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Pim-1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4:21

  本文关键词:Pim-1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编码Pim-1激酶的基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原癌基因,在pim家族中目前发现有三名成员,分别是pim-1, pim-2以及pim-3,其中pim-1激酶属于钙/钙调蛋白调节激酶,原癌基因pim-1可调控正常细胞的凋亡,分化等,在癌症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抑制pim-1激酶来影响肿瘤的形成以及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pim-1激酶抑制剂的设计。采用DOCK3.5.54对接软件从LOPAC数据库中随机选取了1280个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并从前1%评分较高的化合物中选取2个化合物硫醚嗪和氯普噻吨类似物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认定硫醚嗪类似物10-DEBC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所以决定在此基础上从脂肪链长度,形成盐桥的药效基团的电性及空间位阻以及是否可以和其他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等方面进行抑制剂的结构改造;第二部分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合成。在合成过程中我们共合成了包括中间体在内的15个新化合物,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探索了化合物5C6’的合成路径,反复摸索合成条件,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实验结果;2.探索了2-氯代吩恶嗪化合物与化合物5C6’的对接方法;3.尝试了化合物吩恶嗪的合成条件,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三部分是对上述合成药物进行活性测定,并进行初步构效分析。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C3对pim-1激酶的抑制活性(IC50)由10-DEBC化合物的3860nM提高至112.3nM。并对构效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抑制剂2-氯代吩恶嗪及其类似物部分与形成盐桥部分间隔为5个碳链长度为宜,若脂肪链链长过短,则会影响化合物的抑制效果,与pim-1激酶的128位天冬氨酸形成盐桥的药效基团会受到空间位阻以及电性影响,2-氯代吩恶嗪中的氯原子对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pim-1激酶抑制剂 虚拟筛选 分子模拟 化学合成 活性测定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R914.5
【目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3-4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4
  • 1.1 肿瘤的危害14
  • 1.2 分子模拟技术14-16
  • 1.2.1 分子模拟简介14-15
  • 1.2.2 打分函数15-16
  • 1.3 Pim-1激酶介绍16-19
  • 1.3.1 pim-1激酶功能介绍16-18
  • 1.3.2 pim-1激酶结构特点18-19
  • 1.4 目前pim-1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19-24
  • 1.4.1 咪唑并[1,2-b]哒嗪类化合物19-20
  • 1.4.2 异恶唑并[3,4-b]喹啉-3,4(1H,9H)-二酮类化合物20-21
  • 1.4.3 吡啶酮类衍生物21
  • 1.4.4 苯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类21
  • 1.4.5 3-芳基-6-氨基-三唑并[4,3-b]哒嗪类21-22
  • 1.4.6 喹啉类衍生物22
  • 1.4.7 苯并呋喃-2-羧酸类化合物22
  • 1.4.8 氯丙嗪类衍生物22-24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24-32
  • 2.1 目标分子研究方向的确定25
  • 2.2 分子模拟结果及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分析25-28
  • 2.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28-32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32-38
  • 3.1 10-DEBC类似物合成路线的设计32-37
  • 3.1.1 2-氯代吩恶嗪及其类似物的合成路线确定32-35
  • 3.1.2 C部分的改造路线确定35-36
  • 3.1.3 两个部分对接的路线确定36-37
  • 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37
  • 3.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37-38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38-50
  • 4.1 合成部分的结果讨论38-48
  • 4.1.1 2-氯代吩恶嗪及其类似物的探索与讨论38-41
  • 4.1.2 C部分合成的结果与讨论41-43
  • 4.1.3 2-氯代吩恶嗪及其类似物与C部分的对接43-48
  • 4.2 活性测定部分的结果讨论48-50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50-52
  • 第六章 实验部分52-62
  • 6.1 实验试剂和药品52-53
  • 6.2 实验仪器和设备53
  • 6.3 无水试剂的制备53
  • 6.4 实验步骤和方法53-62
  • 6.4.1 2,5-二氯硝基苯的合成53-54
  • 6.4.2 化合物1的合成54
  • 6.4.3 化合物2的合成54-55
  • 6.4.4 化合物C的合成55
  • 6.4.5 化合物5C2的合成55-56
  • 6.4.6 化合物5C3的合成56
  • 6.4.7 化合物5C3的合成56
  • 6.4.8 化合物5C4的合成56-57
  • 6.4.9 化合物5C6的合成57
  • 6.4.10 化合物5C7的合成57
  • 6.4.11 化合物5C8的合成57
  • 6.4.12 化合物5C4’的合成57-58
  • 6.4.13 化合物5C6’的合成58
  • 6.4.14 化合物C3的合成58-59
  • 6.4.15 化合物C4的合成59
  • 6.4.16 化合物C1(1)的合成59
  • 6.4.17 化合物C1的合成59-60
  • 6.4.18 化合物C2(1)的合成60
  • 6.4.19 化合物C2的合成60
  • 6.4.20 化合物B的合成60
  • 6.4.21 化合物B2(1)的合成60
  • 6.4.22 化合物B2的合成60
  • 6.4.23 化合物5的合成60-61
  • 6.4.24 化合物A的合成61
  • 6.4.25 化合物A2(1)的合成61
  • 6.4.26 化合物A2的合成61
  • 6.4.27 化合物A3的合成61
  • 6.4.28 化合物A4的合成61-62
  • 参考文献62-68
  • 附录68-86
  • 致谢86-88
  • 作者及导师简介88-90
  • 附件90-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芳,刘景生;蛋白激酶抑制剂[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6年02期

