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多层结构复合纳米材料用于光热可控的光学联合治疗

发布时间:2024-05-25 02:57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光热治疗(PTT)因具有高效、微创、副作用低等独特优势而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的独特生长机制,肿瘤形成时的浓度梯度使试剂难以进入,这意味着仅使用PTT不足以完全杀死癌细胞,基于多功能材料的联合治疗则可弥补其不足。此外,PTT所产生的过高热常常会损伤正常细胞,需研发成像功能对其进行跟踪与判别,以实现精确的诊断和治疗。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发光机制在生物成像应用上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将其与光热试剂结合用于检测光治疗之前和治疗过程中可视化肿瘤,可在提高PTT治疗准确度的同时减少副作用。本论文主要围绕多层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的开发展开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单独PTT的癌症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本文以光热材料金纳米棒(Au NR)为核心,通过在其表面修饰一层纳米氧化锌使其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ROS)以损伤癌细胞的DNA,再用介孔二氧化硅对其生物相容性和载药效果进行改善,并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癌症治疗药物DOX负载于介孔中,从而构筑出近红外(NIR)光激发热控调控释放DOX的纳米复合材料DOX-Au NR@Zn O@Si O<...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a)冷却时间与温度驱动力的负自然对数的关系图,(b)小鼠体内电子计算机扫描图像,(c)小鼠体内光声图像和(d)小鼠经过治疗后肿瘤的质量图[22]

图1.1(a)冷却时间与温度驱动力的负自然对数的关系图,(b)小鼠体内电子计算机扫描图像,(c)小鼠体内光声图像和(d)小鼠经过治疗后肿瘤的质量图[22]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2光热治疗主要是利用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的光热试剂在肿瘤部位富集,并在近红外(NIR,700~1400nm)光局部聚焦光照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导致肿瘤部位温度升高,从而杀死肿瘤细胞[9,10]。因为近红外光对深层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


图1.2(a)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的示意图,(b)不同浓度A1-NPs的光声信号曲线,(c)HeLa肿瘤小鼠在NIR光(808nm,0.5W·cm-2)照射后不同日期的光热成像图和(d)小鼠经过治疗后肿瘤相对体积变化图[24]

图1.2(a)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的示意图,(b)不同浓度A1-NPs的光声信号曲线,(c)HeLa肿瘤小鼠在NIR光(808nm,0.5W·cm-2)照射后不同日期的光热成像图和(d)小鼠经过治疗后肿瘤相对体积变化图[24]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3性,因而在有机电子学中倍受关注。此外,PPy具有强近红外吸收,其作为新型光热剂在癌症的光热治疗领域也吸引了众多目光。2016年Zhu等[21]以PPy纳米粒子为光热试剂,外层包覆MIL-100有机金属骨架并负载药物阿霉素(DOX)....


图1.4(a)Pab-MWCNT的合成示意图,(b)Pab-MWCNT的透射电镜图,(c)Pab-MWCNT光热治疗后的流式图(d)材料用AM和PI着色后的细胞成像图[31]

图1.4(a)Pab-MWCNT的合成示意图,(b)Pab-MWCNT的透射电镜图,(c)Pab-MWCNT光热治疗后的流式图(d)材料用AM和PI着色后的细胞成像图[31]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6图1.4(a)Pab-MWCNT的合成示意图,(b)Pab-MWCNT的透射电镜图,(c)Pab-MWCNT光热治疗后的流式图(d)材料用AM和PI着色后的细胞成像图[31](3)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锰(MnO2)纳米材料可对肿瘤微环....


图1.5(a)不同浓度的MnO2纳米片在808nm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AM和PI着色NCI/ADR-RES细胞的共聚焦荧光成像图,(c)小鼠经治疗后解剖的肿瘤的数码照片[36]

图1.5(a)不同浓度的MnO2纳米片在808nm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AM和PI着色NCI/ADR-RES细胞的共聚焦荧光成像图,(c)小鼠经治疗后解剖的肿瘤的数码照片[36]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7图1.5(a)不同浓度的MnO2纳米片在808nm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AM和PI着色NCI/ADR-RES细胞的共聚焦荧光成像图,(c)小鼠经治疗后解剖的肿瘤的数码照片[36]图1.6(a)CuSNC@DOX@MnO2....



本文编号:398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98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