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违禁添加降压、降糖类药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4-13 13:20

  本文关键词:违禁添加降压、降糖类药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保健品中曝光的违禁添加药物逐渐增多,由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巨大,不法商贩将过量的速效降压、降糖药物添加到保健品中,长期不合理的服用这类化学药物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开发出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用于保健品的市场监控。目前,降压、降糖类违禁添加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仪器分析,如HPLC. LC/MS等,仪器分析具有许多应用局限,如仪器昂贵,样品处理复杂,不适合现场检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由于其灵敏、快速、特异性等优点,有望成为降压、降糖类保健品现场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本实验中针对降压类药物卡托普利,降糖类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建立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针对卡托普利分子上的巯基,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分子上的羧基合成了免疫原,得到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分析法对抗体和包被原组合进行了筛选,分别得到最优组合,在ELISA中卡托普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的灵敏度分别为1110.92、40.05、72.33 ng/mL。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化学发光法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发现化学发光法明显优于ELISA,卡托普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分别为193.54ng/mL,10.16-3685.54 ng/mL.28.58 ng/mL,1-180 ng/mL.4.68 ng/mL,0.1-100 ng/mL,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相对于酶联免疫法都有所提高,线性范围更宽。将建立的化学发光法用于检测市售保健品,所得结果与仪器法一致。总结:本研究为检测降压降糖类违禁添加药物提供了灵敏、快速、特异性、高效的方法,可用于现场高通量的筛选检测。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多克隆抗体 违禁添加药物 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 卡托普利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2
  • 缩略词12-13
  • 第一章 前言13-26
  • 第一节 降压、降糖类药物概述13-18
  • 1.1.1 降压类化学药物13-14
  • 1.1.2 降糖类化学药物14-16
  • 1.1.3 降压、降糖类药物检测意义16-18
  • 第二节 降压、降糖类药物分析现状18-25
  • 1.2.1 仪器分析18-19
  • 1.2.2 生物分析19-25
  • 第三节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25-26
  • 第二章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26-38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设备26-27
  • 2.1.1 实验试剂与耗材26
  • 2.1.2 主要仪器设备26-27
  • 2.1.3 缓冲液的配制27
  • 第二节 瑞格列奈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27-31
  • 2.2.1 活化卵清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27
  • 2.2.2 瑞格列奈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合成27-29
  • 2.2.3 瑞格列奈的免疫原和包被原的鉴定29-31
  • 第三节 那格列奈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31-33
  • 2.3.1 那格列奈免疫原及包被原的合成31-32
  • 2.3.2 那格列奈免疫原及包被原的鉴定32-33
  • 第四节 卡托普利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33-36
  • 2.4.1 卡托普利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合成33-34
  • 2.4.2 卡托普利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鉴定34-36
  • 第五节 免疫方案及血清处理36-38
  • 第三章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筛选抗体38-46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38-39
  • 3.1.1 实验试剂及耗材38
  • 3.1.2 主要仪器设备38
  • 3.1.3 溶液的配制38-39
  • 第二节 瑞格列奈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39-41
  • 3.2.1 方阵法优选瑞格列奈抗体及包被抗原的最佳测定浓度39
  • 3.2.2 瑞格列奈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39-40
  • 3.2.3 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体的灵敏度40-41
  • 第三节 那格列奈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41-44
  • 3.3.1 方阵法优选那格列奈抗体及包被抗原的最佳测定浓度41-42
  • 3.3.2 那格列奈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42
  • 3.3.3 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体的灵敏度42-44
  • 第四节 卡托普利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44-46
  • 3.4.1 方阵法优选卡托普利抗体及包被抗原的最佳测定浓度44
  • 3.4.2 卡托普利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44
  • 3.4.3 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体的灵敏度44-46
  • 第四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46-72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46-47
  • 4.1.1 实验试剂及耗材46
  • 4.1.2 主要仪器设备46
  • 4.1.3 溶液的配制46-47
  • 第二节 瑞格列奈CLIA检测体系的建立47-56
  • 4.2.1 瑞格列奈化学发光检测法检测流程47
  • 4.2.2 瑞格列奈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动力学过程47-48
  • 4.2.3 瑞格列奈包被原浓度及抗体浓度的优化48-49
  • 4.2.4 间接竞争CLIA法测定瑞格列奈的灵敏度49-50
  • 4.2.5 瑞格列奈抗体交叉反应(CR)率的测定50-52
  • 4.2.6 CLIA法测定瑞格列奈精密度与回收率的测定52-55
  • 4.2.7 CLIA法测定瑞格列奈在实际体系中的应用55-56
  • 第三节 那格列奈CLIA检测体系的建立56-64
  • 4.3.1 那格列奈化学发光检测流程56
  • 4.3.2 那格列奈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动力学过程56-57
  • 4.3.3 那格列奈包被原浓度及抗体浓度的优化57-58
  • 4.3.4 间接竞争CLIA法测定那格列奈的灵敏度58-59
  • 4.3.5 那格列奈抗体交叉反应(CR)率的测定59-60
  • 4.3.6 CLIA法测定那格列奈回收率的测定60-61
  • 4.3.7 CLIA法测定那格列奈在实际体系中的应用61-63
  • 4.3.8 CLIA法与HPLC法测定那格列奈的对比63-64
  • 第四节 卡托普利CLIA检测体系的建立64-72
  • 4.4.1 卡托普利化学发光检测体实验步骤64-65
  • 4.4.2 卡托普利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动力学过程65
  • 4.4.3 卡托普利CLIA条件的优化65-68
  • 4.4.4 间接竞争CLIA法测定卡托普利的灵敏度68-69
  • 4.4.5 卡托普利抗体交叉反应(CR)率的测定69
  • 4.4.6 CLIA法测定卡托普利回收率的测定69-70
  • 4.4.7 CLIA法测定卡托普利在实际体系中的应用70-72
  • 第五章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冰心;王普艳;;那格列奈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年02期

