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基于rasH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F3SM短期致癌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8:34

  本文关键词:基于rasH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F3SM短期致癌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建立ras H2转基因小鼠短期致癌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型PPARβ/δ激动剂F3SM进行致癌性评价;同时进行伴随毒代动力学观察,了解试验期间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帮助完整解释药物毒性的发生。方法1.C57BL/6(后文中简称C57)小鼠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以4个剂量(0,40,120,360 mg/kg)的F3SM对C57小鼠进行28天连续灌胃给药,每日观察不同剂量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给药结束后剖杀一批动物,测量脏器系数,测定血液生化、血液学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此条件下药物对小鼠的最大无损害效应水平(NOAEL)和最大耐受剂量(MTD);剩余动物进行为期2周的恢复期观察,了解药物在给药期间对动物损伤的可逆性;同时设置毒代卫星组,于首次、末次给药监测毒代动力学参数,观察连续给药期间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情况。2.ras H2小鼠和C57小鼠毒代动力学对比试验:单次灌胃C57小鼠和ras H2转基因小鼠60 mg/kg的F3SM,在给药后5min,15min,30min,1h,3h,10h和24h,共7个时间点进行采血,采血量40μL,采血方式为颌下静脉采血。采用LC-MS/MS方法对样品的药物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得出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滞留时间(MRT0-t)、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max)和达峰浓度(Cmax)几项参数,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初步判断两种小鼠对F3SM代谢的一致性。3.转基因小鼠6个月致癌试验:采用ras H2转基因小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4个F3SM剂量组(30,60,120,240 mg/kg),每个F3SM剂量组各按性别设有毒代卫星组,15只/性别/剂量。除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所有其余动物每天灌胃给药1次,每周6天,连续给药6个月;阳性对照药物选用国际通用的氨基甲酸乙酯,于给药期第1,3,5天腹腔注射给药。给药期间每日观察不同剂量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尤其注意观察肿物的发生情况,详细记录。给药结束后剖杀主试验动物,计算死亡率,测量脏器系数,测定血液生化、血液学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各组别各器官肿瘤的发生率,分析F3SM的潜在致癌毒性。结果1.C57BL/6小鼠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脏器系数统计结果显示给药组低、中、高、最高剂量动物肝脏脏器系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停药2周后,各剂量组均得到明显恢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首次给药后,药物在动物体内暴露量与剂量基本成比例,滞留时间没有显著延长;连续给药4周后,三个剂量组动物药物吸收量降低,暴露量降低,未出现蓄积现象。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学指标显示药物主要使小鼠血清中ALT、ALP、Tchol水平升高,使Glu、TG下降,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停药2周后各指标恢复或有恢复趋势。病理结果表明,小鼠灌胃F3SM重复给药4周后,360、120与40 mg/kg剂量下均可引起肝细胞明显肥大,360 mg/kg剂量可致肝细胞轻度增生。停药2周后肝细胞肥大与增生均可完全恢复。2.ras H2小鼠和C57小鼠毒代动力学对比试验:两种小鼠单次给予60 mg/kg F3SM后,血药浓度-时间(c-t)曲线显示给药后的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对两种小鼠单次给药后的AUC(0-t)、MRT(0-t)、t1/2、Tmax和Cmax几项参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检验)。3.转基因小鼠6个月致癌试验:试验终期,空白对照组动物自发脾脏肿瘤3例(1例脾血管瘤,2例脾血管肉瘤);阳性对照组动物在实验期内全部死亡,肺腺瘤发生率达90%。空白对照组和阳性组动物在试验期间存活率、肿瘤发生类型、部位和概率均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余各给药组生存率均大于85%、体重下降范围基本在10%以内。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提示了F3SM对肝脏的损伤和动物应激;脏器系数结果明确提示肝脏肿大,且剂量-效应关系明显。组织病理学详细记录了所有死亡及剖杀动物各个器官的病变及肿瘤发生情况,经综合统计分析肿瘤的发生情况得出,60,120,240mg/kg剂量下的F3SM均在雄性动物中导致了肝腺瘤发生。连续给药26周,30,60和120mg/kg剂量的F3SM在ras H2小鼠体内均未见明显蓄积,240mg/kg剂量连续13周给药后暴露量增加,雌性动物有蓄积倾向,连续26周给药体内暴露量降低,未见明显蓄积。结论1.C57BL/6小鼠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本次试验条件下(0,40,120,360 mg/kg 4个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每周7次),最大无损害效应水平(NOAEL):40 mg/kg;最大耐受剂量(MTD):120 mg/kg。主要可能的毒性靶器官为肝脏、胸腺,呈现一定可恢复性。2.ras H2小鼠和C57小鼠毒代动力学对比试验:以60mg/kg剂量分别单次灌胃C57小鼠和ras H2转基因小鼠,血药浓度-时间(c-t)曲线和代谢动力学参数显示本次试验中两种小鼠对F3SM的代谢大体无差异。提示C57小鼠重复给药4周试验的结果能够对ras H2转基因小鼠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有利的依据。3.ras H2转基因小鼠模型6个月致癌试验:空白对照组和阳性组动物在试验期间存活率、肿瘤发生类型、部位和概率均与文献报道一致,模型建立成功。其余各给药组生存率、体重变化范围均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保证了试验结果统计的完整、良好的背景。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提示了F3SM对肝脏的损伤和动物应激;脏器系数结果明确提示肝脏肿大,且剂量-效应关系明显。给药期间30,60和120mg/kg剂量的F3SM在ras H2小鼠体内均未见明显蓄积。240mg/kg剂量连续13周给药后暴露量增加,雌性动物有蓄积倾向,连续26周给药体内暴露量降低,未见明显蓄积。对致癌性结果的综合判断:在本次试验条件下,60,120,240mg/kg剂量的F3SM在且仅在雄性小鼠身上有明确的致肝脏肿瘤作用(肝腺瘤),30mg/kg,60-240mg/kg剂量的F3SM对雌性小鼠无致癌性。
【关键词】:药物致癌试验 短期致癌试验 ras H2转基因小鼠 PPARβ/δ激动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5
【目录】:
  • 缩略词表4-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3
  • 实验部分13-57
  • 1. C57BL/6 小鼠灌胃F3SM重复给药4周试验13-31
  • 1.1 实验目的13
  • 1.2 实验材料13-14
  • 1.3 实验方法14-17
  • 1.4 实验结果17-30
  • 1.5 实验结论30-31
  • 2. ras H2转基因小鼠与C57BL/6 小鼠单次灌胃F3SM动力学参数比较31-35
  • 2.1 实验目的31
  • 2.2 实验材料31-32
  • 2.3 实验方法32
  • 2.4 实验结果32-34
  • 2.5 实验结论34-35
  • 3. ras H2转基因小鼠6个月短期致癌试验35-57
  • 3.1 实验目的35
  • 3.2 实验材料35-36
  • 3.3 实验方法36-40
  • 3.4 实验结果40-56
  • 3.5 实验结论56-57
  • 讨论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7
  • 附表 1 ras H2转基因小鼠6个月致癌试验各组动物大体剖检发现病变统计表61-63
  • 附表 2 ras H2转基因小鼠6个月致癌试验各组动物镜检发现病变统计表63-67
  • 综述67-76
  • 参考文献74-76
  • 个人简历76-77
  • 致谢7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田甜;任雁;邹莉波;李增刚;王捷;;转基因小鼠模型在致癌实验中的应用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rasH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F3SM短期致癌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93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