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QIC1抑制EGFR-STAT3-HKⅡ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4:04

  本文关键词:QIC1抑制EGFR-STAT3-HKⅡ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人类肿瘤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是癌症治疗的有效靶目标。本研究将对以EGFR为靶点合成的20种新的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单体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活性最强的化合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及其对耐药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筛选20种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单体对人类肝癌Hep G-2细胞、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人类肺腺癌A549细胞及人类宫颈癌Hela细胞的活性,获得抗肿瘤活性最强的单体成分;流式细胞仪检测该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分析该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该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中EGFR、p-EGFR、STAT3、p-STAT3、HKⅡ蛋白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从20种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单体中筛选出抗肿瘤活性最强的单体成分--QIC1{9-氟-3-甲基-10-(4-甲基哌嗪-1-基)-6-[(Z)-(2-羰基-1,2-二氢-3H-吲哚-3-亚甲基)甲基]-2,3-二氢-7H-[1,4]氧杂联氮基[2,3,4-ij]喹啉-7-酮}。2、QIC1对Hep G-2、MCF-7、A549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苏尼替尼(Sunitinib)。QIC1对Hep G-2、MCF-7、A549细胞作用48h的IC50分别为:2.44±0.63μmol/L、1.85±0.54μmol/L、2.69±0.03μmol/L;阳性对照Sunitinib对Hep G-2、MCF-7、A549作用48 h的IC50分别为:16.66±0.93μmol/L、17.96±1.13μmol/L、8.77±1.38μmol/L。3、而QIC1对正常肝细胞QSG7701(IC50=17.91±0.14μmol/L)的毒性与阳性对照Sunitinib(IC50=17.00±0.16μmol/L)对正常肝细胞QSG7701的毒性相似。4、QIC1阻滞Hep G-2细胞周期于G2/M期,且呈剂量依赖性;QIC1使A549细胞S期细胞减少,可能抑制A549细胞DNA的合成。5、QIC1可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Hep G-2、A549及MCF-7细胞凋亡,可促使Bax表达增加,同时抑制Bcl-2表达。6、QIC1下调EGFR的活性进而影响下游的STAT3,调节HKⅡ信号通路。7、QIC1抑制人类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DOX的增殖并增强阿霉素对MCF-7/DOX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论:新的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QIC1可通过EGFR-STAT3-HKⅡ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可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关键词】: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QIC1 EGFR通路 己糖激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5
  • 第一部分 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15-25
  • 1.1 实验材料15-17
  • 1.1.1 主要仪器15-16
  • 1.1.2 细胞株16
  • 1.1.3 药品与试剂16
  • 1.1.4 药品与试剂配制方法16-17
  • 1.1.5 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17
  • 1.2 实验方法17-18
  • 1.2.1 细胞培养17
  • 1.2.2 MTT法筛选20种喹诺酮-吲哚酮衍生物单体的抗肿瘤活性17-18
  • 1.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18
  • 1.3 实验结果18-23
  • 1.4 讨论23
  • 1.5 小结23-25
  • 第二部分 QIC1的抗肿瘤活性及分子机制研究25-45
  • 2.1 实验材料26-30
  • 2.1.1 主要仪器26-27
  • 2.1.2 细胞株27
  • 2.1.3 药品与试剂27-28
  • 2.1.4 药品与试剂配制方法28-30
  • 2.1.5 QIC1及阳性对照苏尼替尼(Sunitinib)30
  • 2.2 实验方法30-34
  • 2.2.1 细胞培养30
  • 2.2.2 MTT法检测QIC1的抗肿瘤活性30-31
  • 2.2.3 细胞周期检测31
  • 2.2.4 细胞凋亡检测31-32
  • 2.2.5 Western Blotting32-34
  • 2.2.6 统计学分析34
  • 2.3 实验结果34-42
  • 2.3.1 QIC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34-36
  • 2.3.2 QIC1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36-37
  • 2.3.3 QIC1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37-40
  • 2.3.4 QIC1对EGFR-STAT3-HKⅡ信号通路的影响40-42
  • 2.4 讨论42-44
  • 2.5 小结44-45
  • 第三部分 QIC1逆转人类乳腺癌MCF-7/DOX耐药细胞的耐药性45-57
  • 3.1 实验材料46-50
  • 3.1.1 主要仪器46
  • 3.1.2 细胞株46
  • 3.1.3 药品与试剂46-47
  • 3.1.4 药品与试剂配制方法47-50
  • 3.1.5 QIC1及阿霉素(DOX)50
  • 3.2 实验方法50-53
  • 3.2.1 细胞培养50
  • 3.2.2 RT-PCR50-51
  • 3.2.3 Western Blotting51-52
  • 3.2.4 MTT法检测QIC1对耐药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52-53
  • 3.2.5 统计学分析53
  • 3.3 实验结果53-55
  • 3.4 讨论55-56
  • 3.5 小结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61-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65
  • 致谢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生,袁肇凯,郭志华;细胞凋亡与中医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12期

