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173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治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10:09

  本文关键词:173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治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及治疗,并研究与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1-2015.7期间住院的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GIST病历共173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入院时临床症状体征、入院检查情况、手术与否及手术方式,肿瘤的大小、部位、核分裂像情况、NIH危险度分级及免疫组化检测情况、术后有否靶向药物治疗及随访情况、生存率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上述因素与预后关系。对173例GIST患者采用电话、书信、联系当地卫生部门等形式进行随访,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临床、病理及治疗因素对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单因素生存分析予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予Cox回归模型,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88例,女性85例,最小年龄20岁,最年龄83岁,平均年龄53岁。肿瘤原发于消化道各个部位,其中胃部104例(60.1%),小肠44例(25.4%),结直肠8例(4.6%),其他17例(9.8%,包括后腹膜8例,大网膜2例,胰腺2例,子宫及附件3,肾上腺1例,食管1例)。手术治疗173例(R0切除率93.1%),术后经病理免疫组化诊断均确诊为GIST。术后规律服用imatinib92例。所有GIST患者的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8.4%、78.1%、60.6%。经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手术方式、核分裂像数目、NIH分级是GIST治疗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可见核分裂像10个/50HPF、姑息手术、未行术后imatini靶向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GIST的预后与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是否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大小、核分裂多少、NIH分级有密切相关性。其中核分裂像10个/50HPF、姑息手术、未行术后imatini靶向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2、术后规律服用imatini改善了GIST患者的预后,尤其是中、高危GIST患者。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手术 生存分析 靶向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英汉缩词表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资料和方法12-13
  • 结果13-23
  • 讨论23-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3
  • 综述43-62
  • 参考文献53-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子中,陈家林,詹利永;多发性胃肠间质瘤一例[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3期

2 叶金明,瞿丽,施政;胃肠间质瘤37例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01期

3 林华欢,万进,骆新兰;腹腔巨大恶性胃肠间质瘤一例[J];中华消化杂志;2005年01期

4 曾健英;胃肠间质瘤1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5期

5 贾丽琼;潘炯;奚美敏;姚丽华;陈洪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6年01期

6 何裕隆;;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的选择[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7 余剑波;姚光飞;;31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7年03期

8 阚云珍;谢玉琴;马学莉;;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15期

9 吴雪花;张镇宇;;胃肠间质瘤8例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7期

10 蒋羽;林杰成;郑茂松;许燕常;;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32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月波;周燕芳;;巨大恶性胃肠间质瘤1例超声所见[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威;叶再元;邵钦树;王跃东;竺扬文;赵仲生;;原发性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附73例病例资料)[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寻航;黄仲奎;龙莉玲;;胃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蒋雪;张晶;张红;;直肠阴道隔恶性胃肠间质瘤1例超声表现[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贲丽媛;许祥丽;刘凤英;;超声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罗成刚;冯晓波;张勇;邱大胜;刘玉林;陈宪;;晚期胃肠间质瘤介入栓塞治疗二例报告[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邵伟;;胃肠间质瘤患者口服格列卫引起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吴贞;丁纪元;马胜林;;胃肠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A];2013年第六届国家级分子靶点药物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肿瘤化疗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贲丽媛;许祥丽;刘凤英;;超声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徐少杰;朱忆凌;周新木;;42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A];2005年浙江省病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熊昌彪;我国胃肠间质瘤发病人数逐年增加[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记者 彭东;专家称靶向药物可延迟胃肠间质瘤复发[N];科技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韩璐;靶向药物有助延迟胃肠间质瘤复发[N];健康报;2014年

4 徐述湘;对疑难癌症的诊治也应给予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吴尧;及时换药可延长生存期[N];健康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杰华;胃肠间质瘤多基因全序列联合检测及预后因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王玮;格列卫不同用药时间对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水寒莉;胃肠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余倩;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凌;173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治与预后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孙林德;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分析及外周血中ctDNA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7 龚勋;胃肠间质瘤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侯海侠;小肠胃肠间质瘤的临床预后分析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桂小龙;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蔡锚;胃肠间质瘤90例临床诊治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173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治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71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