2 张环宇;曲有乐;张玲;;那格列奈H晶型的合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2期

3 朱小娴;陈万中;;S晶型那格列奈降血糖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9期

4 李钢,苏国强,徐群为,朱崇泉;那格列奈的新晶型(英文)[J];药学学报;2001年07期

5 秦华,金华;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那格列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6 谭少珍,周智广,唐炜立,朱旭萍,彭健,王建平,黄干;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6期

7 孙建绪,高永良;那格列奈片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3年11期

8 孙建绪,高永良;那格列奈片的质量评价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1期

9 殷琦,李鹏,郭理博,李可欣,孙春华,李长龄;那格列奈的药理特性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年04期

10 王长江,冯凭,阎胜利,罗佐杰,王德全,孙海燕,刘树琴,杨明功;那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钢;龚文和;徐群为;苏国强;陈家英;;那格列奈晶体形貌与结构测定[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伟;贺毅憬;韩春婷;周宏灏;;SLC01B1 521T>C基因多态对降糖药那格列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任国飞;;那格列奈的新剂型研究进展[A];2013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会议报告与论文汇编[C];2013年

4 詹伟彬;;那格列奈(唐力)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6年

5 李保会;吕运开;秦新英;;毛细管区带电泳同时分离那格列奈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体[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刘天;魏爱生;郎江明;陈苹;王甫能;陈发胜;郅敏;;那格列奈对葡萄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的影响[A];广东省第五届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魏世杰;;替米沙坦与那格列奈在比格犬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天;魏爱生;郎江明;陈苹;王甫能;陈发胜;郅敏;;那格列奈对葡萄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宗文漪;高妍;袁申元;冯凭;罗佐杰;汪寅章;郭晓蕙;柴瑞敏;郑宝忠;秦映芬;潘长玉;;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海;刘娟;陈霭玲;李延兵;;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标准碳水化合物餐及混合餐后血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友根;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那格列奈[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董耀平;那格列奈仿制药市场寻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李苗;辽宁9项专利成功出让[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瑜;CYP2C9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那格列奈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文宁;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及药效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郑磊;违禁添加降压、降糖类药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5年

3 李志伟;分子烙印及相关技术分离分析那格列奈和氨基安替比林[D];河北大学;2003年

4 李妍;自组装膜调控那格列奈结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汤世国;米格列奈钙分散片和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殷霞;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程永科;那格列奈多晶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违禁添加降压、降糖类药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03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