联受体119激动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年20期

8 田巍;王涛;郑灿辉;董国强;吕加国;朱驹;;人类乙醛脱氢酶Ⅱ及其激动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3年02期

9 田村 弦 ,万献尧;长效β_2-激动剂、经皮吸收型β_2-激动剂[J];日本医学介绍;2002年03期

10 梁静;刘梦源;程先超;董卫莉;徐为人;王润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诱导契合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母义明;邹效漫;窦京涛;陆菊明;李江源;潘长玉;;PPARγ和RXR激动剂抑制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和其mRNA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赵亚雪;黄志敏;张键;;运用计算的方法来理解激动剂与多巴胺受体3的结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3 何韶衡;谢华;傅意玲;;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剂具有激活人肥大细胞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栋;苏静静;翟文珠;吴世标;赵芸;尤梅;胡应和;胡金锋;;一种新的M1激动剂对早老素双敲除小鼠部分神经退行性症状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孙金鹏;杨笃晓;李敏勇;;GPR120小分子化合物激动剂的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6 薛偕华;吴志英;林毅;王柠;;LXR激动剂对LPS诱导BV2细胞的iNOS mRNA表达和NO产生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杨硕;陈新娜;乔杰;刘平;李蓉;陈贵安;马彩虹;王海燕;迟洪滨;王丽娜;李红真;甄秀梅;范燕宏;王颖;王洁净;罗莉;黄铄;;GnRH拮抗剂固定方案和低剂量长效GnRH激动剂长方案在卵巢功能正常者初次IVF/ICSI中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8 吴维宾;;核受体FXR及其激动剂在妊娠胆汁淤积症中的保护效应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暨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姜凤超;阮航;;GABA激动剂Acamprosate的合成研究[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吴维斌;孙智超;彭小敏;张颂文;;核受体FXR及其激动剂在肿瘤中的相关研究[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婷 王德传 徐云根;外周选择性KOR激动剂研究进展迅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北京朝阳医院 朱娅玲 童朝辉;哮喘治疗与世界同步 药物作用是关键[N];保健时报;2005年

3 李闽春;点指兵兵,都是大兵?[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健;β激动剂直接竞争酶重组受体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周颖;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对细胞损伤与保护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芸;TLR8激动剂对树突状细胞的调节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D];江苏大学;2014年

4 王强;核受体LXR对损伤血管内皮修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陈贤祯;Toll样受体激动剂和RNA干预技术对HPV 6b/11型感染的抑制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余榕捷;重组人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及其衍生多肽的研制、生物功能筛选及鉴定[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新型GPR40激动剂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昂;GPR120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石华丽;PXR激动剂的分类预测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王沛;稳定表达NPS受体HEK293细胞模型的构建及高效激动剂筛选[D];兰州大学;2014年

5 金鹏;G偶联蛋白受体同源模建及吡唑类激动剂构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覃莉雯;GLP-1分泌促进剂和GPR119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颜伟;LXR激动剂抑制高脂饲养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张同欣;LXR激动剂调节小鼠巨噬细胞脂质内稳态及其炎症因子分泌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房丽燕;Neuromedin U 2受体的非肽激动剂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志宏;VPAC1受体对能量平衡作用的初探及其重组激动剂的高效制备[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GLP-1分泌促进剂和GPR119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81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