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1,3—二芳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抗炎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03:05

  本文关键词:1,3—二芳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抗炎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多重耐药性细菌的持续出现,由细菌感染引起疾病成为亟待解决和具有挑战性的治疗难题。现在微生物感染导致全球每日近50000人死亡,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临床多重耐药细菌会导致每年超过二百万人的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临床多重耐药菌)引起的问题日益严重,对新型抗菌药物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这篇文章中,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拼合氨基胍或呋喃-2-酰肼基团1,3-二芳基吡唑类衍生物,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抗菌、抗炎生物活性进行评价。所设计的大多数化合物对4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220,金黄色葡萄球菌209,金黄色葡萄球菌503,变形链球菌3065),5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1924,大肠杆菌1356,铜绿假单胞菌2742,铜绿假单胞菌2004,鼠伤寒沙门氏菌2421)和1种真菌(白色念珠菌7535)展现了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范围为1-64μg/mL。化合物6g、61和71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220),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1924)和真菌白色念珠菌7535展现了最强的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达到1或2μg/mL。此外,化合物61和7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4220,209,50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506,耐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3505和3519以及大肠杆菌1924展现了高度的杀菌活性,其最低杀菌浓度达到1或2μg/mL。与实验室先前的研究相比,这些化合物展现了广谱的抗菌活性。化合物71展现了最强的抗炎活性(腹腔注射30分钟后的炎症抑制率为93.59%),优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和吲哚美辛。
【关键词】:吡唑 氨基胍 呋喃 抗菌活性 抗炎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4;R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1
  • 1.1 Background9-11
  • Chapter 2 Experiment Section11-37
  • 2.1 Experimental Design11
  • 2.2 Synthetic Route11-12
  • 2.3 Chemistry12-23
  • 2.4 Biological Evaluation23-25
  • 2.5 Results and Discussion25-30
  • 附表30-37
  • Chapter 3 Conclusion37-38
  • ACKNOWLEDGEMENT38-39
  • REFERENCE39-43
  • FIGURES43-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涛涛;林国武;王占伟;金乔梅;王越;陆涛;;吡唑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05期

2 李宁;欧阳贵平;金林红;黄银久;;吡唑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宏丽;辛莹;陈风雷;;一种吡唑中间体及其衍生物的简便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马玉洁;郑琦;曹玲华;;1-苯基-3-芳(杂环)基-4-甲酰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黄润秋;宋健;冯磊;;1,3,5-取代吡唑-4-亚甲基环丙烷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尤慧艳;左秀锦;曲迎歌;郑绍彤;袁辉明;张丽华;张玉奎;;新型吡唑类硝化抑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5 宫方斌;李沙瑜;杨国强;;铜(Ⅰ)的吡唑类配体的配合物发光的压力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婧;吡唑及膦杂吡唑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宏青;具有生物活性的吡唑及吡唑并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谭成侠;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艳;含吡唑结构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抑菌活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马洪菊;利用簇合效应与类同法合成新农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广宁;新型吡啶吡唑类配体及其金属钯(Ⅱ)类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金雪;单、双吡唑类配体与货币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杨鹏;基于PDF转化合成吡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健;17β-(1-取代苯基-4-醛基-3-吡唑基)雄甾-5-烯-3β-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雪茹;取代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杀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袁建坡;新型吲唑类、四嗪类与吡啶并吡唑类农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陶文昌;1-甲基-3,4,5-三硝基吡唑(MTNP)的制备及性能[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申佳奕;吡唑类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和帅;吡唑羧酸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能表征[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10 张建华;吡唑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1,3—二芳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抗炎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457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