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在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21 06:41

  本文关键词: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在分析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是一种零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量子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个学科研究领域中,量子点作为荧光标记物可以用于高灵敏的检测目标物,已经成为了化学生物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目前为止,基于量子点构建的传感器在离子检测、分子识别、免疫分析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报道。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量子点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其次对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和发光原理进行说明;接着对量子点的合成和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量子点在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该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及抑制剂筛选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病症,主要特征为慢性高血糖,目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类重要药物,建立新方法用于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于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发现至关重要,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本章节中,我们合成了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p-CD-QDs),并利用合成的β-CD-QDs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及抑制剂筛选方法。β-CD-QDs的合成是以3-氨基苯硼酸为桥梁,将环糊精共价连接至量子点表面。对硝基苯酚-α-D-吡喃葡萄糖是α-葡萄糖苷酶的常见底物,经酶解后会生成对硝基酚,对硝基苯酚结构与环糊精的疏水空腔结构相匹配,从而进入至环糊精空腔中并与量子点发生电子转移,导致量子点的荧光发生猝灭。本研究以β-CD-QDs为荧光探针,通过对酶解产物对硝基酚的响应建立起酶活性的检测方法,进而实现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本研究选取两种已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4,6-三溴苯酚和阿卡波糖,对该荧光抑制剂筛选方法评估,所得IC50值分别为24 μM和0.55mM,低于文献所报道的IC50值,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第三部分多巴胺的荧光检测多巴胺是广泛存在于末梢神经和脑神经系统中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它与许多使人衰弱疾病相关,因此快速灵敏检测多巴胺对临床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本章中,以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利用其表面修饰的β-环糊精对多巴胺的氧化产物多巴胺醌化合物进行包合,多巴胺醌与β-CD-QDs的表面发生电子转移过程进而猝灭β-CD-QDs的荧光,基于以上原理建立起了多巴胺的荧光检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且灵敏度较高,所得多巴胺的线性范围为1×10-7 mol/L至2×10-5mol/L,检出限达到38.6nmol/L
【关键词】:β-环糊精 量子点 α-葡萄糖苷酶 活性检测 抑制剂筛选 多巴胺 荧光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量子点的简介9-12
  • 1.1.1 量子点的基本概念9-10
  • 1.1.2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10-11
  • 1.1.3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11-12
  • 1.2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12-17
  • 1.2.1 金属有机化学法12-14
  • 1.2.2 水相直接合成法14-15
  • 1.2.3 量子点表面功能化修饰15-17
  • 1.3 量子点的应用17-21
  • 1.3.1 荧光探针18-19
  • 1.3.2 药物传输19-20
  • 1.3.3 细胞标记20
  • 1.3.4 免疫分析20-21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21-23
  • 第2章 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及抑制剂筛选23-37
  • 2.1 引言23-24
  • 2.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24-25
  • 2.2.1 材料与试剂24
  • 2.2.2 实验仪器设备24-25
  • 2.3 实验部分25-27
  • 2.3.1 β-环糊精修饰的量子点的制备25-26
  • 2.3.2 对硝基酚对β-CD-QDs荧光的猝灭26
  • 2.3.3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26
  • 2.3.4 选择性试验26-27
  • 2.3.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的测定27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27-35
  • 2.4.1 β-环糊精修饰的量子点的光谱表征27-29
  • 2.4.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基本原理29-30
  • 2.4.3 对硝基酚对β-CD-QDs的荧光猝灭30-31
  • 2.4.4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31-32
  • 2.4.5 选择性研究32-33
  • 2.4.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33-35
  • 2.5 本章小结35-37
  • 第3章 多巴胺的荧光检测方法37-47
  • 3.1 引言37-38
  • 3.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38-39
  • 3.2.1 材料与试剂38
  • 3.2.2 仪器设备38-39
  • 3.3 实验部分39
  • 3.3.1 β-环糊精修饰的量子点的制备39
  • 3.3.2 多巴胺的检测39
  • 3.4 结果与讨论39-45
  • 3.4.1 基于β-CD-QDs检测多巴胺原理及机制分析39-41
  • 3.4.2 β-环糊精修饰的量子点的浓度对多巴胺检测的影响41-42
  • 3.4.3 pH值对多巴胺检测的影响42-43
  • 3.4.4 多巴胺的检测43-45
  • 3.5 小结45-47
  • 全文总结47-49
  • 参考文献49-63
  • 致谢63-65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科研成果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鹏;宋金春;;量子点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23期

2 谭君;祝连彩;;量子点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8年06期

3 李鸿梅,房学迅,陈娟娟,李惟,王丽萍;量子点荧光标记应用于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5期

4 徐萌,陈新明;量子点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年09期

5 李琨;焦嫦亮;尹翔;王顺伟;王吉伟;张阳德;;量子点荧光标记及其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年04期

6 杨玲玲;;量子点及其在生物光子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年01期

7 张毅;;量子点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石油化工应用;2008年02期

8 郑少鸾;朱立新;许小亮;王本忠;;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在生物标记成像中的应用及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06期

9 李丹;严拯宇;;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药物生物技术;2007年05期

10 崔庆新;赵学武;王磊;姜玮;;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在生命科学和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红;武红敏;梁建功;韩鹤友;;量子点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宋涛;逯超亮;宫晓群;杨秋花;李云红;常津;;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久敏;宫晓群;张琦;宋涛;刘铁根;李迎新;常津;;小波变换在量子点编码识别中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佳涵;葛玉舒;田方方;樊婷;袁莲;刘义;;微量热研究量子点对线粒体代谢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何治柯;;小粒经近红外低毒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贾金锋;;全同金属量子点的生长与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友林;曾庆辉;孔祥贵;;用于在体高灵敏检测的量子点发光光纤生物传感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金嫒;王琛;付国;刘力;王桂英;;量子点的三维取向探测[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家雨;崔一平;王志兵;;胶体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原凤英;蒋最敏;陆f ;;锗硅双层量子点耦合效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卫东;美研究可高效阻断蛋白生成的量子点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常丽君;韩国造出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曲照贵;天大首创零污染量子点合成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刘牧洋;我国量子点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全楚;“量子点”荧光标记初露端倪[N];健康报;2005年

6 刘霞;科学实验发现:量子点不是点[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霞;量子点显示屏或将成主流[N];科技日报;2010年

8 刘霞;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创纪录[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欢;纳米技术全面升级LED[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马艳红;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量子点荧光微球[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民;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星波;单个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超高分辨率定位上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解兵;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钒;高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5 周宏明;核壳型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及其光学非线性[D];武汉大学;2013年

6 黄碧海;基于量子点标记的生物探针构建[D];武汉大学;2012年

7 潘佳奇;半导体ZnSe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8 何耀;性能优良水溶性量子点和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微波辐射制备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陈耕;半导体自组织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和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璇;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新体系及其分析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芳蕊;纳米颗粒—量子点经嗅觉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08年

2 许智祥;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秀清;量子点的不同修饰方法对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华晓锋;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的偶联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玉丹;单电子隧穿耦合量子点的输运和光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6 何至青;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清爱;基于量子点的金属离子检测和碳点的制备及其发光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卢鹏;核分析技术在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吸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张翼飞;锗硅单量子点的耦合和瞬态电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赵潇;一种纳米级碳量子点的合成、修饰、表征及生物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在分析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19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