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庄隐逸文化论

发布时间:2023-05-08 03:37
  中国隐逸文化源远流长,早期传说中的隐士是为了坚守独立的人格而采取避世生活,栖身于山林薮泽的"小隐",并没有系统的隐逸理论,及至孔子才形成隐逸理论,可以称之为"朝隐"。庄子则在老子的道家思想基础上,对孔子的"朝隐"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形成了"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游隐"理论。中国的隐逸文化最终形成了儒道互补的隐逸思想,由个人处世哲学扩展为士大夫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论。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孔子的隐逸思想及其表现方式
    (一)孔子的隐逸思想
    (二)游于“艺”的隐逸生活
二、庄子的隐逸思想及其表现方式
    (一)庄子的隐逸思想
    (二)以“忘”入道的隐逸哲学
三、儒道互补的隐逸文化流变



本文编号:3811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11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