2 万晓艳,于苏国,郭玉芹,何庆;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2年06期

3 祝伟民,林建棣,马晓东,段小平;运动与细胞凋亡[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7期

4 王会玲,景文莉,张小红,高维娟;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梁薇;细胞凋亡的中药调节机制[J];四川中医;2005年11期

6 张松彪;细胞凋亡与细胞养生[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01期

7 杨竹林,伍汉文;细胞凋亡调控因素有关基因的研究[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7年02期

8 刘恩梅,杨锡强;细胞凋亡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医学;1998年01期

9 ;美开发调控细胞凋亡药物[J];中国肿瘤;1999年07期

10 管孝鞠,廖明阳;细胞凋亡在致畸中的作用[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丽;李前忠;;不同亚细胞位置的细胞凋亡蛋白质的结构特性分析[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孙英丽;赵允;朱山;翟中和;;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刘二龙;袁慧;;锌与细胞凋亡[A];2003全国家畜内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邱洁;高海青;;锌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俞雅萍;;细胞凋亡的机制及途径和影响因素[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于青;袁伟杰;姚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足细胞凋亡的机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季宇彬;尹立;汲晨锋;;调控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因素[A];肿瘤病因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经纬;汤长发;;运动中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变化特征[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蒲小平;李长龄;屠鹏飞;宋志宏;;中药肉丛蓉成分抗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江键;宋诚荣;崔黎丽;方影;王小平;;静电场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初步探讨[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东;“细胞凋亡”与临床医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张志军;细胞凋亡与中医药[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细胞凋亡疗法”正逐步成为治疗癌症的新途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4 记者张建松;治疗癌症新途径:细胞凋亡疗法[N];科技日报;2002年

5 李明辉;“细胞凋亡”治癌症[N];医药导报;2002年

6 洪敏;细胞凋亡研究引人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陶春祥;细胞凋亡对心脏疾病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梁媛媛;薛定:发现癌症“开关”[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高书明;诱导癌细胞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勇汇;中药诱导癌细胞凋亡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利;系列多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张浩;从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研究铅诱发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效应与机理[D];山东大学;2015年

3 何欣怡;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抑制家蚕BmN细胞凋亡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冯全服;从线粒体途径研究川芎嗪诱导HepG2细胞凋亡效应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张晓倩;高糖诱导Bim蛋白高表达而促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D];山东大学;2015年

6 孙健玮;PTEN基因负调控Raf1磷酸化的作用及其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7 徐林艳;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TNFRSF10B和CFLAR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樊庆端;生物调控网络的建模与动力学行为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9 王德选;WNK_3对钠氯协调转运子的调节及在胚肾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叶嘉;Nogo-B在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璐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人胚肾细胞(HEK293)的毒理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张薇;蒜头果蛋白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3 唐建国;视黄醇X受体出核抑制对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安璐;3-氯-1,2-丙二醇细胞毒性及其诱导HEK293细胞凋亡途径探究[D];江南大学;2015年

5 杨翔;Procaspase-8的异常表达抑制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昌明;I3C通过调控p53泛素化对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7 彭涵;共轭亚油酸对仔猪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8 李立辉;ΔFosB通过MMP-9调控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杨鑫铖;Hedgehog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贾琼琼;MicroRNA-214对H_2O_2损伤L6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QIC1抑制EGFR-STAT3-HKⅡ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29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