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0:11

  本文关键词: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制备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并对其质量、安全性、透皮性能以及初步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皮肤癣菌病提供一种药物新剂型。方法:(1)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制备:根据盐酸萘替芬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筛选合适的油相,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出最佳配方,以加水滴定法制备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2)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质量评价:用染色法鉴定其结构类型,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大小、粒度分布、多分散系数,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经高速离心试验、光照试验、长期试验判断其稳定性。(3)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安全性评价:依据单次、多次给药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来评价纳米乳的安全性。(4)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透皮试验: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比较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原药混合液和含2%氮酮的原药混合液的透皮性能。(5)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性能: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对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与原药混合液进行对比。(6)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临床药效试验:以须癣毛癣菌人工感染的豚鼠为研究对象,考察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临床药效。结果:(1)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配方:w(盐酸萘替芬)=0.72%,w(肉桂醛)=3.62%,w(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16.27%,w(1,2-丙二醇)=5.42%,w(蒸馏水)=73.97%。(2)所制备的纳米乳外观表现为微黄色,澄清透明,经染色法鉴定为水包油结构,乳滴呈均匀的圆球形,大小均一,无黏连,粒径范围为6.50~32.6 nm,平均粒径为13.35 nm,多分散系数0.196,离心、光照、长期试验均无分层、絮凝、析出等现象,含量基本无变化。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中盐酸萘替芬最佳检测波长为254 nm,在0.78125~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肉桂醛最佳检测波长为285 nm,在1.5625~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3)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无皮肤刺激性、无急性毒性、无致敏性,为安全性较高的皮肤用药。(4)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透皮性能结果: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原药混合液和含2%氮酮的原药混合液中盐酸萘替芬的经皮渗透速率分别5.50397±0.056547μg/cm2.h、1.88217±0.003707μg/cm2.h、4.2522±0.002862μg/cm2.h,肉桂醛的经皮渗透速率分别为174.27667±0.047258μg/cm2.h、57.06700±0.096576μg/cm2.h、129.34333±0.646136μg/cm2.h,表明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透皮性能显著优于原药混合液组(P0.01)和含2%氮酮的原药混合液组(P0.01)。(5)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性能结果: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对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分别是0.008、0.016、0.008、0.004μg/mL,MBC分别是0.156、0.156、0.039、0.039μg/mL,优于盐酸萘替芬和肉桂醛原药混合液,说明制备的纳米乳释药载体,比原药混合液相比,提高了抑菌活性。(6)临床药效结果显示,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对人工复制模型两周治愈率高于盐酸萘替芬软膏,在第12 d痊愈,且无复发。结论:制备的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药效,符合纳米乳制剂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盐酸萘替芬 肉桂醛 纳米乳 安全性评价 透皮性能 体外抑菌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4
  • 1.1 皮肤癣菌病的研究进展12-14
  • 1.1.1 皮肤癣菌病的概况12
  • 1.1.2 皮肤癣菌病的治疗12-14
  • 1.2 纳米乳研究进展14-18
  • 1.2.1 纳米乳的组成15
  • 1.2.2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15-16
  • 1.2.3 纳米乳的表征16-17
  • 1.2.4 纳米乳的应用17-18
  • 1.3 盐酸萘替芬的研究进展18-21
  • 1.3.1 盐酸萘替芬的理化性质18-19
  • 1.3.2 盐酸萘替芬的作用机理19
  • 1.3.3 盐酸萘替芬的抗菌活性19-21
  • 1.3.4 盐酸萘替芬的药动学21
  • 1.3.5 盐酸萘替芬的毒理学21
  • 1.3.6 盐酸萘替芬的临床疗效21
  • 1.4 肉桂醛研究概况21-23
  • 1.4.1 肉桂醛的理化性质22
  • 1.4.2 肉桂醛的抑菌活性22-23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3-24
  • 第二章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24-36
  • 2.1 材料与方法24-26
  • 2.1.1 试验材料24
  • 2.1.2 方法24-26
  • 2.2 结果与分析26-34
  • 2.2.1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配方筛选26-28
  • 2.2.2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质量评价28-34
  • 2.3 讨论34
  • 2.3.1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配方的确定34
  • 2.3.2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含量测定34
  • 2.4 小结34-36
  • 第三章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试验36-42
  • 3.l 材料36
  • 3.1.1 主要试剂36
  • 3.1.2 试验动物36
  • 3.2 方法36-38
  • 3.2.1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36-37
  • 3.2.2 皮肤刺激性实验37
  • 3.2.3 致敏反应37-38
  • 3.3 结果与分析38-41
  • 3.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38-39
  • 3.3.2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39-40
  • 3.3.3 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40-41
  • 3.4 讨论41
  • 3.5 小结41-42
  • 第四章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透皮性能的研究42-45
  • 4.1 材料42
  • 4.1.1 主要药品与试剂42
  • 4.1.2 主要仪器42
  • 4.1.3 实验动物42
  • 4.2 方法42-43
  • 4.2.1 试验准备42
  • 4.2.2 经皮扩散试验42
  • 4.2.3 数据处理42-43
  • 4.3 结果与分析析43-44
  • 4.4 讨论44
  • 4.5 小结44-45
  • 第五章 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性能研究45-50
  • 5.1 材料45
  • 5.1.1 试验菌株与实验动物45
  • 5.1.2 主要试剂及药品45
  • 5.1.3 主要仪器45
  • 5.2 方法45-46
  • 5.2.1 体外抑菌试验45-46
  • 5.2.2 对豚鼠皮肤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46
  • 5.3 结果与分析46-48
  • 5.3.1 抑菌结果46-47
  • 5.3.2 对豚鼠皮肤真菌感染疗效观察结果47-48
  • 5.4 讨论48-49
  • 5.4.1 体外抑菌试验48
  • 5.4.2 临床药效学研究48-49
  • 5.5 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7
  • 附录57-60
  • 致谢60-62
  • 作者简介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杏珍,林英;盐酸萘替芬及其软膏剂的HPLC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凯;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33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