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鲍德里亚拟像学说及拟像视角下的《美国》

发布时间:2017-08-08 17:14

  本文关键词:鲍德里亚拟像学说及拟像视角下的《美国》


  更多相关文章: 鲍德里亚 拟像 仿真 消费社会 超真实


【摘要】:鲍德里亚是后现代理论界的大师,其思想体系艰深复杂。本文立足鲍德里亚相关著作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对其拟像学说理论进行整体研究。拟像学说在鲍德里亚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研究西方社会、文化、政治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一次探讨,,非常具有理论价值。由于拟像学说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本文将结合鲍德里亚《美国》一书对拟像学说进行理论和现实层面的阐述。 学术界对鲍德里亚拟像学说的研究不胜枚举,本篇论文放弃了对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铺陈叙述,而是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拟像的内部成因和机制,并且以批判的眼光分析鲍德里亚在社会拟像化问题上的片面性。在拟像成因方面,以“形象的谋杀禀性”为重点,分析拟像历史进程的根本原因,指出了符号与真实的博弈从始至终便一直存在,是人类必须借助符号再现世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社会拟像化的问题上,坚持了客观立场,否认了鲍德里亚提出的符号实现了对人的控制的悲观论调。提出了符号目前对人实现的控制,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通过符号对另一部分人实现的控制,并非符号真正的独立自主运行。而这个阶段,是社会走向更高阶段前的自我否定过程。在对《美国》一书的分析中,我们肯定了鲍德里亚提出的关于美国社会的一些概念对于我们了解后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如“沙漠化”、“未来原始社会”,但是我们也指出了鲍德里亚将这些概念走向了极端化,甚至走向了荒诞玄学。总体来说,鲍德里亚的理论具有客体胜利和技术至上的倾向,而且理论中弥漫着悲观主义的氛围。与其说鲍德里亚的理论是一部严谨的理论论述,倒不如说,是以一种超前的眼光对后现代社会的未来提出的一种畅想和展望。 本篇论文围绕上述几个问题展开,在论述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首先,坚持了辩证批判的研究方法,对拟像学说理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在对比比较中,探讨了其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其次,深入问题的根本,探究拟像的根源。并且在社会层面探讨仿真、超真实的运行情况。并且对拟像理论整个体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拟像理论的各个概念进行了单独论述。 最后,鲍德里亚的《美国》由于刚在国内上市不久,还没有相关的学术著作进行研究,所以本文主要价值在于将《美国》作为拟像学说的实践场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
【关键词】:鲍德里亚 拟像 仿真 消费社会 超真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565.5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14
  • 一、 鲍德里亚生平介绍及思想历程9-11
  • 二、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的立场及原因11-13
  • 三、 《美国》与拟像学说13-14
  • 第一章 拟像的成因与进程14-24
  • 第一节 鲍德里亚“拟像学说”的概念梳理14-15
  • 第二节 拟像的成因——形象的反叛15-18
  • 第三节 拟像的秩序18-23
  • 一、 仿造阶段18-19
  • 二、 生产阶段19-21
  • 三、 仿真阶段21-23
  • 第四节 “拟像学说”的哲学性思考23-24
  • 第二章 拟像的运行——超真实与内爆的世界24-33
  • 第一节 超真实的现状25-27
  • 第二节 超真实的“内爆”机制27-29
  • 一、 内爆的运行27-28
  • 二、 内爆中沉默的大众28-29
  • 第三节 超真实的外因29-33
  • 一、 消费社会与媒体的合谋29-31
  •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景观社会31-33
  • 第三章 拟像的试验场——《美国》33-53
  • 第一节 美国与超真实34-36
  • 第二节 拟像的隐喻——沙漠中的美国36-39
  • 第三节 拟像的起点与终点——原始社会与乌托邦39-41
  • 一、 原始社会39-40
  • 二、 实现了的乌托邦40-41
  • 第四节 美国拟像化的历史原因41-45
  • 一、 现代性问题42-43
  • 二、 文化差异43-45
  • 第五节 超政治的空间:权力的终结45-49
  • 一、 三种权力及其关系45-47
  • 二、 仿真权力的运行逻辑47-49
  • 第六节 拟像下的权力终结49-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亚春;波德里亚早期思想发展的双螺旋结构[J];河北学刊;2005年03期

2 张一兵;;拟像、拟真与内爆的布尔乔亚世界——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 高亚春;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及其理论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641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641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