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2:15

  本文关键词: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奥康纳 福斯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比较研究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问题已经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蔓延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从区域性的环境污染转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体现,更是一种有关社会政治、制度和结构的社会危机。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方向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代表国外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动向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生态主义思潮中独树一帜,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深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奥康纳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本文围绕奥康纳与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反生态本性进行批判这一线索,对奥康纳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比较,深刻分析了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奥康纳从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矛盾中重新阐释了生产条件的概念,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与生态危机的联系;而福斯特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出发,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物质变换的裂缝,从而导致生态危机。虽然奥康纳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差异,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同之处。本文认为,奥康纳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极大的交融可能性,通过分析它们各自理论的有价值的观点及缺陷,在肯定其价值合理性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融会一体,形成对我国生态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生态思想。本文认为,比较研究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拓展了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领域;另一方面,对解决目前中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奥康纳 福斯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8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13-16
  • 1.2.3 存在的问题16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16-17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研究思路16-17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7-18
  • 2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18-28
  • 2.1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18-19
  • 2.1.1 继承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基本思想18
  • 2.1.2 吸收法兰克福学派的合理思想18-19
  • 2.1.3 吸收现代生态学与系统论的积极思想19
  • 2.2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19-28
  • 2.2.1 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19-20
  • 2.2.2 经济上不平衡的发展方式20-21
  • 2.2.3 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21
  • 2.2.4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正义和不公平的表现21-23
  • 2.2.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的文化维度23-24
  • 2.2.6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24-28
  • 3.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8-38
  • 3.1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28-29
  • 3.1.1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28
  • 3.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思想28-29
  • 3.1.3 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的理论成果29
  • 3.2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9-38
  • 3.2.1 建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29-31
  • 3.2.2 资本主义生产的反生态性法则31-32
  • 3.2.3 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32-33
  • 3.2.4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反生态本质33-34
  • 3.2.5 文化上深层次的道德革命34-35
  • 3.2.6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35-38
  • 4 奥康纳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异同38-44
  • 4.1 二者相同之处38-40
  • 4.1.1 相同的社会现实基础与理论来源38-39
  • 4.1.2 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39-40
  • 4.1.3 对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的理论归旨一致40
  • 4.2 二者的不同之处40-44
  • 4.2.1 对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存在分歧40-41
  • 4.2.2 不同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41-42
  • 4.2.3 对社会主义构想实现途径各异42-44
  • 5 对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评析44-50
  • 5.1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44-45
  • 5.1.1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域44
  • 5.1.2 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内涵44-45
  • 5.2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45-46
  • 5.2.1 生态危机理论的不彻底性45-46
  • 5.2.2 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空想性46
  • 5.3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46-48
  •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46-47
  • 5.3.2 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改良方向47-48
  • 5.4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48-50
  • 5.4.1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48
  • 5.4.2 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具有空想的成分48-50
  • 6 奥康纳与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研究的意义50-58
  • 6.1 理论意义50-52
  • 6.1.1 为进一步阐释马克思生态思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和理论参照50
  • 6.1.2 拓展了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领域50-51
  • 6.1.3 为研究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51-52
  • 6.2 现实意义52-58
  • 6.2.1 以环境正义促社会正义52-53
  • 6.2.2 注重完善市场规范,保护生态环境53
  • 6.2.3 警惕“生态殖民主义”53-54
  • 6.2.4 倡导可持续性生态价值观,树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理念54-55
  • 6.2.5 确立科学技术自主研发和监管体系,避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滥用55
  • 6.2.6 尊重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55-58
  • 7 结束语58-60
  • 7.1 结论58
  • 7.2 展望58-60
  • 致谢60-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丽;暴力背后的和平——奥康纳作品中暴力描写探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孙丽丽;;奥康纳作品的种族观探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3 黄宇洁;;论奥康纳作品中的距离现实主义[J];理论学刊;2007年01期

4 何畏;;分配性正义之后——论奥康纳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J];哲学动态;2009年07期

5 谭敏;;从孔雀之羽到天使之翼——评《弗兰纳里·奥康纳传》[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6期

6 孙启娟;;浅析奥康纳小说中的暴力主题寓意[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7 张耀天;田红霞;;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J];南方论刊;2010年04期

8 肖明文;;论奥康纳小说中的怀旧主题[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9 霍文娟;;浅析奥康纳“文化—自然”理论[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14期

10 杨立平;奥康纳书信四则[J];外国文学;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扬;奥康纳:所有人都将死于心碎[N];文学报;2010年

2 编写 默秋;爱,不仅是拥有[N];文汇报;2009年

3 刘秀娟;什么都能写成小说[N];文艺报;2010年

4 比目鱼;奥康纳为何如此“邪恶”?[N];东方早报;2010年

5 记者 徐灿;孟建柱与澳大利亚内政兼司法部长奥康纳会谈[N];人民公安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孔丽频;管理与监督:角色不能混淆[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黄敏;老伴忘了50多年相濡以沫,妻子宽容诠释爱的真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 王蕾;伦敦再来一次骚乱怎么办[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9 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虞 平;奥康纳隐退引发美国政坛地震[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胡;李翊云《金童玉女》进入弗兰克·奥康纳奖决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宿晨华;詹姆斯·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刘惠媛;论弗兰纳瑞·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平坦;“南方女性神话”的现代解构[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莉莎;怨恨之维—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新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詹晓非;奥康纳“生态批判”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蕾;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的疏离主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蔡丽丽;奥康纳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慧;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南方白人的精神焦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亚杰;詹姆斯·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志香;论奥康纳三部短篇小说人物身体的表现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晓乒;青年艺术家的画像[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宋立娜;詹姆斯·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薛俊森;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8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688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