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4-18 16:19

  本文关键词:白蛋白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综述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依据国内外研究文章及专利文献共63篇,将白蛋白的性质及功能、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靶向肿瘤作用机理、上市药物及其临床前和临床实验结果进行了概括。结果白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显示独特的靶向肿瘤机理;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中二硫键形成法相对于其他制备方法具有显著优点,避免了很多基于溶剂传递的传统剂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由其制备的上市药物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Abraxan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白蛋白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省药物研究院;
【关键词】白蛋白纳米粒 载药系统 制备工艺 nabTM-技术 紫杉醇 临床结果
【分类号】:R94
【正文快照】: 近年来,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以安全有效的方式传递水难溶性药物仍然是药剂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发现,纳米粒(nanoparticles,NP)载体系统具有改善吸收、调节释药速度及一定的靶向性等特点,特别是在传递水难溶性药物中展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滕小玉,管忠震,姚志文,刘冬耕,周宁宁,罗汉钰,Michael Hawkins,Patrick Soon-Shiong;晚期实体癌患者对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悬浮液的临床耐受性研究[J];癌症;2004年S1期

2 卢懿;邓意辉;徐缓;石莉;董晓辉;李乐;;半胱氨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含量的影响[J];分析化学;2008年09期

3 赵颖怡,汪嵘,韦宇拓,董燕,甘凤琼;人血清白蛋白的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2年02期

4 石莉;邓意辉;董晓辉;卢懿;周欣羽;王宁;;超声法制备齐多夫定碳酸胆固醇酯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5 刘欣荣;王龙;卢懿;董晓辉;石莉;邓意辉;;HPLC法测定羟基喜树碱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中的药物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张辉;霍美蓉;周建平;张志祥;;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和表征[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王宁;邓意辉;王绍宁;周欣羽;赵静;沈琳;董晓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中药物含量[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静;张频;;紫杉醇新剂型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07年01期

2 王丽娟;刘峥;王莉;;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J];材料导报;2007年09期

3 邹龙;纳米科技在中药现代制备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4 胡雪峰,刘铭球,喻伦银,陈德基,江曼,刘晓翌,夏东,张正彬;IL-4和紫杉醇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4期

5 陈秀丽,吴泽志,冯全义,李萍,刘利萍,蔡绍皙;抗癌药物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6 林炳权;许乙凯;冯婕;;SPIO-PBCA-PEG纳米微粒的合成及MR成像[J];放射学实践;2011年11期

7 李江华;胡涌刚;庞志涛;;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中白蛋白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8 田建袅;韦盛志;赵彦春;赵书林;;CdTe量子点同步荧光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J];分析试验室;2008年12期

9 ;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2010年09期

10 刘罕奇,章孝军;氟脲嘧啶白蛋白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阎海波;张雨青;马永雷;周丽霞;;胰岛素-丝素纳米颗粒结合物的生物合成及作为药物缓释系统的体外评价(英文)[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2 陈安平;赵颖;;紫杉醇临床应用进展[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刘生;热响应性水凝胶纳米粒子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与初步应用[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岩;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肝动脉栓塞明胶微球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3 姜炜;纳米磁性粒子和磁性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蜀;长循环阿柔比星A PELGE纳米粒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温涛;微乳液在中药纳米载体药物合成和毒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朱振峰;血管内局部应用纳米控释系统防治心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7 张皖清;甲氨蝶呤磁性抗癌新药的临床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8 王夏红;苯妥英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抗癫痫的药效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吕路线;纳米微粒载NF-κB圈套基因作用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常军;含5-氟尿嘧啶高分子药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晚期胃癌以紫杉类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最适模型[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陈欣;烯效唑纳米颗粒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志;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硫酸多糖916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钱琴;葡聚糖微结构的聚乙烯醇凝胶敷料的制备[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景权;松香酸淀粉酯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小红;锰、铁氧化物纳米微球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张帆;双水相萃取偶联柱层析分离纯化重组白蛋白[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晓莉;叶酸介导EGCG白蛋白肿瘤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与表征[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巩丽丽;吲哚丁酸纳米混悬剂促进大叶黄杨绿枝扦插生根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冀国强;复合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新德,郭济贤;葫芦素类成分的化学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5年03期

2 王恺,马光辉;白蛋白纳米球药物载体的制备及表征[J];过程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3 陈琳,赵艳华,马平,张亚东,卜凤荣;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酵母中的表达及分析鉴定[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1年03期

4 邱荣德,李士云,陈俊刚,吴祥甫,袁中一;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与纯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5 黄明志,郭美锦,储炬,杭海峰,庄英萍,张嗣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生长期的代谢计算[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6 杨晟,黄鹤,章如安,钱美琴,余有浩,钱雪明,袁中一;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Pichia pastoris中分泌表达影响因素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7 郭美锦,储炬,杭海峰,庄英萍,叶勤,张嗣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表达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2000年05期

8 齐菲;羟基喜树碱剂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5年09期

9 孙静霞,王雷娜,尹莉,张正行;HPLC-FD法测定羟基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周建平;霍美蓉;;现代药剂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陈大为;赵秀丽;胡海洋;乔明曦;杨春荣;;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及制备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李琴娣;殷玉生;;清解喷雾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林建秀;;复方消冻乳膏的制备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4 燕福民,孙玉娴,李玉环,王金凯,杨清云,吴薇薇;骨u闹票腹ひ占傲俅补鄄煅芯,

本文编号:315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15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e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