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26 03:20

  本文关键词: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生物免疫疗法因具有对患者创伤及毒副作用小、效率高、对多发病灶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远期抗癌效果良好等优点,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病毒除了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外,还能够激活宿主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因此溶瘤病毒疗法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NDV作为单股负链RNA的副粘病毒,其抗肿瘤效果的基础研究发现,NDV不仅能够直接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且其通过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刺激,抗肿瘤效果也很显著。我们课题组利用分离自江西鄱阳湖野鸭的NDV野生弱毒株(命名为WDK/JX/7793/2004,简称NDV7793)进行抗瘤的基础研究,证实NDV7793不仅能在体外激活NK细胞、CD4+T细胞,还能在体内能通过TRAIL在内的多种途径增强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本课题旨在研究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瘤内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免疫功能的影响,为NDV7793作为生物免疫治疗剂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法1.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常规培养小鼠肝癌H22细胞,将约1×106个小鼠肝癌H22细胞注射至小鼠右侧腋下,建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扩增及纯化后的NDV7793瘤内注射,连续给药天数分别为Id、2d、3d、4d、5d、6d和7d后,PBS同样连续给药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其生存期及瘤内TIL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CD8+T细胞比例的检测选择NDV7793最佳给药天数。根据最佳给药天数给药: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的8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成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流感病毒(FLU)对照组、NDV7793给药组,各组均为20只,瘤内注射给药,0.1mL/只,从建模成功后开始连续给药4天。每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对各组小鼠进行生存分析。剩余小鼠于停药24h后处死,剥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2.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内TIL免疫功能的影响无菌剥取的肿瘤组织研磨后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取TIL,得到的TIL细胞计数后分作三个部分:(1)取2×106个TIL细胞用抗体孵育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CD127lowTreg、CD8+T细胞占总TIL细胞的比率;(2)TIL细胞放在加有完全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管中,培养16h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试剂盒测定IL-2、IFN-γ、TNF-α的浓度;(3)TIL作为效应细胞与CFSE标记后的小鼠肝癌H22、Hepa1-6靶细胞按5:1效靶比充分混合,培养4h后,加入PI,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PI+细胞即死亡的靶细胞的百分率。研究结果1.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1)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建模成功率为97.5%(78/80)。2)分析NDV7793给药时间不同小鼠生存期可得:NDV组的荷瘤小鼠的生存期随着NDV7793给药天数增加而发生改变,而PBS阴性对照组的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NDV7793给药4d的荷瘤小鼠生存期最长。3)分析各组给药后生存期可得:NDV给药组生存期显著长于IL-2阳性对照组以及PBS阴性对照组和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分析各组给药后的抑瘤效果可得:NDV7793给药组的荷瘤小鼠的肿瘤重量比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FLU给药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V7793给药组对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率明显高于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内TIL免疫功能的影响1)分析NDV7793给药时间不同的分离自荷瘤小鼠肿瘤TIL的CD4+CD25+CD127lowTreg、CD8+T细胞占总TIL比例可得:NDV给药组CD4+CD25+CD127lowTreg占总TIL百分率较PBS阴性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V7793给药1d-4d,随着NDV给药天数的增加,CD4+CD25+CD127lowTreg占总TIL百分率反而下降,CD8+T占总TIL百分率随着升高,但是NDV7793给药4d-7d,随着NDV给药天数的增加,CD4+CD25+CD127lowTreg占总TIL百分率随着增加,CD8+T占总TIL百分率则随之下降,NDV7793给药4d的小鼠瘤内CD4+CD25+CD127lowTreg占总TIL百分率最低(2.07±0.36)%、CD8+T占总TIL百分率最高(20.04±1.44)%。2)分析各给药组分离自荷瘤小鼠肿瘤的TIL数量及CD4+CD25+CD127lowTreg、CD8+T细胞占总TIL比例可得:NDV给药组分离自荷瘤小鼠肿瘤的TIL数量高于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以及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V给药组TIL的CD4+CD25+CD127lowTreg与总TIL的比例低于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以及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V给药组TIL的CD8+T与总TIL的比例高于PBS阴性对照组、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NDV7793给药组TIL的CD8+T与总TIL的比例与IL-2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分析各给药组分离白荷瘤小鼠肿瘤的TIL细胞培养上清IL-2、IFN-γ、TNT-α浓度结果可得:NDV给药组TIL细胞培养上清IL-2、IFN-γ、TNF-α的平均浓度高于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以及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分析各给药组分离自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TIL对小鼠H22、Hepa1-6肝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可得:NDV给药组TIL对小鼠H22、Hepa1-6肝癌细胞株的杀伤率高于PBS阴性对照组、IL-2阳性对照组以及FLU给药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NDV7793可以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NDV7793可以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延长,且NDV7793给药时间不同,延长生存期各异。2.NDV7793给药可以促进分离自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TIL增殖,可以改变分离白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内TIL的CD4+ CD25+ CD127l0WTreg、CD8+T细胞占总TIL比例;NDV7793给药后,CD4+ CD25+ CD127l0WTreg、CD8+T细胞占总TIL比例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时NDV7793给药还可上调分离自小鼠肝癌移植瘤瘤的TIL细胞的体外培养上清IL-2、IFN-γ、TNF-α的浓度水平;同时NDV7793给药尚能显著提高分离自小鼠肝癌移植瘤瘤内TIL体外对小鼠H22、Hepa1-6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肝癌 皮下移植瘤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7
【目录】:
  • 主要中英文缩写4-6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7
  • 第一部分 NDV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17-27
  • 1. 材料和方法17-21
  • 2. 结果21-25
  • 3. 讨论25-27
  • 第二部分 NDV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内TIL的影响27-46
  • 1. 材料和方法27-34
  • 2. 结果34-42
  • 3. 讨论42-46
  • 结论46
  • 参考文献46-53
  • 综述53-66
  • 参考文献58-66
  • 致谢66-67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67
  • 基金项目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云璐,冯学胜;小鼠肝癌浸润性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2 刘晓秋,赵文正,赵阿津;脉冲磁场对小鼠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胡茗,常明;乙酸局部注射治疗小鼠肝癌的基础探讨[J];天津药学;1999年02期

