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复苏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肠道微血管通透性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14 04:04

  本文关键词: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复苏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肠道微血管通透性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临床常采用晶胶液体结合的方式治疗烧伤或脓毒症及各种低血容量性休克,胶体液以血浆、白蛋白等天然胶体为优选,由于血制品的获取困难,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 HES)是常用的代血浆制品,以其快速、强效的扩容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些年国内外均发现因输入HES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因而关于是否继续使用羟乙基淀粉等人工胶体及其优劣性引起广泛的争论[1]。以往多项研究表明丙酮酸钠具有抗酸、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纠正多类休克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保护脏器功能[2]。本研究目的是采用丙酮酸钠作为羟乙基淀粉新的载体溶液应用于休克复苏,并与常用的氯化钠和醋酸钠林格液为载体的HES比较,确定丙酮酸钠作为新的载体溶液是否能增强HES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拮抗或减轻HES的副作用,克服其他载体溶液的缺陷,减轻烧伤引起的血管渗漏和组织水肿,保护肠微血管通透性及肠屏障功能。方法:1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20g-270g,购入后适应性饲养1周。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剪除颈、背部、臀和腹部毛发,无菌操作颈静脉切开术置管,将大鼠放置在预制矩形泡沫模板的开口处,将裸露的皮肤浸在沸水中(100℃水浴,背部15秒,腹部8秒)造成50%总体表面积(TBSA)III度烫伤。假烫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泡(37℃水浴,背部15秒,腹部8秒)[36]。烫伤后将大鼠用特制的实验马甲固定,连接静脉给药及采血辅助装置后,放置于鼠笼中,马甲的万向轴装置能保证大鼠在持续输液的同时在笼内自由活动。2分组与处理:烫伤后根据处理不同随机分为:①假烫对照组(SC组,n=20)②烫伤不补液组(N组,n=20);③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组(Pyr-HES,SP组,n=20),、;④醋酸钠林格液-羟乙基淀粉组(Ace-HES,SA组,n=20);⑤氯化钠林格液-羟乙基淀粉组(Nacl-HES,SN组,n=20);每组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又分烫伤后8h和24h两个亚组(每个亚组n=10)。各补液组均通过采用颈静脉切开置管输入,补液总量为0.75ml/kg×1%TBSA(即1/2胶体补液公式),胶晶比例1:1,12h输完:前4h输入总量的1/2为晶体醋酸钠林格氏液,后8h输入总量的1/2为各胶体液。均采用微量输液泵严格按照计算所得输液速度泵入3指标检测与方法:各组动物于伤后8h和24h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后取小肠组织放-80°C液氮冻存,用于下列指标检测:①取血前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肠粘膜血流量;②采用异流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检测肠道微血管通透性;③干湿重法测定小肠组织含水率。④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小肠组织VEGF的变化;⑥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变化。结果:1肠黏膜血流量(IMBF):N组及各液体复苏组伤后IMBF显著低于SC组(P均0.05);伤后8h(胶体液输入后的4h),SP组显著高于SA组和SN组(P0.05),SA组优于SN组(P0.05),三治疗组均高于N组(P0.05)。但在伤后24h,SP组和SA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高于SN组(P0.05)。N组在24h全部死亡。2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葡聚糖(FITC-dextram):与SC组比较,N组以及各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FITC-dextram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SP组和SA组伤后各时间点FITC-dextram含量显著低于N组和SN组(P0.05);SN组优于N组(P0.05);SP组低于SA组,但仅在8h差别有显著性(P0.05)。24h N组在全部死亡,SP及SA组优于SN组。3血清中DAO活性:各烫伤组DAO活性较SC组明显升高,(P0.05),SP及SA组较N组明显降低,(P0.05),SP组较SA组8小时显著降低,(P0.05)。24h SP组和SA组显著优于SN组(P0.05),SP组和SA组无无统计学意义。4小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较SC组,烫伤各组VEGF表达显著增多(P0.05),8h时间点SP组低于SA组和SN组(P0.05)。SA组优于SN组(P0.05),24h SP组和SA组间的差别尚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优于SN组。5紧密连接蛋白ZO-1:(1)免疫印迹法分析,与SC组比较,烫伤各组在各时间点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24h时间点SP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组和其他治疗组(P0.05),8h SP组和SA组高于N组及SN组(P0.05),但SP组和SA组无统计学意义。SN组显著优于N组。(2)观察免疫荧光结果基本与免疫印迹结果一致,相比N组,假烫对照组ZO-1呈阳性显示,荧光信号强,呈现出连续的状态;SP组和SA组蛋白表达低于SC组,但较N组和SN组荧光信号增强。6小肠组织含水率:烫伤各组较SC组两时间点小肠组织含水率明显增高(P0.05),伤后8h,SP组及SA组较SN组及N组肠组织含水率有所降低(P0.05),SP组降低较SA组明显(P0.05),SN组优于N组。24h三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N组全部死亡。结论:1 Na Pyr-HES可以增加肠黏膜血流量,减轻烧伤引起的肠道微血管渗漏和组织水肿,对肠道有保护作用;2 Na Pyr-HES的作用明显优于Na Cl-HES,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Na Ace-HES;3 Na Pyr-HES对肠道微血管内皮屏障及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肠道血流量,减低小肠VEGF的表达和增加ZO-1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 丙酮酸钠 烧伤 休克 血管通透性 紧密连接蛋白ZO-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2
  • 英文缩写12-13
  • 前言13-15
  • 材料与方法15-21
  • 1 动物模型15
  • 2 实验方案15-16
  • 3 主要试剂16-18
  • 4 观察指标测量18-21
  • 结果21-24
  • 1 肠粘膜血流量21
  • 2 小肠微血管通透性21-22
  • 3 小肠组织含水率22
  • 4 血清中 DAO 活性22
  •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22-24
  • 附图24-28
  • 附表28-31
  • 讨论31-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0
  • 综述 休克复苏时人工胶体对血管通透性影响的研究进展40-48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 个人简历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嵇富海;杨建平;蒋豪;薛张纲;;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复苏对脓毒症犬氧代谢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喻文;谢志毅;胡森;;丙酮酸抗休克的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2013年01期

3 邓莺;;人工胶体对ICU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年12期

4 李萍;;血管内皮细胞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1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丙酮酸钠—羟乙基淀粉复苏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肠道微血管通透性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64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