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海德格尔论艺术的本质及其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发布时间:2017-08-23 00:25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论艺术的本质及其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更多相关文章: 海德格尔 艺术 虚无主义 尼采 形而上学


【摘要】:作为现代西方哲学里程碑似的人物,海德格尔的思想博大精深,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超越了传统,对美学、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海德格尔的艺术显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审美艺术,他关于艺术的本质的观点也绝非简单的审美感受,甚至海德格尔本人少有提及审美艺术。海德格尔在思想后期围绕着存在真理的发生谈论艺术。从用具到艺术作品、诗,再到语言的课题链,构成了海德格尔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思想主线,其背后与之并行的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克服。因而只有深入到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克服角度,才能理解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质的思想,才能将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的本质理论与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克服之间的关联梳理清楚。在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中,尼采并未成为主要研究课题,他对尼采鲜有关注和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海德格尔专门开设讲座讲解尼采,整理讲稿和论文形成鸿篇巨著《尼采》。在书中,海德格尔总结出了尼采关于艺术的五个命题。其中,第四命题涉及艺术、虚无主义,内含着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思想。根据《尼采》作者的编排,对艺术的考察被置于篇首,通过对尼采的核心范畴——强力意志的解读,艺术的地位得以凸显,海德格尔以此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本质观。海德格尔建立起一个形而上学家形象的尼采,他认同尼采对虚无主义的说法,在尼采那里,虚无主义乃是最先由他自己认识到的历史运动。但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并没有逃脱旧形而上学的窠臼。强力意志所建立起的价值路径无法实现虚无主义的克服,这是因为价值虚无的背后,更为根本的是存在的遗忘。作为存在真理的艺术本质为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一种尝试,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不得不说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想道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 艺术 虚无主义 尼采 形而上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516.54;J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前言7-1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7
  • 1.2 研究现状7-9
  • 1.3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9
  • 1.4 写作思路9-11
  • 第二章 海德格尔与艺术第四命题11-15
  • 2.1 海德格尔与尼采11-12
  • 2.2 艺术第四命题的提出12-15
  • 第三章 艺术为何?15-24
  • 3.1 强力意志与艺术15-19
  • 3.2 艺术的本质19-24
  • 第四章 艺术第四命题的证明24-31
  • 4.1 虚无主义为何?24-26
  • 4.2 上帝之死26-28
  • 4.3 颠倒的方法28-29
  • 4.4 反运动的成败29-31
  • 第五章 结论31-35
  • 5.1 海德格尔式的解读31-32
  • 5.2 艺术第四命题在本质上是反形而上学的32
  • 5.3 未完成的路径32-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人;尼采哲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年02期

2 严春友,杜中臣;评尼采关于人的本质与自由的学说[J];武钢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刘守旗;尼采:一个奇特的大人物——为纪念尼采逝世100周年而作[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闵抗生;二十世纪尼采在中国的传播[J];新文学史料;2001年04期

5 刘守旗;尼采:当代最重要的道德哲学家[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6 吴晓樵;;“尼采在中国”接受研究的新收获 评成芳编《我看尼采——中国学者论尼采(1949年前)》[J];博览群书;2001年07期

7 梦海,田吉述;人性的,太人性的——论尼采的人道主义及其现代意义[J];长白学刊;2002年04期

8 宗成河;评刘小枫的尼采解读[J];浙江学刊;2002年05期

9 杨俊;尼采的认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10 万叶,叶永元;解读尼采 感悟尼采——张扬人的勃勃生命力和创造力[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李建梅;;后尼采哲学与翻译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袁荻涌;;郭沫若与尼采[A];郭沫若研究(第十一辑)[C];1996年

4 耿开君;;战争理论中的尼采主义[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5 左怀超;;静观与生成——对朱光潜尼采观的一种解读[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6 闵抗生;;郭沫若与尼采[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三聿;尼采:一个需要解读的人[N];中国邮政报;2001年

2 詹妮弗·芮特娜-罗森哈根(Jennifer Ratner-Rosenhagen);先得我心的尼采:一个美国故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李成;时光流逝 尼采永存[N];光明日报;2013年

4 徐强 易佑民;尼采哲学对当今创新教育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安徽大学 徐强 易佑民;尼采哲学 对当今教育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王岳川;思想史上的“尼采症候”[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范方俊;尼采与《人性的,太人性的》[N];光明日报;2006年

8 金寿铁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学界尼采研究透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张蕾;深交秋冬音乐季开幕 交响乐诠释尼采哲学[N];音乐周报;2005年

10 戴本刚;一束流向黑暗的火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安晓东;尼采遗忘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宋海勇;人的自然化[D];吉林大学;2010年

4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8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王彬;启蒙与人的问题[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扬阳;试析尼采超人概念中体现的基本艺术观念[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永崇;尼采的悲剧与悲剧的尼采[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云海;解析尼采价值学说的来源[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刘慧;中国现代思想家对尼采哲学的解读[D];河北大学;2015年

5 丁盈莉;尼采身体美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琳琳;论尼采对“敌基督者”的批判[D];山东大学;2015年

7 王殿夏;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演变探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8 邢佳慧;尼采身体审美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德俭;骆驼、狮子与孩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菡萏;尼采艺术拯救思想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721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21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