4 金晓凌,井清源,王炳生;白细胞介素2质粒复合物治疗后小鼠肝癌的组织学变化[J];实用癌症杂志;2001年03期

5 孙昕,陈殿良,许健健,周丽春,董学军,张慧;中人氟安局部植入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6 刘玉荣;陈东;姜文华;;三氯化镧抗小鼠肝癌作用的整体药效学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8年05期

7 ;延胡索酸对硫乙酰胺诱发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1年04期

8 冯学胜,汤钊猷,包卫华;混合菌苗抗小鼠肝癌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5年07期

9 安淑荣,隋玉霖,刘金友,,于丽华;海株口服液对小鼠肝癌抑制作用的初步观察(摘要)[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02期

10 刘杰文,齐淑玲,朱惠芳,张金红,王彤,李卓,褚雁,刘津华,高颖,张遂波,许友涵;钙调素拮抗剂EBB抗小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肿瘤;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翠萍;陈小君;刘昕;钟志强;;萌动激活赤灵芝孢子粉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庆端;王欣;江金花;张艳;王宁;;盐酸千金藤碱逆转小鼠肝癌多药耐药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郑树森;张浩;;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基因修饰的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体内抗肿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许爱华;贾筱琴;陈华圣;张洪泉;;银杏外种皮多糖抑制小鼠肝癌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刘玉刚;曲忠花;石永玉;杜娟;候楠;马nI;孙汶生;;利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组技术筛选小鼠肝癌模型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分子[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韩雪飞;王永奎;董伟华;陈华艳;孔天翰;;AP一Ⅲ对小鼠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带瘤小鼠胸腺重量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毒素专业组第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7 倪菲菲;沈洪;王立新;刘亚军;周浩;林琳;刘增巍;;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治疗小鼠肝癌免疫机制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8 李安华;周建华;郑玮;刘敏;韩峰;;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组织血流量(击破-再灌注法)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小鼠肝癌[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黄智铭;陈旭艳;王剑虹;吴金明;吴建胜;陈向荣;蔡勇;;小鼠肝癌原位模型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改变和Foxp3基因的表达[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剑勇;李文锋;张志明;赵荫农;崔英;吕丽琼;罗善超;张力图;张春燕;;DC联合SEA激活TIL体外抗小鼠肝癌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侍作亮;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及其旁路在小鼠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杨欣伟;小鼠肝癌SEA/B7.1免疫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杨庆;腺病毒介导的Flt3配体小鼠肝癌治疗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4 王显艳;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相关蛋白的细胞学、组织学与血清学检测及其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5 周晓晶;以CpG ODN为佐剂的肝癌相关抗原对小鼠肝癌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军;Ech1基因表达下调抑制小鼠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等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荣宽;shRNA抑制CLIC1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汪本凡;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小鼠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在疟原虫介导的小鼠肝癌治疗中的地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国强;B7.1、B7.2和4-1BBL基因联合表达对H22-BALB/c小鼠肝癌种植模型肿瘤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柳;益气解毒方含药血清对小鼠肝癌H2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林秋月;CRKL过表达抑制小鼠肝癌Hca-P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魏斌;Anxa5通过ERK1/2通路调控小鼠肝癌Hca-F细胞恶性行为[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孙盼;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丁毅;靶向小鼠肝癌干/祖细胞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6 骆敏;二阶段模式化学诱发小鼠肝癌模型的建立与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雪;Annexin A7过表达与小鼠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相关性[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赵文洁;肝癌相关基因表达在化学诱发小鼠肝癌过程中的动态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李卫平;氨氯地平对小鼠肝癌H22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吕庆杰;重组质粒pEGFP-GPC3的构建及其抗小鼠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NDV7793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84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