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福柯知识型视野下的“人之死”

发布时间:2023-12-02 14:17
  在《词与物》一书中,福柯提出了“知识型”这一术语,知识型是知识得以可能的深层原因,它限定了特定时期和特定文化中的知识的可能性条件;它是一种关于物的存在方式的沉默秩序,也是知识的一般空间,是事物在其上存在的“台”和关于事物如何分布的“图表”。福柯根据知识型的不同,把16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古典时期(17、18世纪)、现代时期(19世纪初到尼采)和当代时期(尼采之后),每一个时期都有相应的知识型。他主要考察了前三个阶段,并认为“人”在现代时期以前都不存在,在现代知识型中“人”才被构建起来,也就是说,“人”在现代才存在。但“人”很快就要“消失”,尼采标志着新的知识型开始出现,在新的知识型中“人”将不复存在。福柯所说的“人”不是现实中活着的、具体的、实在的人,而是作为知识主体被构建起来的、作为知识对象出现在知识和学科中的人,而这样被建构起来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在三种二重性中确定的,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有限的“人”。“人”的诞生的结果是在哲学中产生了“人类学”哲学,以及人文科学的产生。因此,“人之死”是对主体的批判,也是对“人类学”哲学的批判以及对人文...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来源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写作重点及创新点
一、知识型:“人之死”的基础
    (一)知识型的概念
    (二)知识型的特点:间断性
    (三)知识型决定“人之生死”
二、知识型与“人之死”的过程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未诞生
    (二)古典时期:“人”未诞生
    (三)现代知识型:“人”的诞生
    (四)当代知识型:“人”的死亡
三、“人之死”的意义
    (一)对“人类学”的批判
    (二)对人文科学的批判
    (三)寻找更好的出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69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69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