2 刘廷林;谢焕章;魏于全;杨胜勇;;探索应用反向对接技术研究蛋白激酶抑制剂选择性的可行性[J];药学学报;2009年07期

3 黄卫;曾富华;胡晓敏;;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7年02期

4 欧武陵;胡胜;于丁;;癌症治疗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药物敏感性[J];中国肿瘤;2010年10期

5 史宁;韦林毅;吴久鸿;;小分子抗肿瘤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23期

6 徐岩;王广树;孙薇;杨晓虹;徐利保;;小分子IGF-1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8年10期

7 陈建超;孙悦;周志旭;孙铁民;;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大鼠肉瘤蛋白同源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4年02期

8 王伊文;刘艳芹;谢进;张英鸽;;影响癌症对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敏感性的因素[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2期

9 刘兴赋;傅晓钟;杨坤;;抗肿瘤吡咯三嗪类激酶抑制剂的合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基因治疗可逆转心功能有不全倾向活体家兔心室递送编码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的基因[J];口岸卫生控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鹏;杨加宾;孙春龙;李鲁申;胡兵;张蕊;吉民;;小分子ALK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2 丁素菊;刘康;毕晓莹;;Rho激酶介导的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初探及Rho激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崔国惠;李新刚;陈燕;吴青;;TSA抑制NB4细胞去乙酰化酶活性并促进细胞周期素激酶抑制剂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徐利保;杨晓虹;孙薇;周小平;徐岩;;Rho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张宁;李刚;肖波;刘运海;蔡艳;孙新刚;梁静慧;;Rho激酶抑制剂对EAN发病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马金贵;黄河;蒙凌华;柳红;丁健;;新型Src激酶抑制剂PH006的抗肿瘤作用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国内替尼类开发思进取[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抗艾药物研发目光投向宿主蛋白抑制剂[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翻译 李勇;激酶抑制剂时代[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伊遥 编译;蛋白激酶抑制剂:揭开CNS药物开发新篇章[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编译 李勇;CLL新药研发进入激酶抑制剂时代[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晓艳;眼皮底下的抗癌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衍超;Wee1激酶抑制剂MK-1775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应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辛;两种小分子化合物抗癌作用的发现与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刘晓川;针对B细胞相关恶性肿瘤的激酶抑制剂的药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杜娟;计算机辅助激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和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蕾磊;应用质谱技术筛选激酶抑制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夏冬辉;原癌蛋白PIM-1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秦晋;几类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增军;附睾蛋白激酶抑制剂Eppin和精囊蛋白Semenogelin 1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宋云;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Aβ诱导痴呆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冬冬;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元春;吲哚类Rho激酶抑制剂的计算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韩春晓;基于化学信息学的B-Raf激酶抑制剂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欣然;异喹啉类和4-氨基吡啶类Rho激酶抑制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孟兰芳;用于治疗晚期肺癌的新型ALK和c-Met激酶抑制剂的研发[D];复旦大学;2013年

5 张志杰;新型嘧啶类ALK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葛翠竹;以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为靶点抗肺癌药物的筛选、设计及活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7 吴冕;含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铂(Ⅳ)前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宋盼盼;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丙二酰胺类及脲类关键中间体的合成[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高原;Pim-1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曹一帆;JAK激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分子对接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Pim-1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93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