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谭嗣同的“仁学”精神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06 12:16

  本文关键词:论谭嗣同的“仁学”精神及其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试图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解读谭嗣同的仁学精神并论述其现代意义。文章的基本框架与观点概要说明如下: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为论述文章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方法论的创新等三方面。概要地指出了国内外研究谭嗣同或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单一性或存在对其现代意义估计不充分等问题。同时也反思了本文的几点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是论述谭嗣同的处境与处境感,指出谭嗣同仁学精神所赖于酝酿产生的历史及思想处境,其精神的诞生之所为“历史大变局、思想大危机”的历史处境。在处境感部分,指出谭嗣同因历史、个人处境而产生了三种处境感,即死亡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利他意识等三点,种种因素的交叠作用共同铸就了谭嗣同独特的精神世界。第三章则是具体深入地分析探索谭嗣同仁学精神的实质及表现。本文以为谭嗣同仁学精神的根本即是一种“通”的精神,一种“不二”的精神,一种“和”的精神。如谭嗣同所叙述“仁以通为第一义”,这种仁的精神是谭嗣同对其处境的回答,也是对其处境感的一种升华,它从本体论层面回答了人的根本问题,即人是什么及人该做什么。因为从本体论层面上肯定了人即是仁,即是彼此的相互融通合一,因此有了对同为一体的同胞的担当与负责,这份担当与负责在面对阻滞不通,麻木不仁的社会现实时,便转化为一种猛烈的追求畅达通顺的批判精神,批判是所以致通的工具。同时,这种求通求和的仁学精神,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泛泛之谈,它有着切实的道德实践论基础,需要有切实的涵养功夫,涵养纯熟则这种精神如春日之水,沛然如注,表现于事相上,则体现为知行合一的品质。因此文章从担当精神、批判精神以及知行合一的品质三层来具体论述仁学精神。最后一章则讨论了仁学精神的现代意义。首先,论述了我国的处境,即现代化的处境,异化的困境及转型的压力等三点。指明我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且因误解现代化的意义而有西方异化的现代化之虞,同时因社会处于从农业文明转为工业文明及由工业文明转为后工业文明的双重历史任务期而压力重重。其次,论述现代国人的价值困惑,指明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人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三重问题上都出现了困惑,这种困惑的一个根本原因即在于终极价值的缺失。最后,点明仁学精神所提供的恰恰是一种对终极价值的追索与答案,并论述了仁学精神的三点作用,即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是人的超越性的体现及仁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纽带三条。
【关键词】:谭嗣同 仁学精神 现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5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导论11-20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选题目的11
  • 2、选题的意义11-12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2-16
  • 1、国内综述12-15
  • 2、国外综述15-16
  • 3、笔者的见解16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16-18
  • 1、研究框架16-17
  • 2、研究方法17-18
  • (四)、创新与不足18-20
  • 1、创新之处18-19
  • 2、本文的不足之处19-20
  • 二、“仁学”精神产生的历史及个人背景20-34
  • (一)、处境与处境感20-21
  • 1、处境20
  • 2、处境感20-21
  • (二)、谭嗣同的“处境”21-27
  • 1、历史处境21-23
  • 2、思想处境23-24
  • 3、个人处境24-27
  • (三)、谭嗣同的“处境感”27-34
  • 1、死亡意识27-28
  • 2、忧患意识28-30
  • 3、利他意识30-34
  • 三、“仁学”精神的三重内涵34-43
  • (一)担当精神34-37
  • 1、担当精神的形而上基础35-36
  • 2、担当精神的具体表现36-37
  • (二)批判精神37-40
  • 1、批判精神的哲学基础37-39
  • 2、批判精神的具体体现39-40
  • (三)知行合一的品质40-43
  • 1、谭嗣同的知行观40-41
  • 2、知行合一的实践基础41-43
  • 四、“仁学”精神的现代意义43-54
  • (一)、时代处境43-46
  • 1、现代化的处境43-44
  • 2、异化的困境44-45
  • 3、转型的压力45-46
  • (二)、现代国人的价值困惑46-48
  • 1、价值困惑及其表现46-47
  • 2、价值困惑原因试析47-48
  • (三)、仁学精神的现代价值48-54
  • 1、“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49-51
  • 2、“仁”是人的超越性的体现51-52
  • 3、“仁”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纽带52-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8-59
  • 后记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萌;;试谈“仁学”中的情感美育思想[J];理论学习;2006年06期

2 杨倩丽;罗曲;;以人为本 以德服人——浅谈“仁学”与“德治”在当代的运用[J];文史杂志;2010年05期

3 严北溟;论谭嗣同的“仁学”思想[J];哲学研究;1962年02期

4 周继旨;;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仁学”中道德理想主义的渊源及其演变的两种趋向[J];孔子研究;1990年04期

5 王幸平;;生存认知反思——“仁学”价值的个体性维度[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周育平;孔子的“仁学”与现代管理[J];桂海论丛;2001年02期

7 郭晓丽;传统与现代化──浅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前沿;1996年Z1期

8 刘兴邦;论孔子“仁学”的文化精神[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4期

9 李琳;;比较孔孟荀的“仁学”[J];神州;2013年01期

10 陈延庆;孔子的“仁学”人道主义与欧洲人道主义之比较[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守钧;马晓俊;;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胡发贵;葛园;;试论儒家“仁学”与古代“救灾恤怜”[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馨谊;应补上孔子“仁学”这一课[N];广西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仲城;论谭嗣同的“仁学”精神及其价值[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6年

2 李佩馨;《论语》的“仁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顾俊灵;儒家“仁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朱美玲;谭嗣同“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谭嗣同的“仁学”精神及其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26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