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柏拉图《会饮》中的爱若斯

发布时间:2017-08-02 23:09

  本文关键词:论柏拉图《会饮》中的爱若斯


  更多相关文章: 会饮 爱若斯 永恒 文明 婚姻


【摘要】: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爱”进行形而上学讨论的哲学著作是柏拉图的《会饮》,柏拉图的《会饮》中对“爱若斯”的认识过程和得出的爱若斯本质,都在西方哲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柏拉图作为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区分现象和理念,建立起对“理念”世界的崇拜,从而实现的哲学本体论转向,还是柏拉图对爱的类型(身体之爱和灵魂之爱)和爱的生育(身体生育和灵魂生育)哲学讨论,都能在柏拉图《会饮》中找到较为清晰的知识脉络或者思想萌芽。《会饮》确立的道德原则——节制,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得到充分的阐释;斯多葛学派和犬儒学派各自在践行着柏拉图《会饮》中两大隐含的爱欲发展;罗马帝国由于纵欲的灭亡和中世纪禁欲的极致,都在预示着人类在两种爱欲上的极力挣扎。斐奇诺第一次提出的“柏拉图之爱”,康德确立的“人只能作为目的,不能成为手段”的最高道德原则,尼采宣布的“上帝死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兰克福学派从欧洲源头上进行的现代性哲学批判,现象学学派“现象”对永恒的质疑,存在主义学派的“存在”对永恒的消解,福柯在人类爱欲领域的积极探索,得出的“疯癫与文明”的结论,西方在性解放后的回归家庭与传统等,这一切似乎都在延续柏拉图《会饮》中的“爱若斯”的本质探讨。哲学的本原在哲学的任何派生学科或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都有着了重大的指导意义,如现代西方法哲学中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对婚姻的看法,波伏娃《第二性》对女性地位的清晰认识,汉娜·阿伦特对婚姻的洞见等。“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我们关于爱情的智慧都可以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找到幸福与不幸的源头。 柏拉图就人们都愿意“永远地拥有美的东西”的假设来奠定了他的爱若斯本质,就人们的爱欲活动“身体生育和灵魂生育”来解释了爱若斯的目的是“在美的东西里生育”,柏拉图之伟大,就在于他深刻的抓住了人类的爱欲本质,但是他就永恒的美和片刻的美的偏见,造就了人类在追求文明道路上,极力保持的情欲克制的形而上学根据,就哲学家在人类历史上占领的思想高地来说,这往往也意味着一种灾难,难道就因为身体会衰弱,人们就应该放弃对身体情欲的爱吗?为什么永恒的理念就是美,而人类或者自然生物的每一个美的瞬间就不值得珍惜呢,仅仅因为怕失去美而就不勇敢的追求美了吗?或者换种说法,人们或许更应该做的是,在把握每个瞬间的美的基础上,实现拥有持续一生的美。
【关键词】:会饮 爱若斯 永恒 文明 婚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02.2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文献综述8-14
  • 引言14-16
  • 一、肉身之爱和灵魂之爱16-24
  • (一) 肉身之爱16-18
  • (二) 灵魂之爱18-20
  • (三) 身体之爱与灵魂之爱的关系20-24
  • 二、爱的身体延续和爱的精神延续24-34
  • (一) 爱的身体生育24-26
  • (二) 爱的精神生育26-29
  • (三) 爱的身体生育和爱的精神生育的关系29-34
  • 三、爱欲的上升之路与爱欲的下降之路34-40
  • (一) 爱欲的上升之路34-35
  • (二) 爱欲的下降之路35-38
  • (三) 爱欲的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的关系38-40
  • 四、爱若斯的本质探讨对后世哲学发展的影响40-46
  • (一) 实现了哲学转向——理念开始成为哲学的本体追求40-42
  • (二) 确立了哲学的崇高地位——灵魂之爱高于身体之爱42-43
  • (三) 神性之爱对人性之爱的长期压抑——爱欲与文明43-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9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10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1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611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