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初步筛查方法在武警特战队员选拔中的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1-12-28 04:14
  <正>高强度军事训练中,急性心血管事件及运动后猝死屡有发生,但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其与训练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代谢速率加快、机体需氧量急剧增加时机体的血供和氧供不能相应增加有关[1-3]。Marom等[4] 

【文章来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29(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1.1.2纳入标准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1.2.2检测指标
        1.2.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年欧洲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管理指南心脏性猝死风险评估模型临床应用评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预测分析[J]. 李文霞,刘丽文,王静,左蕾,杨帆,康楠,雷常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 (12)
[2]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员初步筛查方法探讨[J]. 尚冬梅,马燕,郑磊朋,刘洋.  武警医学. 2017(04)
[3]碎裂QRS波和心脏性猝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刘刚,马芳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04)
[4]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J]. 余盛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6(19)
[5]某高海拔训练基地参训官兵高强度运动后心电图评分变化及其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 吴学宁,张招,王江涛,崔玉娟,张刚,崔英凯,曹海涛,曹雪滨.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01)
[6]运动性猝死预防及筛查策略[J]. 马继政,孙飙,吕远远.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5)
[7]心脏猝死危险因素的预防[J]. 胡大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05)
[8]运动诱发猝死的研究进展[J]. 杨法香,单林娜,王金栋.  中国综合临床. 2005(08)



本文编号:3553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553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