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儒家思想之于中日公共外交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2 16:05

  本文关键词:儒家思想之于中日公共外交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思想 中日关系 公共外交


【摘要】:公共外交作为一种非官方的对外宣传活动,对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立场的表达、利益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日两国地理上隔海相望、经济上紧密联系、政治上又摩擦颇多,如此复杂的关系让中日两国间的公共外交活动显得愈发的重要。而儒家思想像一条纽带使两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始终伴随着两国公共外交的开展。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去剖析儒家思想在中日公共外交中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中日两国公共外交现状,主要是概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情况。第一章可以视为本文提出问题的部分,即中日两国公共外交为什么会有如此局面。接下来的二、三、四章主要是解决问题部分。儒家思想中包含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外交理念,两千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指导着中日公共外交的具体行为。不仅如此,由于都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两国在文化上具有许多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为中日公共外交带来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十分有利于两国群众的相互理解以及建立友谊。虽然两国文化有着数不完的相通之处,但毕竟儒家思想在传入日本之后经历了相当长的本土化过程,也衍变出了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异的地方。这些区别也给两国公共外交带来了一些困境。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在第四章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儒家思想对于中日公共外交的影响总体来说是正面多负面少,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但是对于以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今后我们要好好总结,努力改正。相信在两国群众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情况下,儒家思想定能为新时期中日公共外交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日关系 公共外交
【学位授予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331.3;B22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第一章 中日公共外交现状分析14-21
  • 第一节 公共外交定义辨析14-17
  • 一、公共外交的内容14-16
  • 二、公共外交的一般规律16-17
  • 第二节 中日建交之前的中日公共外交(1949-1972)17-19
  • 一、促进中日开展公共外交的原因17-18
  • 二、中日公共外交的特点18
  • 三、中日公共外交的作用18-19
  • 第三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的中日公共外交(1972 年以后)19-21
  • 一、1972年至1988年间的公共外交19
  • 二、1989年至2000年间的公共外交19-20
  • 三、21世纪之后的公共外交20-21
  • 第二章 儒家思想影响中日公共外交的行为准则21-28
  •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外交理念21-24
  • 一、亲仁善邻21-22
  • 二、和而不同22-23
  • 三、以力辅人23-24
  • 第二节 儒家思想外交理念在中日公共外交中的体现24-25
  • 一、中国红十字会帮助日侨回国24-25
  • 二、中日缔结友好城市25
  •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日本公共外交行为准则中的体现25-28
  • 一、儒家思想与日本町人阶级26-27
  • 二、日本对华公共外交中的实用主义27-28
  • 第三章 儒家思想增强中日公共外交的文化认同感28-35
  • 第一节 儒家思想影响日本文化发展28-32
  • 一、儒家思想与日本武士道德28-30
  • 二、儒家思想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30-32
  • 第二节 儒家思想加大中日两国的文化认同感32-35
  • 一、文化交流深受两国群众喜爱32-33
  • 二、文化认同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政治关系33-35
  • 第四章 中日儒家思想差异给两国公共外交带来的困境以及对策分析35-43
  • 第一节 中日儒家思想的差异35-38
  • 一、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后与神道教共存与融合35-36
  • 二、“经”与“权”的行事准则36-37
  • 三、重视直观感觉,,疏于思辨37-38
  • 第二节 中日儒家思想的差异给两国公共外交发展带来的困境38-41
  • 一、神道教与参拜靖国神社38-39
  • 二、外交行为的反复无常39-40
  • 三、日本群众容易受到右翼媒体煽动40-41
  • 第三节 儒家思想给新时期中日公共外交带来的启示41-43
  • 一、充实中日公共外交中的文化内涵41-42
  • 二、文化上的和而不同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震;;黄友义谈公共外交[J];对外传播;2010年07期

2 ;公共外交国际论坛在京举行[J];对外传播;2010年10期

3 ;“友谊论坛2010——公共外交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对外传播;2011年01期

4 谭震;;政协委员阐释公共外交[J];对外传播;2011年05期

5 黄友义;;世界进入公共外交新时代[J];对外传播;2011年09期

6 刘金光;;宗教参与公共外交的舞台——参加英国威尔顿庄园国际会议有感[J];中国宗教;2012年02期

7 赵启正;;利用公共外交传递中国声音[J];百年潮;2012年12期

8 张庆园;;美国公共外交行为主体的人格化建构[J];对外传播;2013年01期

9 陆佳怡;;公共外交与媒体外交——专访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赛博[J];对外传播;2013年02期

10 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及影响探究——以美国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为例[J];国际观察;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7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天U

本文编号:720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20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