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紫杉醇的半合成及质量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4:11

  本文关键词:紫杉醇的半合成及质量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紫杉醇是一个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抗癌机理和高效的抗肿瘤活性,逐渐成为了治疗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首选药物。最早得到的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而来,然而由于该植物生长缓慢、树皮不可再生,且紫杉醇含量极低,使得紫杉醇无法满足临床应用需要,所以化学合成紫杉醇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本文选择的方法是以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ABⅢ)为前体,进行紫杉醇半合成,10-DABⅢ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的枝叶中,枝叶可以再生,且其含量高于树皮中的紫杉醇,使得半合成紫杉醇成为了最实用的途径。本文以10-DABⅢ为前体,通过四步反应合成了紫杉醇,最后参照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对自制紫杉醇样品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1.确定了以10-DABⅢ为前体,通过四步反应合成紫杉醇的方法,利用三乙基氯硅烷和乙酰氯分别是对7位和10位羟基进行保护,然后以DCC为缩合剂连接母核和侧链,最后在盐酸乙醇的作用下打开侧链并且脱去7位的羟基保护,最终得到紫杉醇。2.对自制样品紫杉醇进行了质量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有关物质检查和含量测定,证明检查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并且完成了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的两套方法学研究。
【关键词】:红豆杉 紫杉醇 10-DAB 半合成 质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5;R9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红豆杉及10-DAB简介9-11
  • 1.1.1 红豆杉简介9
  • 1.1.2 10-DAB简介9-10
  • 1.1.3 10-DAB含量分布10-11
  • 1.2 紫杉醇的发现11-12
  • 1.3 紫杉醇简介12-13
  • 1.3.1 紫杉醇的基本性质12
  • 1.3.2 紫杉醇作用机制12-13
  • 1.4.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13-16
  • 1.4.1 药动学13
  • 1.4.2 不良反应13-14
  • 1.4.3 临床应用14-16
  • 1.5 紫杉醇的制备方法16-19
  • 1.5.1 红豆杉中提取16
  • 1.5.2 化学全合成16-17
  • 1.5.3 化学半合成17-18
  • 1.5.4 生物合成18
  • 1.5.5 真菌发酵法18-19
  • 第2章 紫杉醇半合成19-25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19-20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19-20
  • 2.1.2 实验仪器20
  • 2.2 半合成实验设计20-21
  • 2.3 合成实验21-24
  • 2.3.1 化合物(1)的合成21-22
  • 2.3.2 化合物(2)的合成22
  • 2.3.3 化合物(3)的合成22-23
  • 2.3.4 紫杉醇的合成23-24
  • 2.4 实验结果小结24-25
  • 第3章 自制紫杉醇的质量标准研究25-38
  • 3.1 材料与仪器25-26
  • 3.1.1 材料与试剂25
  • 3.1.2 仪器设备25-26
  • 3.2 性状26
  • 3.2.1 外观性状26
  • 3.2.2 溶解度26
  • 3.3.3 比旋光度26
  • 3.3 鉴别26-28
  • 3.3.1 高效液相色谱法26-27
  • 3.3.2 红外分光光度法27-28
  • 3.4 检查28-34
  • 3.4.1 澄清度28
  • 3.4.2 有关物质28-33
  • 3.4.3 残留溶剂33-34
  • 3.4.4 干燥失重34
  • 3.5 含量测定34-38
  • 3.5.1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34
  • 3.5.2 系统适用性试验34-35
  • 3.5.3 检查方法与结果35
  • 3.5.4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35-38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38-39
  • 参考文献39-44
  • 附录44-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征武,吴莲芬;紫杉醇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7年01期

2 黄旭梁;楼锦芳;朱巍;许垒柱;;红豆杉中10-DAB Ⅲ的含量测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05期

3 王洋,谭玲;紫杉醇的不良反应[J];中国全科医学;1999年05期

4 马金兰;杨s

本文编号:326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26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