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载阿霉素和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微泡体外双模式成像及对淋巴瘤细胞毒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2:21

  本文关键词:载阿霉素和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微泡体外双模式成像及对淋巴瘤细胞毒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载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doxorubicin, ADM/DOX)和氧化铁纳米颗粒(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ION)的多功能聚合物微泡(multifunctional polymer microbubbles, MPMBs),验证其体外双模式成像的效能,观察其联合及不联合超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细胞株SU-DHL-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1以聚左旋乳酸(poly L lactic acid, PLLA)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作为膜壳材料,通过机械振荡法制备了包裹ADM和油酸修饰的氧化铁纳米颗粒(oleic acid modified ION, OA-ION)的 MPMBs,并对其进行粒径、显微形貌等结构表征和磁性能、包封率等检测。分别采用GE临床超声诊断仪、7.0T微磁共振系统进行体外成像实验,分别考察并比较生理盐水、普通多聚物微泡(polymer microbubbles, PMBs)及MPMBs的显影情况。2将SU-DHL-4细胞株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单纯超声组,单纯ADM组,ADM+超声组,MPMBs组及MPMBs+超声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学(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caspase 3等。结果:1 MPMBs磁性能良好,呈规则圆形,粒径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区间(603.3±190.8)nm,ADM包封率为(25.41±4.52)%。MPMBs具有明显增强磁共振T2*成像的能力,且较PMBs具有更好的超声显影效果。2分组处理48h后观察,相对于对照组与单纯超声组而言,其余各组细胞增值抑制、细胞凋亡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caspase3表达增高。两两比较显示,上述变化MPMBs联合超声组较单纯ADM组显著。结论:共载了ADM和OA-ION的MPMBs可提高体外磁共振及超声显像效果,其联合超声可增强ADM对DLBCL细胞株SU-DHL-4的毒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体外实验基础。
【关键词】:微泡 氧化铁 多柔比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词表10-12
  • 第一章 前言12-16
  • 1.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现状12-13
  • 1.2 医学成像诊断模式现状13-14
  • 1.3 一体化诊疗医学模式14-15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15-16
  • 第二章 载阿霉素和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微泡制备及体外双模式成像16-27
  • 2.1 材料和方法16-23
  • 2.1.1 主要试剂16
  • 2.1.2 主要仪器及耗材16-17
  • 2.1.3 实验方法17-23
  • 2.1.3.1 MPMBs的制备17-21
  • 2.1.3.2 MPMBs一般性质的测定21-23
  • 2.1.3.3 体外双模式成像23
  • 2.2 实验结果23-26
  • 2.2.1 MPMBs的一般性质23-25
  • 2.2.2 体外双模式成像25-26
  • 2.3 讨论26-27
  • 第三章 MPMBs对DLBCL细胞的影响及其与超声的联合作用27-41
  • 3.1 材料和方法27-35
  • 3.1.1 主要试剂27
  • 3.1.2 主要仪器及耗材27-28
  • 3.1.3 细胞来源28
  • 3.1.4 试剂配制28
  • 3.1.5 实验方法28-35
  • 3.1.5.1 细胞复苏与培养28-29
  • 3.1.5.2 cck-8法单药ADM对SU-DHL4细胞半抑制浓度的测定29-30
  • 3.1.5.3 细胞分组干预30
  • 3.1.5.4 cck-8法细胞活力检测30-31
  • 3.1.5.5 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察31
  • 3.1.5.6 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31-32
  • 3.1.5.7 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32-35
  • 3.1.5.8 统计学分析35
  • 3.2 实验结果35-39
  • 3.2.1 单药ADM对SU-DHL4细胞IC50的测定35
  • 3.2.2 cck-8法细胞活力检测35-36
  • 3.2.3 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察36
  • 3.2.4 分组处理SU-DHL-4细胞48 h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36-38
  • 3.2.5 分组处理SU-DHL-4细胞48 h后各组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38-39
  • 3.3 讨论39-41
  • 第四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41-42
  • 第五章 文献综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42-48
  • 5.1 微泡造影剂概述42-43
  • 5.2 微泡造影剂用于诊断、治疗的机理43
  • 5.3 微泡造影剂用于疾病诊断43-45
  • 5.4 微泡造影剂用于疾病治疗45-46
  • 5.5 问题及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6
  • 致谢56-57
  • 作者简介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晗晓;严世贵;蔡迅梓;林调;黄乐怡;胡斌;陈云琳;师钟丽;;微泡超声增强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抗菌作用的机制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3年08期

2 白园园;修建成;;超声破坏微泡介导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机制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3 叶枝依;骆文龙;;超声微泡携基因治疗面神经损伤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年14期

4 朱梅;李佩P;钟渝;梁红敏;何利平;刘政;;低能量脉冲式超声联合微泡对兔VX2肿瘤微循环的阻断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04期

5 王庆捷;任利群;童嘉毅;陈龙;;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1年02期

6 杨钰楠;高云华;谭开彬;刘平;付赤学;;诊断超声联合微泡促顺铂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6期

7 韩伟;李玲;穆玉明;;尿激酶RGDS靶向溶栓造影剂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6期

8 邓学东;刘吉斌;Barry B Goldberg;;超声造影检测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J];上海医学影像;2006年01期

9 杨春江;王志刚;彭晓琼;冉海涛;景香香;李晓东;郑元义;张群霞;凌智瑜;张茂惠;;炎性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超声造影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杨春江,王志刚,冉海涛,景香香,彭晓琼,李兴升,张群霞;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观察淋巴结增强效果的实验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青;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载阿霉素和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微泡体外双模式成像及对淋巴瘤细胞毒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11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