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1:16

  本文关键词: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基于超声分型的解剖组织学及声学依据,分析不同超声分型乳腺密度的差异性,研究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探讨乳腺超声分型作为发生乳腺癌风险预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1.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乳腺检查的女性4649例,其中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并行手术切除者685例,全部获得病理诊断,包括乳腺良性病变500例,乳腺癌185例。3964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组,185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50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术前对全部受检者乳腺超声图像进行分型,按照乳腺超声声像图中显示的乳腺导管数量与纤维结缔组织及脂肪比例的不同,分为四型:①导管型;②混合型;③致密型;④不均型。分别观察和计算不同超声分型的导管管径及腺体厚径的平均值,将测量的均数按超声分型两两比较并计算P值。分析不同乳腺超声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 OR)。2.收集100例乳腺肿块周边的正常乳腺组织手术病理切片,常规制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型乳腺的解剖组织学结构,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不同超声分型在低倍镜视野下乳腺小叶和导管数目,小叶平均面积和导管内径,计算乳腺腺体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各成分百分比,定量分析各超声分型的乳腺实质解剖组织学结构特征。3.收集2014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乳腺健康体检的女性207例,采用VTQ (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 VTQ)技术分析不同超声分型、不同年龄及不同腺体厚度的乳腺实质SWV值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的超声分型分布:在3964例正常女性乳腺的检查中,导管型339例(8.55%),混合型2276例(57.42%),致密型1251例(31.56%),不均型98例(2.47%)。导管型主要分布在30岁年龄段(21.78%),随着年龄的增长,导管型在该年龄段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60岁以上几乎很少见。混合型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下的年龄段(56.73%-64.64%),致密型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年龄段(48.02%~58.86%),随着年龄增长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不均型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乳腺超声分型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乳腺癌组的超声分型分布:致密型110例(59.46%)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混合型58例(31.35%),导管型5例(2.70%),不均型12例(6.49%)。乳腺癌组致密型和不均型两者合计所占的比例为65.95%,对照组两者的合计比例为34.03%。乳腺癌组与对照组及良性病变组同种分型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乳腺良性病变组的超声分型分布:混合型265例(53%)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致密型110例(22%),不均型71例(14.2%),导管型54例(10.8%)。4.超声分型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致密型和不均型的OR值分别为3.181[95%可信区间(2.354~4.298)],P0.001、2.736[95%可信区间(1.474-5.079)],P0.001;混合型OR值为0.339[95%可信区间(0.247~0.465)],P0.001;导管型的OR值为0.297[95%可信区间(0.121-0.727)],P=0.005。致密型和不均型是发生乳腺癌的高危类型,混合型和导管型为发生乳腺癌的低危类型。5.各超声分型的乳腺导管管径和乳腺厚度:超声所见导管型的导管管径最大,致密型的导管管径最小,混合型和不均型的导管管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型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不均型的腺体厚径最大,致密型的腺体厚径最小,各型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超声分型的解剖组织成分比例:低倍镜下所见导管型中腺体组织比例最大(54.72%),其次为混合型(43.76%),致密型中的纤维结缔组织比例最大(71.36%),不均型中的脂肪组织比例最大(67.94%)。每低倍镜视野下致密型与不均型乳腺小叶面积、小叶个数、导管内径及导管条数均低于导管型和混合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各超声分型乳腺实质SWV值:乳腺实质SWV值在不同超声分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致密型乳腺实质的SWV值最大,其次为混合型,其他依次为导管型及不均型。不同年龄组之间乳腺腺体SWV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SWV值逐渐增加,至40~49岁SWV值最大,50岁后腺体的SWV值开始减小。不同腺体厚度的乳腺实质SW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照组与乳腺癌组的超声分型分布有较大的不同,乳腺癌组致密型和不均型两者所占的比例(65.95%)大于对照组两者的比例(34.03%)。致密型和不均型是发生乳腺癌的高危类型,二者与乳腺癌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应作为重点筛查和随访的对象。混合型和导管型则为发生乳腺癌的低危类型。2.乳腺超声分型与解剖组织学结构有较高的一致性,致密型及不均型乳腺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腺体小叶及导管退化,致密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腺体密度最大,不均型伴有大量脂肪组织,腺体密度最低,乳腺腺体组织成分构成比可能是影响腺体密度的重要或主要因素,超声分型反应了乳腺实质各组成成分比例的改变,可以作为评价乳腺密度的方法,有可能成为筛选乳腺癌高危人群的指标。
【关键词】:乳腺 超声分型 组织学结构 乳腺密度 弹性成像 乳腺癌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R445.1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4
  • 前言14-17
  • 第一部分 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17-33
  • 1 资料和方法17-20
  • 2 结果20-27
  • 3 讨论27-32
  • 4 小结32-33
  • 第二部分 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的相关性研究33-40
  • 1 资料和方法33-35
  • 2 结果35-37
  • 3 讨论37-39
  • 4 小结39-40
  • 局限性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6
  • 附录46-47
  • 致谢47-48
  • 综述48-57
  • 参考文献53-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朝霞;彭玉兰;史岩;;正常女性乳腺的超声分型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2 赵玉华,陈洪耀,陈宁宁,朱剑萍,姚炜,姚丽华,沈美珍,沈素英;乳房超声检查方法与声像图的新概念——乳腺超声图像系列研究之一[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本文关键词: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密度及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84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