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儒家中庸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8:05

  本文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 中庸思想 中和 中道


【摘要】:“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庸思想已经逐渐演化成扎根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准则。古代大儒以先哲们“尚中”的思想为出发点,由孔子最早发明了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中庸思想,它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内涵极广,既是指导孔子认识社会的世界观,又是他处理社会问题的处世哲学。中庸思想极具广泛兼容性,经孔子后学——子思及子思后学(以《中庸》为蓝本)的充分继承和发挥,使其上升到形上宇宙论、本体论的高度。后得到孟子、荀子的全面接受和大力阐发,中庸思想又经历了成长、成熟的发展过程。再经程朱等宋儒的理学化、心学化改造,中庸思想被纳入理学体系,并最终形成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完整思想体系。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华部分,它是至高的道德标准和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儒家中庸思想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阐述孔子如何创立中庸思想;孔子后学——子思及子思后学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中庸思想;孟子、荀子、《易传》如何使中庸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程朱又是如何通过对中庸思想进行理学化、心学化的改造,将中庸思想最终塑造为一个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完整思想体系。旨在利用完整的中庸思想体系解释和纠正被异化的中庸,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深厚的思想根源。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文献研究法为主,首先通读了《论语》、《易传》、《中庸》《孟子》、《荀子》、《二程集》等古代经典文献,并搜集、整理了近现代及当代学者有关注释大儒中庸思想的著作,后以按图索骥的方式研究、学习了上百余篇关于中庸思想的学位、期刊论文及科学报告.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学习,最终明晰了儒家中庸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还原了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中庸思想完整体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本课题以儒家中庸思想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阐述与研究。完成这一课题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章节:一、孔子的中庸思想;二、孟、荀、《易》“中道观”;三、中庸思想系统化;四、中庸思想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儒家的中庸思想的发展历程,试图塑立一个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中庸思想理论体系。最终,利用这个完整的中庸思想系统全面、辩证地纠正当前被异化的中庸观并阐述中庸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儒家 中庸思想 中和 中道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3
  • 第1章 孔子的中庸思想13-23
  • 1.1 孔子中庸思想的归宿——仁13-15
  • 1.2 中庸的方法论15-17
  • 1.2.1 执两用中15-16
  • 1.2.2 执礼用中16
  • 1.2.3 时中16-17
  • 1.2.4 执两用中与折中主义的区别17
  • 1.3 中与和17-18
  • 1.3.1 中与和17-18
  • 1.3.2 和而不同18
  • 1.4 中庸与《中庸》18-23
  • 1.4.1 致中和19-20
  • 1.4.2 以诚执中20-21
  • 1.4.3《中庸》中的中庸思想21-23
  • 第2章 孟、荀、《易》的“中道观”23-33
  • 2.1 孟子对“中庸思想”的更新和发展23-27
  • 2.1.1 中道观的本体依据23-25
  • 2.1.2 孟子的中道观25-27
  • 2.2 荀子对“中庸思想”的延续和应用27-30
  • 2.2.1 荀子的中道观27-28
  • 2.2.2 荀子对中道观的应用28-30
  • 2.3《易传》中的“中道观”30-33
  • 2.3.1 阴阳中道观30-31
  • 2.3.2 时中31-33
  • 第3章 中庸思想系统化33-43
  • 3.1 二程对“中庸思想”的解释和传播33-38
  • 3.1.1 二程对“中庸”的定义33-34
  • 3.1.2 中无定体,,用其时中34-35
  • 3.1.3 理化的中庸思想35-36
  • 3.1.4 致中和的功夫36-38
  • 3.2 朱子对“中庸思想”的丰富和发展38-43
  • 3.2.1 朱熹对“中庸”的定义38-39
  • 3.2.2“中庸”与心性论39-40
  • 3.2.3“中庸”与道心人心之辩40
  • 3.2.4“中庸”与修身功夫论40-43
  • 第4章 中庸思想的影响43-46
  • 4.1 纠正被异化的中庸思想43-44
  • 4.2 中庸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44-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儒宗;论孟子的中庸思想[J];东岳论丛;1990年04期

2 张伟;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桂花;滕婕;;中庸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4 郭齐;朱熹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孔子研究;2005年05期

5 李振纲;王晓朴;;儒家实践理性原则——孔子“中庸”方法论管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芦琦;孙旭;;“中庸”学辩[J];江汉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7 姜海军;;二程对《中庸》的表彰与诠释[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李松生;;《中庸》与《周易》的中道思想管窥[J];学海;2010年03期

9 田芳;;朱熹的“中庸”思想探微——以《中庸集注》和《中庸或问》为中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杨胜利;;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脉络——从孔子到孟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671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671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