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术前癌胚抗原与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27 02:10

  本文关键词:术前癌胚抗原与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为参照,分析CE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单独以及联合情况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为:1、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与FIB的关系。2、评价术前癌胚抗原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3、探讨术前癌胚抗原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结直肠癌分期之间的关系。4、分析术前癌胚抗原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结直肠癌转移之间的关系。5、进一步探讨术前癌胚抗原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0年3月——2013年8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共计419例,探讨术前癌胚抗原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分期、转移以及预后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2、采用随访研究设计的方法,随访时间从患者手术日期到2015年9月,随访方式以术后定期随访(来院复查)和电话随访为主。收集住院病历作为临床病理资料,内容包含:(1)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术前是否发生肠梗阻等;(2)实验室检测:FIB、CEA等;(3)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等。(4)肿瘤病理特征:肿瘤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术后摘除送检的淋巴结数目等。3、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失访分析采用?2检验;因术前癌胚抗原和纤维蛋白原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二者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等之间关系采用秩和检验;1、3、5年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二者与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单、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相关性: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CEA与FIB具有正相关性,秩相关系数为0.1066。(P=0.02890.05)。2、与一般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秩和检验结果表明,术前CEA、FIB水平均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最大横径、手术方式有关(P0.05),而均与性别、术后摘除送检的淋巴结数目、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脉管神经侵犯等无关(P0.05)。此外,术前CEA水平还与神经侵犯有关(P0.05);术前FIB水平还与年龄、肿瘤位置有关(P0.05)。3、与分期的关系:CEA水平与结直肠癌T分期(浸润深度)、N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术前FIB水平与T分期(浸润深度)、M分期(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均0.05),但未发现FIB水平与N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此外,还存在分期晚者FIB、CEA水平显著大于分期早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转移的关系:将419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转移情况分为四组:无转移组、仅淋巴结转移组、仅远处转移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CEA与FIB的中位数最高者出现在仅有远处转移组者(32.09、3.71),高于其余三组(P0.05);出现远处转移和(或)淋巴转移者,CEA与FIB的值均高于无转移者(P均0.05)。此外,还发现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数目中(N分期)术前CEA水平也不同,且淋巴结转移数目多者,CEA水平高(P=0.0040.05)。5、与预后的关系:(1)分别检测CEA、FIB时,发现:与CEA或FIB正常时相比较(即CEA≤5 ng/ml或FIB≤4g/L),CEA或FIB水平升高(即CEA5 ng/ml或FIB4g/L),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明显缩短。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明显下降,术后生存曲线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2)联合检测CEA和FIB时,发现:与CEA和FIB均正常时相比较,CEA和FIB水平均升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37.36%)最低,可见当CEA、FIB水平均升高时,患者预后最差(P0.001)。CEA、FIB两者中任何一方升高,都不同程度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且无论FIB升高与否,CEA升高均会使患者5年生存率下降(P均0.05)。但当CEA正常时,FIB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71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CEA、FIB、术前是否发生肠梗阻、N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远处转移)、TNM分期、神经侵犯、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根治/姑息)、肿瘤最大横径、术后摘除送检的淋巴结数目、切缘是否阳性等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均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CEA、N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远处转移)、肿瘤最大横径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但未发现FIB是本研究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3950.05,95%CI:0.624-1.205)。结论:1.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与FIB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同CEA相似的,FIB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转移、预后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临床价值。2.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FIB水平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CEA、FIB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具有一定的术前协助诊断的价值,可能会是一种更简便、更快捷的补充手段。4.CEA、FIB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具有一定的预测转移的价值,二者可能是转移(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的有效预测指标。5.CEA、FIB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具有一定的评估预后的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更有意义。
【关键词】:癌胚抗原 纤维蛋白原 结直肠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34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英文摘要6-10
  • 前言10-12
  •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5
  • 结果15-32
  • 讨论32-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2-43
  • 致谢43-44
  •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44-58
  • 参考文献51-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汉涛 ,Kraemer M.;随访危险因素分析:复发和非复发结直肠癌的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年12期

2 苏森;患结直肠癌妇女后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J];中国肿瘤;2001年06期

3 汪一虹;在确定的法国人群中年龄<45岁结直肠癌病人与≥45岁结直肠癌病人的比较[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1期

4 李会晨;结直肠癌解剖位置的连续性右向迁移[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5 李志霞;结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综合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6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刘卫平;老年人结直肠癌186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7 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李奎,张雪松,刘天锡;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8 章江;;监测结直肠癌非常必要[J];国外医学情报;2004年04期

9 郜文秀,杨艳芳,梁小波,李耀平,李佩珍;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7期

10 Nozawa T. ,Enomoto T. ,Koshida Y. ,M. Kuranami,王志宇;人结直肠癌黏膜下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特异性增强表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树;;结直肠癌预后与转移相关因素分析[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邹一峰;吴小剑;兰平;;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郁宝铭;;结直肠癌治疗的进展及其新理念[A];2006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锡山;;结直肠癌治疗的困惑之我见[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5 秦建平;;未病思想中的结直肠癌预防[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高文庆;陈会林;童蕾;陆松春;;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诊疗体会(附42例报告)[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启远;周长江;高云飞;徐岩;李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结直肠癌[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巴一;;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何超;朱洪波;;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A];2009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肿瘤外科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万德森;;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顾晋;分期不精确 致结直肠癌过度治疗[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成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构筑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林琳;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的癌症[N];医药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熊静帆 朱品磊;深圳结直肠癌发病高于全国[N];深圳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孙刚;预防结直肠癌:请管住嘴[N];解放日报;2013年

7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侯凤刚 副主任医师;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和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14年

8 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专家呼吁:结直肠癌应多学科规范化诊疗[N];科技日报;2014年

9 ;降低结直肠癌复发有新疗法[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韩自力;新化疗方案可高效治疗结直肠癌[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MicroRNA-31/FIH-1调控关系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任翡;MYBL2基因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朋;结直肠癌中microRNA-615基因甲基化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泽武;MicroRNA-203靶向ZNF217基因调控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徐兴远;低分子肝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梁洪亮;miR-454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金鹏;MMR蛋白在雌激素致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SEPT9检测结直肠癌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珠珠;云南省Lynch综合征候选基因标志物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周智航;SEMA3F通过下调ASCL2-CXCR4轴而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王林;MiRNA-300对结直肠癌肿瘤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斐斐;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斌;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延迟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3 叶建杰;慈溪市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波;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宋艳敏;PAQR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黎江;Oct4B1在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Twist的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7 杨文婷;PD-L1、SIR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8 罗佳;二代测序分析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息肉的基因突变[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9 崔慧鹏;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10 崔娟娟;p53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术前癌胚抗原与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98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