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食管吻合口扩张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7 19:23

  本文关键词:食管吻合口扩张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扩张后再狭窄的因素,将相关危险因素的定量资料进行定性资料转换,以明确临床操作中的界值,为临床上食管扩张术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及循证医学证据。通过Meta分析比较探条扩张和球囊扩张在治疗食管吻合口狭窄的效果,评估二者远期再狭窄发生率有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1.从2002年至今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经治的食管癌病例中,筛选出发生吻合口狭窄进行食管扩张的83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食管扩张后是否发生再狭窄(一年内再次出现吞咽困难症状,且吞咽困难程度达到3级以上为再狭窄),分成无再狭窄组及再狭窄组,详细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吞咽困难分级、食管狭窄部位、食管狭窄直径、食管癌术后狭窄出现时间、狭窄扩张方式、扩张次数、扩张平均时间间隔及扩张后直径。统一将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表示,数据首先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筛选出危险因素。2.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80年至今有关良性食管狭窄扩张的相关文献,手动检索参考文献列表中的相关文献,根据”PICOS”原则,检索词包括“Esophageal Stenosis”、“bougie*”、“Savary-Gilliard”、“Probe Dilation”、“Savary Dilation”、“Rigid Dilation”、“Balloon dilat*”和“Balloon Catheter”,纳入标准包括:有吞咽困难症状,内镜检查证实良性食管狭窄,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提供球囊与探条扩张后需重复扩张发生率的数据。提取下列信息: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病人数,患者狭窄特点及评估,研究类型,球囊扩张组(方式,球囊种类),探条扩张组(方式,探条种类),各扩张组6个月至1年需重复扩张患者数与不需要重复扩张患者数。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软件处理数据,Egger’s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研究结果:1.共收集我院食管吻合口狭窄行扩张治疗的病例83例,其中扩张后出现再狭窄患者35例,扩张后未出现再狭窄患者48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无再狭窄组与再狭窄组在扩张方式、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出现时间、扩张平均时间间隔、狭窄扩张后直径的差别上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食管癌术后3月内狭窄、狭窄扩张时间间隔4周和扩张后狭窄直径12mm对再狭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27.1(95%CI:7.1-103.4)、5.0(95%CI:1.1-21.2)、5.3(95%CI:1.4-20.3)。2.通过最终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457例,其中探条组203例,球囊组254例。四篇文献报道为随机对照实验,一篇为病例对照研究,发表时间从1990年至2007年,各研究的样本量大小由32例至242例,依据CASP质量评价系统评分均达到或超过及格分,平均18分。Meta分析提示探条扩张术与球囊扩张术术后需再次扩张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59;95%CI,0.342~0.913;P=0.02)。Egger’s检验P=0.883|t|,提示偏倚较小。研究结论:1.吻合口狭窄扩张的患者,其狭窄出现的时间、狭窄扩张的直径以及扩张的时间间隔对扩张后是否出现再狭窄有显著影响,狭窄出现在食管癌根治术后3个月、狭窄扩张直径12mm、扩张时间间隔4周是扩张术后出现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吞咽困难分级、食管狭窄的部位、扩张前食管狭窄直径对扩张后发生再狭窄无明显影响,而扩张方式对再狭窄的影响在此次单中心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别。2.针对扩张方式对扩张后再狭窄的影响进行荟萃分析,通过纳入4项随机对照研究及1项回顾性研究共457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探条扩张在扩张后再狭窄方面具有优势,再狭窄发生率约为球囊扩张发生率的56%。3.在临床操作中,可以参考以上相关结论,对食管癌术后3月内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应加强随访,需多次扩张者尽量将扩张间隔时间缩短至4周内,并且尽量达到扩张直径12mm的目标;在选择球囊扩张还是探条扩张时,对于球囊扩张后反复狭窄的患者,可以尝试探条扩张,但对于食管吻合口狭窄患者不能单看重扩张后再狭窄率,实际操作时应根据扩张难易及患者接受程度而灵活选择。
【关键词】:食管吻合口狭窄 再狭窄 食管扩张 logistic回归分析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1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食管吻合口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12-17
  • (一) 资料与方法12-13
  • (二)结果13-15
  • (三)讨论15-17
  • 第二部分 球囊扩张术与探条扩张术治疗良性食管狭窄效果对比的Meta分析17-24
  • (一)资料与方法17-18
  • (二)结果18-22
  • (三)讨论22-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9
  • 附录29-31
  • 综述31-37
  • 参考文献34-37
  • 论著37-44
  • 参考文献41-44
  • 个人简历44-45
  • 致谢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峰;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手术治疗[J];中原医刊;2005年16期

2 李小江;沈艳辉;崔庆贵;;术前血小板增多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荟萃;2015年04期

3 张德元;刘繁荣;;PTPRO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雁山;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机械吻合与分层手工吻合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剑;S100A4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食管吻合口扩张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90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